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季汉众人穿越到三国剧组 第392节

  车夫的声音有些哆嗦,“张张君,有有贵人拦下了我等的车队。”

  “贵人?”张满头雾水,要是在司隶以外,被某些‘贵人’拦下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进入司隶后,他们也就被巡逻的兵卒拦下过,检查一番他们并非歹人之后,便扬长而去。

  难道这些贵人是长安周边的兵卒?

  然而就在下一刻,一道身高身长八尺,大耳朝怀,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的君子走到张面前。

  直觉告诉张,眼前的君子定然贵不可言,身份肯定非同一般!

  但他却没有从这位君子的身上贵气逼人,反倒是心生亲切,总有一种草莽气息。

  随着君子的开口,这种感觉瞬间被放大。

  “敢问好汉可是广陵郡守陈元龙的使者?”

第485章 张:行刺玄德公?我真不是个东西啊(四千)

  “正正是,请问贵人.在下该如何称呼?”

  张吞了吞唾沫,将姓名告诉了眼前的君子。

  君子和煦的笑了笑,“在下刘备字玄德。”

  “原来是刘君且慢!你你您说什么?”张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嘴巴因错愕而张大,一股凉气沿着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刘备

  刘玄德.

  这不就是卫将军的名字吗!

  此行的目标竟然出现在了眼前!

  “您就是卫将军刘玄德?!!”

  “不错。”

  得到肯定答复的张脑袋嗡嗡作响,他只觉得皇天给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不对!

  张眼神一凝,突然想起了一处不合常理之处。

  卫将军的权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厉害的人物又怎么可能出城来迎他呢?

  其中必然有蹊跷!

  张急忙收敛心神,强迫自己保持镇静,好在这般技艺他也是炉火纯青,不到片刻的功夫,就恢复成了方才那般表情,他问道:“贵人,我不过是广陵郡守陈元龙的使者,又非广陵郡守,怎么能劳烦您出城相迎?”

  “张兄言重了,说来惭愧,我此番出城是为了亲眼看看水渠与翻车的状态。返城时,远远观见广陵郡守陈元龙的车队,心血来潮,这才前来拜访。”

  原来如此

  怪不得卫将军会前来拦路,原来并非是出城相迎,而是恰巧顺路

  仔细一看,刘备的鞋履上沾满泥泞,就连袖子上都有些些许泥渍。

  这些特征他确实在农夫的身上见到过,可见刘备没有说谎。

  张觉得身子顿时一轻,如若刘备为了他们出城相迎,他或许会怀疑,会不会是他的身份暴露了.

  眼下看来,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至于刺杀刘玄德的任务

  张望着刘备和煦的面容,他突然有些迟疑,他心底不禁想道:刺杀卫将军要不算了吧

  “张兄,我观尔等舟车劳顿,想来一路走来,没有正儿八经用过餐,不如由我做东,宴请诸位?”

  “怎么能让卫将军破”

  张本想说,怎么能让卫将军破费。可惜破费的费字终究是没能从口中吐出,面对刘备诚挚的笑容与随和的态度,他竟然鬼使神差地点点头,改口道:“诺。”

  “张兄,若是不介意,可愿与我同乘一辆车?”

  “我卫将军竭诚相邀,却之不恭,我愿与卫将军同去。”

  “善,张兄,请。”

  “卫将军,请。”

  张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上了车。

  张跟刘备同乘一辆车的时候,氛围并不像他预料的那般严肃,反而十分随和。

  而且刘备也很健谈,身处车厢,在没有他人的注视的环境里,面对刘备,张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复述着一路的见闻,同时会问出心中的疑惑。

  刘备则是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就回张的问题,譬如翻车和水渠是为了应对长安地区缺乏井水的窘境,诸如此类的常识,他都会一一回答。涉及某些要事,他只是笑笑,随口带过。

  直到马车抵达了酒肆,刘备都不曾催促过张转达陈登意思。

  意识到这点的张,不好意思地低下脑袋,他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

  “卫将军,我这里有一封陈郡守的书信.”张试图找补,他在身上摸来摸去。

  刘备宽声道:“不必急于一时,都说民以食为天,张兄,请,先进入酒肆用餐吧。”

  “.诺”面对刘备的邀请,张停住了手头上的动作,跟上了刘备的脚步。

  众人跟随着刘备进入酒肆里的一间客舍,张居然发现刘备并没有坐在主位,而是跟众人同坐一席。

  要知道整个车队的士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方才那些士人落座的不情愿,张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要不是刘备在这里,他们早就捏着鼻子走开了!

