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203节

  蔡炳文特意在密折中重点强调了。是在曾国藩一意孤行下,大军才会不战而逃,弃长沙城而走,以至于长沙沦陷的。

  想要把黑锅甩给曾国藩,自己也好借此脱罪。

第169章 向荣:和一群虫豸一起怎么能救大清?

  然后,没多长时间,京城那边便派来了钦差,要将曾国藩革职查办。

  对此,蔡炳文多少也是有些心虚的。

  嗯,要知道,曾国藩这段时间以来可没少照顾他这个和自己一同上任的长沙知府。

  结果,自己却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背刺曾国藩!

  蔡炳文怎么可能不愧疚?!

  但如果有人问蔡炳文后悔吗?

  蔡炳文一定啐他一脸口水。

  后悔?

  后悔个鸡毛!

  这黑锅要是不甩给曾国藩,那他蔡炳文这个长沙知府就将是长沙沦陷的第一责任人。

  这口大锅蔡炳文这细胳膊细腿的可是扛不住。

  所以,蔡炳文也只能是对曾国藩说一句对不起了。

  曾国藩被革职下狱,总比他自己被革职下狱要强。

  曾国藩闻言,颇为感激的看了一眼蔡炳文,站在囚车中,对着蔡炳文拱手一礼道。

  “多谢蔡大人了!”

  蔡炳文闻言,脸上的表情越发古怪。

  就这,他还得谢谢咱呢……

  “本官这次被押送回京,岳州的战事,便交托给蔡大人和张大人了。”

  “林翼,国葆,你们二人要从旁协助,一定要力保岳州不失,决不能叫贼兵跨过长江,杀入湖北。”

  曾国藩继续说道,即便要上路了,心中却依旧挂念着大清。

  只能说,他曾国藩不愧是我大清的好奴才!

  他口中的张大人,指的是现任岳州知府张铭川。

  几人闻言,齐齐抱拳道。

  “曾大人保重!”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虽然长沙之战清军惨败,甚至丢了长沙。

  可曾国藩毕竟刚抵达湖南没多久,湘勇还未彻底练成,长沙之败也算是情有可原。

  再加上前段时间曾国藩才刚在老虎岭一战中,率军伏击了洪宣娇,歼灭了太平天国的西殿兵马,算是立下了战功。

  哪怕是将功折罪,清廷那边也不该对长沙之战的结果过于苛刻的!

  但是,问题也正是出在老虎岭之战上。

  老虎岭之战后,曾国藩非但下令坑杀了太平军的战俘,然后还将洪宣娇这个女贼首送去了京城。

  随后,洪宣娇便将咸丰变成了咸。

  并且,由于洪宣娇自杀身亡,咸丰这口气一直没能出掉。

  这便使得咸丰开始记恨上了将洪宣娇送进京来的曾国藩。

  在咸丰看来,如果曾国藩将洪宣娇就地处决,而不是送进京来,那不就没这破事了吗?

  所以,他咸丰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全怪曾国藩!

  人嘛,总是这样,喜欢把自己所遭受到的苦难的原因推到别人身上,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原本咸丰还没理由去查办曾国藩出气,因为他变成太监的事情是绝不能宣扬出去的。

  可这次长沙之战,曾国藩不战而逃,弃城而走,却是给了咸丰一个查办曾国藩的理由。

  然后,咸丰便当即下令将曾国藩革职查办,押送入京等候发落。

  摆明是准备拿曾国藩当出气筒。

  曾国藩一但被押送入京,下场不言而喻。

  其实曾国藩也正经挺委屈的,他抓到贼首了,献俘进京有错吗?

  当然是没错的。

  说白了,咸丰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完全就是他自己作的。

  他要是单纯的办个女贼首其实也问题不大。

  毕竟洪宣娇当时都被安德海等人下了迷药,然后用绳子给绑起来了,完全没办法抵抗,安全工作绝对到位。

  这种情况下,咸丰如果正常的办事是不会出事的。

  但是,谁叫他自己喜欢花活儿呢?

