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80节

  “最近常护院辛苦了,今晚设宴常护院带着弟兄们一路风尘仆仆好好吃喝一番。

  不过也是麻烦您了,之后几次出货常护院就不需要操劳了。我已经让李家兄弟代劳了,您就在庄子里先休整一段时日。”

  这话乍一看是在体恤下属,也的确,最近老常为了庄子里的粮食和各种紧缺物资经常走南闯北的。

  但常威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这李家兄弟是从部队里退下来的,据说以前还是一位连长,此前还跟赵爷打过土匪。

  现在也成了庄子里护卫的二把手,管着一百多号弟兄。

  但平日老常和这人可不对付,也不是说到了仇人地步,只是对方办事十分麻利,且考虑周到。

  故而老常还是很有紧迫感的。

  他心里不由暗叹一声,还以为在赵爷底下办事就已经是碰到人精了。

  感情这夫人这把握人心的手段也不差~

  “夫人....我...我知道了。”

  常威说着很快就收拾好心情,夫人怎么办事还轮不到他来怎么左右。

  而且他也不敢,因为另一则消息已经早早震惊到了他。

  “夫人,除此之外老爷那边也从北边传来电报,这是信封您看看!”

  常威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接过信封,就见冯芸芸平日里在庄子里一直冰冷平静的面容,好似雨过天晴般露出明媚的笑容。

  那最近逐渐聚集起来的上位者气质也是一点点土崩瓦解,似乎只有看到这类信件她才会露出最真实的一面。

  这种情况这是老常见过的第二次了,因为一月前赵爷那边也传来一次消息。

  但那次夫人的脸上很是忧虑。

  不过这次他也能想到为什么。

  因为看到电报的第一时间,他比冯芸芸的表情还要精彩,不是高兴而是震惊和不可置信。

  这份电报只有一句话。

  某已在草原站稳,奔袭百里,击溃数十部族,俘获牧民数千,牛羊无数,控弦之士近千。

  如今一切安好,勿念!

第110章 宋哲来信?

  看到这则消息,常威哪还有半分别的想法,脑子里只有震惊和敬畏。

  没记错的话,赵爷此次北上仅仅携带三百之数。

  这才过了多久?便已经有近千的控弦之士,而且还笼络了数千牧民和无数牛羊。

  常威不太清楚草原的情况,但这近千能打的哪怕放在关中,那也是一股极其不俗的武装力量。

  放在一些稍微安定的年月,如若是一千刀匪,那都可称之为巨匪,可称霸一方了。

  至于赵铭第一封信常威也是看过的。

  当时那电报里描述的可惨了,不仅被贼人偷袭,损失惨重不说,粮草更是紧缺,甚至还让家中尽快送一笔钱来。

  这也是赵铭没写受伤之事,毕竟报喜不报忧,写出一部分困境也是为了要钱时有个合理性借口。

  毕竟赵铭活了两辈子,这还是他第一次问家里要钱的。

  但不管怎么说,常威感觉赵爷似乎还是那个赵爷。

  赵爷离去两月逐渐在他脑海中淡化的影子再度变得清晰起来。

  却见这时已经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书信的冯芸芸这才有些恋恋不舍的将书信收入袖口之中。

