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194节

  “大人,出大事了!”

  “大营全乱套了!”

  “已经开始有人结伴逃出我军大营,去向贼兵投降去了,甚至还有军官带着整建制的部队趁乱出营投降的……”

  曾国藩闻言,整个人都有些不淡定了。

  从座位上起身,大步向着军帐外走去。

  掀开帐帘来到外边,只见长沙和城外的两座湘勇大营已经乱做一团。

  到处都是火光,骚乱声隐隐传来。

  随处可见打着火把的湘勇士兵正在成群结队的向大营外走去,准备向唐军投降。

  曾国藩见此,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绝望之色,身体更是差点直接瘫软下来。

  “完了,一切都完了!”

  “湘勇完了,长沙完了,我……也完了!”

第163章 李奕:围三缺一?我也会啊!

  那些湘勇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很正常。

  因为,唐军这次空投来的劝降信已然说明,他们的家人现在在大唐手上。

  这次来的是劝降信,可他们若是冥顽不灵,拒不投降,那下次来的说不定就是全家被杀绝的噩耗了。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很强,除去少数极度自私的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家庭永远排在个人前面。

  没有人能够坐视自己的家人被杀,而无动于衷。

  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是民勇还是军官,都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

  因此,湘勇选择大规模投降,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大清是八旗的大清,可家人却是他们自己的家人,孰重孰轻,大家都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曾大人,湘勇成建制投降唐贼,长沙之战朝廷恐怕无力回天,您还当早做打算才是……”

  一旁的骆秉章开口劝说道,脸上的表情满是凝重。

  曾国藩闻言,蹙眉询问道。

  “骆大人的意思是?”

  骆秉章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要么撤回长沙,借绿营之力守卫长沙城,以待江忠源的捷报。”

  “若我等能坚持到江忠源收复衡阳的消息传来,则唐贼必然撤兵,长沙就还能守。”

  “要么就是尽早撤离长沙,退守湘阴。”

  “以求将贼势限制在洞庭湖以南,保湖北不失。”

  他现在所提的两个方案,不只是简单的退或者守。

  更是关乎接下来的湖南,乃至天下大局。

  若曾国藩率军坚守长沙,则湖南还有守住的希望。

  若曾国藩退守湘阴,则湖南就丢定了。

  哪怕是江忠源攻下衡阳,截断贼兵粮道,可只要贼兵占着长沙,就能从长沙内外获取粮草补给。

  江忠源所部现在所做的就都是无用功,湖南肯定是保不住的。

  可若是曾国藩率军驻守长沙,而没能守住,那后果更为严峻。

  这就表示着贼兵在打下长沙后,将可以毫无阻碍的跃过洞庭湖,从湖南杀入湖北。

  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一个湖南了!

  是冒险点死守长沙保湖南,还是稳妥点退守湘阴保湖北,需要曾国藩来进行斟酌。

  曾国藩闻言也是思索了起来。

  江忠源所部绕行宝庆府,永州府,去突袭衡阳,哪怕他们是日夜兼程的行军,那最少也得七八日功夫。

  再算上消息传回,让贼兵自乱阵脚所需的时间,那就是十日打底了。

  没有了湘勇,光凭长沙城内的几千绿营烂兵,能在贼兵的攻势下坚守十日,甚至更久吗?

  曾国藩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深吸一口气,曾国藩做出了决定,准备稳一手,开口说道。

  “湘勇完了,光凭绿营很难守住长沙。”

  “有劳骆大人去向长沙城内的湖南提督鲍起豹,长沙协副将清德等人传令,让他们立即整兵,准备撤出长沙,沿湘江北上,退守湘阴。”

  “争取在天亮前动身,否则,只恐贼兵追击。”

  虽然不战而逃,弃守长沙,不免会让曾国藩受到朝中政敌的攻讦,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

  但是,为了大清,为了天下,曾国藩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他承担风险稳一手,总比冒险死守长沙,以至于被贼兵杀穿湖南,杀入湖北要强。

  骆秉章闻言,点头表示明白,心下也是沉重。

  因为弃守长沙可不只是曾国藩要承担风险,他骆秉章这个湖南巡抚照样逃不过去。

  即便这个决定最后是曾国藩做的,而非他做的,骆秉章最终估计也免不了要吃挂落。

  但还是那句话,既然曾国藩都做出决定,准备要亲自抗下那颗最大的雷了,那他骆秉章也不能丢份。

  再者说,坚守长沙明显是一条死路。

  一但长沙城破,他骆秉章落在贼兵手上,只怕是性命难保。

  可退守湘阴的话,即便朝廷将来会问罪于他,那也只是将来的事情。

  能多活几天是几天吧!