  怪不得别人。

  嗯,成吉思江同理。

  ……

  “报,启禀王上!”

  “衡阳急报!”

  李奕正在处理军务,一名通信兵急匆匆的来报。

  李奕停下了手中批阅军报的动作,抬起头来有些紧张的询问道。

  “衡阳急报?”

  “可是衡阳那边出什么问题了?”

  在湖南,衡阳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不仅关乎着唐军的粮道,更是唐军的后路所在。

  一但衡阳有失,唐军虽说不至于会怎么样。

  但对湘阴和岳州方向的战事便只能暂且叫停,然后调兵回援衡阳了。

  这名通信兵缓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启禀王上,衡阳方面传来的是捷报。”

  李奕闻言,这才松了口气,然后示意通信兵继续说。

  通信兵点点头,继续说道。

  “三日前,五月二十七日的时候,一支清军向衡阳发起突袭,被驻守衡阳的李世贤所部察觉,然后予以歼灭。”

  “衡阳之战,我军成功歼灭清妖五千人,阵斩清妖将领江忠济,生擒清妖将领江忠源,刘长佑等。”

  “李旅长正在派人将俘虏向长沙押来。”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一动。

  江忠源,刘长佑,这是楚勇啊?

  李奕恍惚间发现,一场湖南之战,自己竟几乎打掉了小半个晚清官场。

  左宗棠,郭嵩焘,骆秉章,彭玉麟,塔齐布,杨岳斌,江忠源,刘长佑……

  这些可都是晚清官场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如今却是归顺的归顺,被俘的被俘。

  李奕也只能感叹一句,这个时代的湖南,还真的是人才辈出。

  稍稍思索一阵,李奕转头对一旁的杜顺吩咐道。

  “待俘虏送来之后,先押入府衙大牢候审吧。”

  “随后命人组建一个专案组,对老虎岭一战进行调查。”

  “但凡参与过老虎岭杀降的清军俘虏,尽皆要,明正典刑!”

  虽然大唐和太平军分属两家,但双方毕竟同属义军,李奕自然不可能对清妖坑杀太平战俘的事情置之不理。

  既然太平军自己无力为战死的将士们报仇,那这仇便由他李奕来报好了。

  杜顺闻言,当即点头应是。

  “王上放心,小人明白!”

  ……

  满清咸丰二年,太平天国二年六月初。

  在江北修整了一段时间的韦昌辉终于率部成功渡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天京城。

  待到韦昌辉率军来到天京城外之时,天京内外已经筹备好了迎接事宜。

  天京内外堪称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天京城头上挂满了颜色鲜艳的绸布。

  一名名年方二八的娇俏少女被从女营中调出,穿着崭新的衣服,涂着腮红,手持红花,前来天京城外迎接北伐大军凯旋。

  虽然北伐大军打到济南就打不动了,但你就说往没往北打吧?

  往北打了,还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谁又能说这不是凯旋?

  为了庆祝北王的凯旋,东王杨秀清甚至亲自来到天京城外相迎。

  眼见韦昌辉率军骑马接近,杨秀清亲自上前几步迎接道。

  “哈哈,北王率军得胜而归,实乃是我天国之幸,是天下之幸!”

  “北王此次实在是功莫大焉啊!”

  韦昌辉闻言,抱拳说道。

  “东王谬赞,臣弟我也只能说是幸不辱命,将弟兄们给带回来了,称不上什么大功。”

  杨秀清上前去牵住韦昌辉的手,然后说道。

  “既然回来了,那便随我入城吧,天王在府中设宴,要款待北伐的众将士。”

  “大家别让天王他老人家久等了!”

  韦昌辉点点头,然后随杨秀清一起进入了天京城,然后往天王府行去。

  路上,杨秀清开始和韦昌辉通气。

  “清妖的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日久,乃至天京城内甚至有断粮之危。”

  “如此持续下去,对我天国可谓是极其不利。”

首节上一节203/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