  随着赵铭北上察哈尔,冯芸芸的穿衣风格也是大变样。

  原本酷爱旗袍的冯芸芸,如今经常是一身满人长袍。

  并非是那种前朝中期的满人长袍,而是经过近代改良后的款式,当然也不是所谓的旗人服饰,而是前朝民间大户人家夫人的装扮。

  后世一些民国题材宅斗电视剧经常出现的款式,穿在身上显得有些老气,但在冯芸芸身上穿着却硬是穿出一种鲜活感。

  少了几分妖娆诱惑,但又多了几分端庄大气,面色一板威严十足。

  宽袖,长摆,裙摆能盖住脚踝,刚好遮住冯芸芸的大脚。

  唔,冯芸芸的脚自然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地主家女子的。

  故而冯芸芸以前穿旗袍时,穿的是那种皮质小高跟。现在则换成了绣花布鞋。

  配上这一身其实是很不符合规矩的,要知道这种地主家的女子穿着,一般都要配花盆底鞋。

  只是冯芸芸脚大,这花盆底鞋还真穿不了。

  其实第一次和冯芸芸亲热时,握住冯芸芸的脚时,赵铭也是有些诧异。

  还以为这年头乡下大户人家女子都是那种畸形的三寸金莲,结果却是大大的惊喜。

  听冯芸芸说起,他才明白。

  原来冯芸芸是被冯老爷老二老三都被抓了壮丁,老大被土匪杀了,老四夭折之后收养的养女。

  冯老爷本以为这辈子已经没法再生出个男丁,就把冯芸芸当男儿养。

  结果养着养着,竟然自个新娶的一房姨太太又生了一个。

  于是冯芸芸又被换回了本来的性别,因为这样颇有些不好解释,这排序也干脆排到了老五后头。

  但这也让冯芸芸的脚彻底定型了,甚至穿鞋也懒得顾忌那么多。

  其实冯芸芸的脚并不大,按照赵铭的估算,也就三十六码。但在这年代的确是大脚。

  “常护院!正好上次给夫君筹备的物资还没送过去。

  且将我夫君之事传颂给庄内上下,告知所有人,老爷是要做大事的人。

  现在老爷那儿肯定急需一批人,我需要召集一百各有能力之人北上,让大家有意愿之人报名。

  如若愿意北上的,往后家属均能多领一月例钱,如遇意外,家属还能额外分润一大笔抚恤金。”

  冯芸芸已经调整好心态淡淡开口嘱咐着。

  这话貌似就是一次北上公派,但常威却听出来了,夫人这是想借机宣扬稳固赵爷在庄子里的威望呢。

  同时也是让那些私底下碎嘴的小人以后注意言行。

  要知道随着冯老爷去世,赵铭又北上,冯芸芸一个妇道人家操持这偌大家业,时间久了这闲言碎语是免不了的。

  

  看完书信,赵铭长出口气,家里现在发展的这么好是他没想到的。

  “欠老刘一个人情啊!”赵铭心中感慨。

  “你还有事?”

  见那兄弟又走了回来,赵铭不由狐疑。

  “赵爷!这个忘了还有一封信!”

  年轻人挠挠头,又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

  接过这封书信,赵铭有些好奇,打开一看便是一阵愕然。

  这书信竟然是宋哲给他的!!

  赵铭不由仔细看了看这封信,他怀疑这上面有没有公章之类的玩意。

  “这封信就只是这些?没有别的了?”赵铭反问那年轻人。

  “没....没有了赵爷,这也是一封电报,我当时还纳闷来着,电报局的说还有一封信,我就一起拿回来了。”年轻男子有些忐忑,生怕办错了事。

  “没事,你先下去吧。”

  赵铭摆摆手,这才重新看向信封。

  如果不是最后结尾留下宋这一个字,赵铭还不敢肯定这是他老人家。

  上面仅有一句话,于八月下旬有一大批关中匪祸从凤翔附近逃逸,疑似向北,或会抵达察哈尔为祸,忘羁押后续归还!

  看着这段话,赵铭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这个老宋,帮忙就帮忙特娘的搞这一出!一点把柄不留啊!”

  “赵长官看来家中之事应当是喜事了?”

  一旁看着的张鹤见此也是不由笑了笑,赵铭可是连看两封信两次露出笑容。

  “呵呵!大伙有的忙了,告诉弟兄们最近继续加把劲除了每日训练,再多一项工程,扩建营地。”

  听着这话,张鹤狐疑。

  “赵长官,现在我们的营地够用了,继续扩大让弟兄们分开住,这大冬天的反而不妙。”

  “呵呵,到时候会有很多人过来,地方小了我怕住不下啊!”

  赵铭心情格外愉悦,这老宋真是给他送了一份大礼。

  不过这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到了第二天,一则不好的消息就从北方传了回来。

  “确定吗?”

  “赵爷,的确如此,我们发现边境的营帐开始变多。一开始还只有两三个,现在陆陆续续增加到了十多个。

  并且还看到成片的牛车拉着货物往附近囤积,而且这仅仅只是昨晚至今日增加的营帐。

  可能再过一天,这个数目还要翻倍!”

第111章 上位者权衡利弊

  听着弟兄们的汇报,赵铭眉头紧锁。

  如若说之前还只是虚张声势,现在就不一定了。

  “行,你们先下去休息,让轮换的弟兄们顶上去继续探查!”

  赵铭摆摆手,没有在外头多待,现在这天气真的越来越寒冷,寒风愈发猛烈起来。

  这在外头待一阵子都感觉骨头都在打颤。

  回到平日用于议事的营帐里,这里已经用牛粪干木头升腾起一团篝火,赵铭麾下几位主事的都在聊最近的一些趣事。

  看到赵铭走了进来,大家识趣的让出一个空位。

  赵铭也没含糊,将刚刚得到的情报述说了一遍。

  “赵爷,张家口那边今天也来消息,不过您还是自己看看吧!”

  人群中沉默片刻,老孙头将一份盖有公章的信函递了过来。

  接过信函,赵铭仔细看了看心里就是一沉。

首节上一节80/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