  更让张感到难以置信的还在后面,他发现刘备并不是因为他顶着个‘陈元龙使者’的头衔才给予尊重,而是对车队的所有人皆是如此!

  不论是什么话题,刘备都能聊得下去,并不是像袁术那般粗鲁地打断,而是会等他人说完,才接过话茬。

  渐渐的,刘备就跟车队众人打成了一片。

  就连方才面露鄙夷的士人们,都露出了笑容。

  更绝的是,车队当中有些人张都觉得陌生,刘备居然能够轻松叫出他们的名字!

  如果说路上的相遇超乎张的想象,那么宴席上的见闻,着实是震撼了他的三观。

  天下英雄不应该是袁术那般人吗?

  怎么怎么刘备就给人的感觉就那么不同呢?

  张突然觉得袁术有些不可理喻,为何.为何要跟卫将军作对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也渐渐深入,渐渐涉及到了志向的范畴。

  所有人都慷慨陈词,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张都无法视而不见,正所谓酒撞怂人胆,咕咚咕咚几声,他干酒盏中酒,而后奋然起身,“某平生的志向不多,就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然后报答恩人恩情,不过今日某到是有了别的想法.”

  “好好好。”

  此等发言引得众人拍手叫好。

  待到车队里最后一人说完后,众人的目光齐聚刘备身上。

  刘备没有推诿,也没有含糊其辞,他端着酒杯干净利落的起身。

  那张让人好感倍增的脸上,居然浮现出一分感慨之色。

  这不禁让众人感到不解,他们本能的觉得,刘备不应该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不过随着刘备的开口,也就没有人纠结下去了。

  “不怕诸位笑话,我所图甚大。我想大汉所有人,每天都有三顿饭,努力不会被埋没,孩子都能去读书,老人都应该有所依靠,女婴不会被溺死,冬天不会有人冻杀,正旦一家人团团圆圆”

  众人愣愣地看着刘备,并不是他们不相信刘备,光是刘备站在那里,他们就已经信了三分。

  刘备的声音不快不慢,没有一丝夸耀的痕迹。

  便是走南闯北的张,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真诚的话语。

  更何况事实往往比言语更具说服力。

  他们这一路走来,越是靠近长安,越能感觉一切都在变好。

  要是换成是他们,如此功劳,早就让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了,在外人面前洋洋得意都能称上一声谦虚。

  而刘备呢

  居然没觉得做得有多好

  甚至说所图甚大.

  所图甚大是这样的一个大吗?

  面对这样的刘备,张低下了脑袋,他深感自己的渺小。

  如果说刘备是皓月,他连烛火之光都算不上。

  一想到此行的目的,张面露惭愧之色,心中涌现的自责,催使他咬破了嘴唇。

  我居然要刺杀玄德公?!!

  实在是枉为人子!

  简直猪狗不如!

  不行!

  张攥紧拳头,饭后我定要向玄德公请罪!

  就在张思索如何请罪的时候,有一人回过神来,起身问道:“卫将军,此等志向恐怕不易啊,光是让大汉百姓一日三餐,难得都让人头皮发麻,真的真的能做到吗?”

  刘备没有呵斥那人,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那人的问题,他恢复了此前的神态,淡然一笑,“不知各位是否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

  大部分人面面相觑,显然是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耳尖的张,捕捉到士人们的窃窃私语。

  从士人嘴里能得知的是这则故事出自《列子汤问》,具体内容便不得而知。

  好在刘备娓娓道来:“太行、王屋,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原本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张与众人皆感到疑惑,太行、王屋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不对吧?!

  纵然心有疑惑,不过谁都没有出声打扰刘备。

  “有一老者名愚公,年到九十岁,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便召集家人商议,决定挖平险峻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愚蠢!凭你残余的岁月、羸弱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无法撼动,又能将泥土石头怎么办?’”

  “北山愚公长叹说:“顽固,顽固,你真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孤儿寡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张猛的一拍大腿,眼底露出精光,“原来如此,怪不得太行王屋在冀州南边和黄河北岸,原来是被愚公及其子孙,一点点挖平!这愚公好生厉害!我明白了,连愚公及其子孙都能挖掉大山,我等及其子孙皆为玄德公的志向出一份力,玄德公的志向定然能够实现!”

首节上一节392/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