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无奈,时间太短。
真要按赵铭平日对镇嵩军的训练方式,那每个人都得掌握十分复杂的手势。
不一定要每个人都会完成这些手势,只需要他们看懂,但那些班长就不同,他们不仅要看,还得会打手势。
因为赵铭需要在手势打出的第一时间后方的班长立马复刻让指令更加精确高效。
甚至赵铭还挺可惜的,如果能搞来一个口哨就好了。
通过哨声进行指令传达也是个办法。
随着外蒙骑兵不断靠近,双方距离来到了一两百米。
赵铭刻意挑选了达尔罕,茂明安部相隔的中间地带,这儿地势平坦开阔。但刚好又能隐藏两边的部族勇士。
伴随着一阵宛如蜜蜂群飞动的声音,赵铭迅速打出第一个手势。
前排的骑兵缓缓动了起来,并且随着第二个手势打出,骑兵开始在短时间将速度提高到一个极快的速度。
而随着骑兵群进行一阵快跑,黑夜之上这时也响起了一阵阵箭矢划破长空的尖啸。
那是外蒙刚刚在一两百米开外时投射的随缘箭矢。
而此时赵铭一群人在短时间已经拉近到两百米以内,箭矢也是堪堪如雨点般落了下来,掠过赵铭一群人落在他们后方。
这是赵铭与这群外蒙人几次交锋下总结的小经验。
他们总是喜欢进行一波弓弦拉满的随缘抛射,不讲究准度,只求覆盖率。
能杀伤多少无所谓,能给对方造成极大伤亡自然是最好。
而随着距离来到八十米,双方均是齐刷刷进行了一轮齐射。
火器在这个距离马匹颠簸的情况下准度很是有限,同样对方也大差不差。
但镇嵩军的阵型很讲究,前排和后排相互交错,后面的第三第四第五排则是摸出了一根根沾血的尖刺木棍。
抛射战术,追求最大化的一轮齐射。
之前为何能快速打崩巴阿邻部?
并非第一轮冲锋,而是第二轮与对方主力的一次碰撞。
在对方人数密集的情况下,齐射加木刺抛射,一轮射击就打散了对方人心。
短兵相接时,蹬里拖刀术更是打的对方最后一点士气也是荡然无存。
而此时,对方密集的人数,这无异是最好的一波齐射。
砰砰砰!
密集如雨点般的枪声响起,一排子弹密集如一道墙推了过去。
随着射击,两边距离也再度拉近,来到了七十米。
对方的箭矢也是黑压压一片射了过来,不时有人落马,但反观对面刹那间第一排骑兵整个跌落马下,第二排也有零星几人中弹。
喀赫看到这一幕眉头微皱,倒也不以为意。
火器的杀伤力的确可怕,他们喀尔喀部也配备不少火器,只是对方的火器覆盖率怎么这么高?
难道这群南人都是神射手不成?
实则不然,主要是墙式射击的覆盖率足够高而已,正对面的一排人总归要死伤大半。
反观他们的散射,看似自由射击准度更高,实则许多人的射击都相互重叠了。
可能好几人都在瞄准同一人。
然而这还没完,随着距离来到六十米,双方完成一轮换弹换箭的空袭。
刹那间,喀赫少旗主就看到对面骑兵阵型后方瞬间抛射出一根根长长的箭雨?
不对!不是箭雨!这是长矛?
也不对,这就是一根根削尖的木棍!
上百根长矛宛如一道道黑色流星,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远超箭雨。
毕竟这么一根根又粗又长的长矛所带来的冲击力远超纤细的箭矢。
按理说抛射这样一根重量不轻的长矛距离肯定不会多远,喀赫也认为这多半要落空。
但他却忘记,两边人马都在铆足气力往前冲。
随着长矛抛射后,以及即将落地的瞬间,两边距离再度缩短至四十米内。
两边也进行了第二轮齐射,而就是刚刚齐射结束。
被对方又是一轮齐射击落了数十人,紧接着对方那密集的长矛也刚好落在人群之中。
噗呲!
第134章 二番战(下)
那明显异乎寻常的破体声十分刺耳。
箭矢破体和子弹破体是那种闷响,但这是血肉近乎被撕裂的声音。
“啊!~”
一声声近乎刺破耳膜的惨嚎,以及一声声砰砰长矛穿透血肉刺入地面的声音响起。
喀赫转头就看到骇人的一幕幕。
随着长矛落下,近乎五六十人被长矛扎了个对穿。
长矛把他们如同猎物一般钉在地上,有些人只是穿透腹部还在挣扎,可是越挣扎血流的更快。
这种贯穿伤,就算没刺中要害,几乎也是没救了。
这一幕原始而又残暴,透着血淋淋的视觉冲击。
后方不少人疾冲的动作猛地都有些停滞,有的反应及时迅速勒住马绳绕开这群人。
但有一个算一个,但凡看到这种惨状的,面色都隐有些发白。
原本兴奋狂吼的高昂士气,这一刻好像是突然哑火了。
“冲冲冲!不要停!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为我们死去的族人报仇!”
