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241节

  远处的草靶不断被子弹命中,然后撕碎,木屑草屑开始飞溅。

  哒哒!哒哒哒!

  这一瞬间,整个试验场上只剩下了仿佛恶魔咆哮般的哒哒声。

  很快,那些草靶便都被一扫而空,原地只剩下了一片碎木草屑。

  随着枪声不断响起,众人仿佛都被遏住了喉咙,呼吸都有些困难。

  他们有些不敢想象,若机枪前面的不是草靶,而是人,那会是一幅怎样的场景。

  终于,随着最后一发子弹打完,四周终于恢复了安静。

  李奕脸带喜色,开始鼓掌。

  下一瞬间,四周的众人也是纷纷反应了过来,开始一起鼓掌。

  掌声响彻整个试验场!

  “好!好!好!”

  “真的很好!”

  “这次试验的结果,孤很满意。”

  “大家都辛苦了,孤定不吝重赏。”

  李奕难得的连续说了三个好字,他脸上的表情说明他现在是真的很高兴。

  转管机枪项目组的负责人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等不过是按照王上给出的图纸,进行仿制罢了,算不上幸苦。”

  “不敢倨功!”

  他这不是客套,而是真心话。

  现在大唐的所有军械,乃至于工业设备,大部分都是按照李奕给出的图纸进行仿制的。

  这些工匠完全无法想象,李奕的大脑究竟是怎么长的,怎么就会这么多东西?!

  对于李奕的天才程度,他们除去惊叹李奕“天授之才”,有上天庇佑之外,真的是无话可说。

  李奕笑着说道。

  “光有图纸没用,因为图纸并不能上战场杀敌。”

  “大家能把只存在于图纸上的东西复制出来,如何不算有功?”

  “都说说吧,想要些什么赏赐?”

  李奕现在是真的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自今日起,战场规则就要被彻底改写了……

  ……

  PS:给白银大佬的

第197章 成本高,敌人菜,换装?换你妹的装!

  在后装武器,亦或者准确点来说是在速射机枪以及后装火炮诞生之前,战场依旧是密集阵列的天下。

  哪怕是排队枪毙时期,军队的战法依旧是排着整齐且密集的阵列,向前推进!

  只是对比冷兵器时代的密集阵列,排队枪毙时代的阵列厚度变薄了许多而已。

  但是,自今日起,事情却是要变了。

  在后装火炮以及速射机枪面前,若有人依旧排着密集的阵列往前冲,那就完全是在送死。

  压根不会有什么实际战果!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兵工厂中的这些新型武器,就是革命性的武器。

  等上了战场,他们将会爆发出相当可怕的战斗力来!

  项目负责人闻言,开口说道。

  “还请王上为此款转管机枪赐名!”

  李奕闻言,思索一阵之后说道。

  “既然此款转管机枪是在昭武元年研发定型的,还是用于战场上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的重武器。”

  “那便叫做元年式重机枪吧!”

  项目组的工匠们闻言,满脸喜色的下拜道。

  “多谢王上赐名!”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询问道。

  “转管机枪产能如何?一个月可以生产多少挺?造价又是多少?”

  转管机枪项目的负责人闻言,开口说道。

  “回王上的话,以我军兵工厂现如今的生产能力,每月最多产出转管机枪十挺,造价的话则是二百三十块银元一挺。”

  李奕点点头,继续询问道。

  “那元年式重机枪所适用的子弹呢?产能多少?造价多少?”

  现在大唐这边金属定装子弹的产能有限,并不算太高,是故李奕有此一问。

  关于这一点,转管机枪研发项目组的人就不知道了。

  一旁金属定装弹研发项目组的负责人上前来汇报道。

  “启禀王上,现在我军兵工厂这边主要能够生产三种不同口径的金属定装弹。”

  “第一为7.62口径步枪弹,可供给新式步枪,骑枪,以及元年式重机枪使用。”

  “产能大概为每月三千发,单发子弹造价1.2银毫。”

  “第二为5.56手枪弹,供给给新式手枪使用。”

  “产能为每月两千发,单发子弹造价1银毫。”

  “第三位新式霰弹枪所用的霰弹,每月产能一万发,造价0.7银毫。”

  说起加工难度和成本来,霰弹的成本明显要比步枪弹和手枪弹更低些。

  说罢这些,项目负责人又接着解释道。

  “王上,之所以造价较高,是因为现在我军兵工厂对于新式武器的生产大多还处于摸索阶段。”

  “未能大规模投产!”