  ……

  “王上,事情成了!”

  “在我军空投劝降传单之后,长沙城外的湘勇乱做一团。”

  “现在已经有成建制的湘勇脱离长沙城外的清妖大营,前来投奔我大唐了。”

  左宗棠满脸喜色的来到李奕的大帐,向他汇报。

  此时的夜已深了,但李奕依旧没有去休息,他正站在一张舆图前,一边喝着浓茶提神,一边思索着唐军攻下长沙之后的战略进攻方向。

  听完左宗棠的汇报,李奕转过头来,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哈哈,如此甚好。”

  “既湘勇来降,那攻取长沙对我大唐而言,便如是探囊取物了。”

  “我军此战能进行的如此顺利,先生的妙计功不可没啊。”

  左宗棠闻言,只是摇摇头说道。

  “此战能有如此战果,皆赖王上指挥若定,决胜千里,微臣不敢居功。”

  李奕浅笑着摇头道。

  “左先生何必谦虚?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孤又岂是那种有功不赏之人?”

  “待我大军打下长沙之后,由左先生先来署理湖南巡抚如何?”

  李奕之所以打算让左宗棠署理湖南巡抚,自是有他自己的考虑在其中的。

  首先就是为了酬谢长沙之战左宗棠献计献策,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尽心竭力,妥善处理秘书处诸多事务的功劳。

  其次是因为左宗棠是湖南人,而李奕正巧需要一个湖南人来做湖南巡抚,借此来安抚湖南上下的人心。

  第三,是因为李奕在打下长沙之后,准备要在湖南也推动分田工作,需要一个能臣干吏来处理具体事务。

  李奕相信左宗棠有这个能力!

  综上所述,左宗棠确实是湖南巡抚最好的人选。

  当然了,同样因为左宗棠是湖南人,他这个湖南巡抚肯定是做不长的。

  李奕准备等湖南局势稳定后,就调左宗棠入参谋部任职。

  左宗棠闻言,一张脸瞬间涨的通红,他的心中不免感动。

  从一介白身到位卑而权重的秘书处处长,再到一省巡抚封疆大吏,他左宗棠仅用了不到半年,便实现了身份的三级跳。

  这些可全靠李奕这位王上的器重!

  他一个读书人,人生在世,能得君王如此器重,可谓死而无憾矣!

  深吸一口气,按捺住自己心中翻涌的情绪,左宗棠在李奕面前下拜道。

  “微臣叩谢王上天恩。”

  “从今往后,微臣愿为王上,为大唐,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李奕身后将左宗棠搀起,然后十分爽朗的一边大笑一边说道。

  “快起来,快起来。”

  “左先生不必拘泥于虚礼,若先生真想报答孤的看重,那将来帮孤管好湖南就是。”

  左宗棠闻言,只是用力点头。

  “王上放心,微臣定不叫您失望。”

  就在这时候,大帐外再次传来一阵通报声。

  “报,启禀王上,有紧急军情!”

  李奕闻言,转头说道。

  “进来!”

  帐外的通信兵应了一声,然后掀开帐帘走了进来,开口汇报道。

  “启禀王上,我军的热气球侦测到长沙城内的清军有所异动。”

  “长沙城内的清妖正在向长沙城北的方向汇聚,可能是想逃离长沙。”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重新大步走到了军帐内挂起的舆图前,开始思索了起来。

  自长沙北城出城,经由湘江可以直入洞庭。

  湘阴,益阳,沅江,岳州均在那一线。

  如果李奕没猜错的话,长沙城内的清军见长沙不可守,可能是准备要退守洞庭湖一线,进而阻止唐军继续北上。

  只是,李奕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意?

  李奕的嘴角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一抹笑容,开口说道。

首节上一节194/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