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219节

  是故开口说道。

  “李梁,你现在便去替孤传左巡抚和郭知府他们前来议事。”

  “要快,让他们现在就来!”

  李梁闻言,当即点头应是,然后告退离去。

  李奕则是打发了傅善祥先去休息,而他则是去了书房准备接见臣子。

  没让李奕等多长时间,李梁便去将左宗棠和郭嵩焘请了过来,随之一起的还有一个彭玉麟。

  原本彭玉麟对归降大唐就有些意动,只是,当初郭嵩焘代表李奕前去劝降时,他被骆秉章拿话给架住了。

  文人嘛,都好面子,人家骆秉章都说了誓死不降了,彭玉麟也不好直接跳出来说自己要降。

  否则的话,那岂不是显得他彭玉麟太过贪生怕死了吗?

  这可不行!

  但是,随着曾国藩被清廷判处斩立决,以及全家流放的消息传来,彭玉麟也算是有了台阶。

  打着为冤死的恩主(曾国藩)报仇的旗号,他顺理成章的归降了大唐。

  和他一起的,还有杨岳斌,鲍起豹,刘长佑等清军将领。

  嗯,虽然现在曾国藩还被清廷关押在监牢内,还没被砍头。

  虽然鲍起豹和刘长佑都并非曾国藩提拔的,曾国藩并不能算作他们的恩主。

  但是,这都不重要!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台阶而已。

  至于说这个台阶的成色,只要能勉强说得过去就可以。

  对此,李奕感官其实挺复杂的。

  他是真没想到,曾国藩这个铁杆清妖,有朝一日竟然还能为大唐发光发热。

  嗯,曾国藩用自己的死,为大唐换了好几个难得人才,如何不能算是为大唐发光发热呢?

  作为回报,李奕准备回头便找人在满清朝廷上给曾国藩再扣两口黑锅,比如说密告他勾结唐贼什么的……

  争取让曾国藩喜提九族诛灭!

  嗯,让曾国藩的九族被诛,可以死的痛快殿,而不用去流放受罪,这怎么不算报答呢?

  至于说证据?

  这玩意很好炮制,李奕可以给曾国藩多写几份亲笔信嘛……

  而骆秉章,以及塔齐布和清德这两个旗人,却是选择了誓死不降。

  李奕自然也就没留着他们继续浪费粮食,命人将他们直接砍了,拿人头去祭奠老虎岭之战被清军坑杀的太平军英魂。

  李奕在自己的书房内接见了左宗棠三人。

  命三人各自落座,李奕开口说道。

  “军情处接到了最新消息,江南的太平天国内乱了。”

  “东王杨秀清请封万岁,天王洪秀全召北王韦昌辉和顶天侯秦日纲回京,诛杀了杨秀清。”

  “现在整个天京城,甚至是整个天国,都已经彻底乱做了一团。”

  “诸位卿家都说说吧,我大唐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江南方面的变局?”

  语罢,李奕端起提神的浓茶喝了一口,原本有些犯困的精神明显一振。

  左宗棠闻言,表情凝重的说道。

  “王上,以微臣来看,天国的这场内乱对我大唐而言,可谓有利有弊。”

  “利是我大唐可以借天国内乱,趁势收编一部分原天国的东殿兵马,扩大我大唐军力。”

  “弊则是,天国内乱之后,必定衰落,清妖恐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大唐身上。”

  “到时候,我大唐想要继续以现在的节奏稳步发展扩张,只怕不易。”

  左宗棠也知道,之前大唐的扩张之所以能进行的这般顺利,和清廷将主要注意力给放在了天国身上,没多余的精力顾及在南方的大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但清廷将注意力从太平天国身上抽离,转而对付大唐,那大唐今后再想要发展扩张,便不会像是此前那般容易了。

  李奕点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

  “所以,孤今日召诸位卿家前来,便是想要同诸位卿家商议一下,我大唐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扩大利,减少弊。”

  “甚至是化弊为利!”