  “等到新式武器大规模投产,生产规模上去了,价格肯定会大幅降低。”

  李奕闻言,满意的颔首,然后开始对兵工厂的发展做出指导性意见。

  “不错!”

  “接下来兵工厂这边的产能要继续提升,但不能光是现有的成熟的产品的产能提升,就连新型武器的产能也要逐步提上去。”

  “枪械方面,兵工厂要将更多的新增产能倾向于生产新型的使用金属定装弹的新式步枪。”

  “而子弹生产线也是如此,在要维持原有纸壳定装子弹生产线的同时,增加金属定装弹的生产线。”

  李奕之所以如此安排,不是他不想军队尽快换装新式后装枪,以及金属定装弹。

  而是因为现在大唐兵工厂的金属定装弹的产能实在有限。

  在金属定装弹的产能没有彻底发展起来之前,那使用纸壳定装弹的后装步枪,以及纸壳定装弹的生产线就不能全部拆除,必须得保留一部分才行。

  否则,一但刚上战场子弹噼里啪啦被打光,那接下来唐军便只能退化成冷兵器部队,去和敌人拼刺刀。

  李奕继续说道。

  “火炮方面,大口径前装火炮的产能可以暂时保留,但小口径野战炮的产能,要尽快转移到后装线膛炮上。”

  “不同口径的金属弹壳的定装炮弹的产能也要尽快提起来。”

  而在火炮这方面,大唐目前的新型后装火炮也就两款,一是50式野战炮,二是75式野战炮,都属于典型的轻型火炮。

  至于后装重炮,则是还处于研发仿制的阶段。

  在后装重炮也被研发成功之前,保留一部分前装重炮的生产线就是一个很有必要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成本问题!

  后装武器好用是好用,但普遍射速快,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更高。

  就拿转管机枪来举例,这玩意上了战场开起火来,那射速打出去的压根不是子弹,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在工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可以用较低成本生产子弹炮弹之前,大唐其实也有些撑不住这么消耗。

  再加上现在大唐的主要敌人是满清,而满清那边的武器还都是鸟枪土炮,甚至是刀矛等冷兵器。

  面对这样的敌人,大唐现在所装备的使用纸壳定装弹的后装枪,以及前装火炮已经足以形成代差碾压了,完全够用。

  压根没有换装新武器的动力好吗?

  嗯,历史上英国人在发明后装线膛炮后,却依旧将前装火炮当做军队的主力火炮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便是因为如此。

  成本高,敌人菜,换装?

  换你妹的装!

  省下来的钱揣自己兜里,给自己养小老婆他不香吗?

  其实,若非李奕一直将英法等欧洲列强当做假想敌,将抵御八国联军入侵,甚至战而胜之,反攻其欧洲本土当做唐军的建军目标。

  只怕他也没有动力让军队换装成本更高的新武器。

  “除此之外,无烟火药和黄色炸药的生产规模也要扩大,不管是金属定装子弹还是炮弹,对于无烟火药和黄色炸药的需求都只会不断增加……”

  李奕继续说道。

  其实火药和炸药从来都不是一回事。

  通俗简单点来说,也就是发射药和爆炸药的区别。

  无烟火药,就是最典型的发射药;而黄色火药,则是炸药。

  两者的作用从来不一样!

  发射药的作用是为弹丸提供动能,将弹丸推出枪膛和炮膛,发射出去。

  这就要求发射药的不能太烈,否则弹丸没发射出去,结果炸膛了,这尼玛不是扯淡吗?

  而爆炸药则是用于战斗部爆炸杀敌,威力自然是越大越好。

  两者的属性和技术要求压根不是一回事。

  自然,李奕要交代的时候,两者也得分开说才行。

  交代完这些,李奕在兵工厂的视察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在临走之前,李奕又交代道。

  “将这些新型武器都送一份到讲武堂去。”

首节上一节241/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