见此喀赫仅剩不多的战术素养提醒他,必须尽快聚拢士气。
效果有点,但并不大。
急速冲锋,风声和大量马蹄声,他的大吼如同风一样被吹得消散于无形。
而被这一残暴一幕所惊扰,他们不少人忘记了第三轮齐射,反观对面第三轮齐射已经来临。
砰砰砰!
又是密集的弹雨袭来,硝烟吹拂之下又是数十人落马。
镇嵩军正对面的外蒙骑兵阵型之中出现一阵骚乱。
镇嵩军重点远程打击就是这片区域,接连的打击之下,正对面的骑兵区域士气可谓降至冰点。
等他们回过神来,两边距离已经不足十米。
在他们视野内,对方已经放下枪杆,抽出长刀。
见此他们心里松了口气,距离还够。
便也是快速放下弓箭或长枪拔出皮囊子里的长刀准备白刃战。
只是当他们拔刀的瞬间,他们迷茫的看到对方已经提前挥刀了。
这个距离?....
下一瞬,噗呲!噗呲!噗呲!
此起彼伏的破体声再度响彻,好似这种声音才是今夜的主题。
血肉翻飞,滚烫的血水散着热气就飚射而出。
齐齐一波挥砍,第一排镇嵩军迅速在马力带动下拖刀而走,眼睛看都没看过掉的敌人,转而继续挥刀蓄力瞄准了第二排敌人。
这一幕或许有些抽象。
但可以想象镇嵩军此时就如同一辆高速疾驰的大货车。
而镇嵩军手里的刀,就如同疾驰下大货车的车轱辘。一旦发起了冲锋,眼前的敌人就像是被车轱辘卷进去一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无情碾压。
外蒙人之中有不少刀术高手,也有玩刀的好手看穿了蹬里拖刀术的小技巧。
有心估算期间的起手距离,结果第一次遇到这种打法,大多都被那飘忽不定的距离给斩落马下。
也有人机缘巧合率先出手砍中了镇嵩军弟兄,结果一刀下去,自己的刀好像是砍在沙地里,砍进去没多深,这劲力就散了个干净。
惊骇想要抽刀再砍,两人已经擦肩而过。
这人有些失落也是松了口气,只是不等他松口气,第二排的镇嵩军当头一刀就将他斩落马下。
第一排是个筛子,第二排同样是第二次筛子,务必保证几波下来,沿途所过之处不会留下任何豁口,真正意义上的凿穿。
此时位于侧翼的喀秋少旗主也是回头看到这一幕,他的马匹足够高,再加上他个子高倒也能看得真切。
只见那灰绿色部队宛如一支灰绿色箭矢直直的插入己方大军腹地,并且一路长驱直入,所过之处竟无遇到任何阻碍。
活脱脱一台绞肉机,直接撕碎挡在面前的一切敌人。
“左右侧翼包夹!给我绕后包夹!这么想冲我让你一刻也停不下来!”
大吼一声后,似乎觉得这么叫也是无用功,喀赫赶忙又打出手势。
很快左右两翼的骑兵开始继续往前同时侧翼绕行,准备直接绕后左右齐齐包夹准备凿穿阵型的镇嵩军。
喀秋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这么猛,那就让你们一刻也停不下来。
毕竟一波冲锋过后双方位置互换间是有一个调整队形以及喘息的功夫。
而喀秋就想打这个时间差,一波接着一波,让对方疲于奔命。
只是就在这时,他却没看到镇嵩军之中这时却立起了一面本该是白色,但因为浸染血水通红的旗帜。
随着红色旗帜按照指定的方位挥舞了几下,很快隐于两部营帐内蓄势待发的八百多两部骑兵便开始纷纷出营。
起初速度不快,喀秋左右翼两边忙于把握战机目光不是落在正前方就是看向镇嵩军方向,倒是没注意这两边悄无声息靠近的骑兵。
不是说两部骑兵没动静,而是这么多马蹄声,风声,还有喊杀声连成一片,这数百米外的马蹄声哪里能注意到。
随着达尔罕,茂明安部骑兵逼近至两百米以内,这时方才有人注意到侧翼的异常。
“少旗主!少旗主!不好了!敌人!我们侧翼有敌人!”
一名喀尔喀部族勇士一边提高马速接近喀赫一边不断高呼。
足足重复喊了好几遍,喀赫这边方才听到动静,扭头一看,顿时面色大变。
而此时两边距离已经来到了不足一百五十米左右。
喀赫毕竟是年轻人,又没经历过几次实战,平日里在部族内玩战争过家家还行,这到了真实战场如此紧张刺激情况下,脑子里竟是一时间陷入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