  “诸位卿家畅所欲言吧,若言之有物,孤不吝重赏。”

  左宗棠闻言,继续说道。

  “王上,微臣以为我大唐应该尽快派人同天国那边东殿的兵马人手联络一下。”

  “争取多多拉拢,以免天国那边有东殿将士因为天京事变的缘故,投降清妖。”

  李奕点头道。

  “如果孤没记错的话,现在驻守安徽太平府的,应当便是太平天国东殿下辖的杨辅清所部。”

  “我大唐此前和东王府的关系还算不错,应该有那么几分把握可以把杨辅清拉过来……”

  众人闻言,纷纷说道。

  “王上英明!”

  李奕只是轻轻点头,然后接着询问道。

  “除此之外呢?”

  “我大唐之前与天国达成的盟约怎么处理?”

  当初大唐和天国签订盟约时,是东王杨秀清在盟约上签的字。

  可是,现在杨秀清却是死了,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那么,接下来这盟约是否要执行,可就有的说道了。

  郭嵩焘闻言开口说道。

  “王上,微臣的意见是我大唐之前和天国签订的盟约应该照常执行。”

  “现在天国内乱,正是虚弱之时,若我大唐再这个时候背盟,那岂不是会让清妖捡了便宜?”

  李奕闻言,也是点头说道。

  “嗯,有道理!”

  随后,李奕又似有感叹的说道。

  “东王,可惜了!”

  虽然李奕当初曾经说过,天国他只认东王。

  但是,政客嘴里的承诺,听听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如果东王杨秀清继续掌控天国,那李奕的承诺就是真的,比真金还要真。

  杨秀清就是他李奕最为亲密的伙伴。

  可是,谁叫现在杨秀清栽了呢?

  李奕不可能为了一个死人,就枉顾大唐的利益,枉顾天下的反清大局的。

第181章 琦善:大清的八旗子弟还有不抽大烟的?

  大不了他以东王之死为借口,多敲诈天国两笔,用于支持大唐的反清大业嘛!

  也算是杨秀清最后为反清大业所作出的贡献了。

  一旁的彭玉麟开口说道。

  “王上,微臣以为我大唐在联络天国,拉拢东王残部的同时,还可以再多扶持几支反清义军在清廷后方活动,分摊我大唐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压力。”

  “比如中原地区的捻军,四川的石达开,以及福建浙江那边的小刀会等……”

  李奕闻言,也是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点头说道。

  “可以,命人准备拟定方案,然后照此执行吧。”

  李奕这人没别的优点,那就是听劝。

  既然彭玉麟所说挺有道理,那就按照他的说法去做就是。

  随后,李奕继续询问道。

  “诸卿以为大唐接下来还要对江西用兵吗?”

  之前大唐之所以决议要对江西用兵,那是因为和太平天国的盟约,双方约定东西夹击,共讨清妖。

  并且,杨秀清为了拉大唐上车,还十分大方的把整个江西都给让了出来。

  可是,天京事变爆发后,天国高层发生了巨大变动。

  杨秀清死了,洪秀全和韦昌辉会不会继续支持太平军西征,支持和大唐一起夹击清妖,那可说不准。

  如此的话,大唐的江西战略不免要横生波折。

  甚至能否继续进行下去都要打个问号。

  嗯,李奕本来就在接下来大唐的发展方向上有所迟疑。

  究竟是打江西,还是打福建,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打江西的话,江西人文荟萃,鱼米之乡,打下江西,大唐可以获得大量的人口和钱粮物资,战争潜力将再次扩大。

  而打福建的话,福建虽向来是兵家不争之地,但却有厦门和福州两个可以展开外贸的重要海港。

  而在这个时代,海港可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要地。

  如果能拿下福建,光是厦门和福州每年的关税,就足以让大唐吃的饱饱的。

  如果不是关键时刻,杨秀清派人前来结盟,然后双方一起敲定了江西攻略,那李奕估计还得纠结好一阵才能做出决定。

  可是,现在随着天京事变的爆发,杨秀清被杀,江西战略横生波折。

  李奕便开始再次纠结了起来。

  李奕的话音落下,左宗棠几人也是纷纷思索了起来。

  片刻之后,左宗棠开口说道。

  “王上,微臣以为我大唐下一步的用兵方向,还是该以江西为主。”

  李奕沉思询问道。

  “理由呢?”

首节上一节219/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