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284节

  为了夺回江宁,清廷连在南方不断扩张的大唐都顾不上,而是集中全力来围剿太平军。

  仅仅只占据一座城的太平军,所吸引的仇恨甚至比在两广湖南不断攻城拔寨的唐军更大。

  可见江宁究竟有多重要!

  这还是太平军只占了一座江宁城的前提下。

  一但江宁被已经占据了数省之地的唐军拿下,整个江南,甚至是整个南方都必然会望风归附。

  那可就真的是南国天变了。

  到时候,大清别说是平贼了,只怕是连江山社稷都得丢个干净。

  所以,无论如何,不管付出怎么样的代价,怡良都必须守住江宁城。

  一旁的英国公使阿礼国也是开口说道。

  “总督阁下,恕我直言,死守江宁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怡良的态度依旧强硬,只是摇摇头道。

  “江宁必须守住,这是我大清向贵国全面开放通商,以及配合贵国对唐贼作战的必要条件。”

  “没的商量!”

  见怡良如此表态,阿礼国和泰勒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但最终阿礼国还是开口说道。

  “好吧总督大人,我们会全力支持您的。”

  一直坐在一边没有发言的僧格林沁闻言,开口请战道。

  “总督大人,本王请战。”

  “世人都言唐贼之兵勇悍不可敌,但本王偏偏不信。”

  “本王愿领兵出击,力挫唐贼前锋,振奋我大清各部士气!”

  僧格林沁之所以有底气主动请战,便是因为他所部乃是以骑兵为主。

  而来犯的唐军却只是以步兵为主。

  机动性是肯定比不过僧格林沁所部的骑兵。

  所以,僧格林沁才有底气想要主动带兵出击,凭借其部骑兵的机动性优势,试一试唐军的深浅。

  僧格林沁此言一出,让大殿内原本有些沉凝的气氛重新变得活跃,一道道目光看向了怡良。

  似乎是在等待怡良的决策。

  清军众将现在或多或少都患有恐唐症,在这样的情况下,僧格林沁的主动请战可谓是极大的振奋了清军之士气。

  怡良心中也是泛起了思索。

  以清军现在之士气,若是同唐军交手,那大概率是要输的。

  可若是僧格林沁率部能给唐军前锋一个迎头痛击,便能极大的振奋清军士气。

  如此一来,则江宁战事的胜负便在两可之间了!

  深吸一口气,怡良开口吩咐道。

  “僧王既然请战,自是可以。”

  “只是,僧王还当切记,此次出击乃是以试探唐贼深浅为主要目的。”

  “若实在事不可为,当以保存实力为要,切勿浪战!”

  现在的江南清军无法承受僧格林沁所部一战溃败的下场。

  一但僧格林沁主动出击战败,那江宁之战清军这边便更难打了……

  僧格林沁闻言,当即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但心中却没当回事。

  语罢,怡良又转头对其他人说道。

  “除此之外,我军各部立即着手江宁城西大胜关一带布防,准备迎敌。”

  大胜关乃是江宁城的西大门,是唐军继续东进的必经之处。

  清军若想阻击唐军东进,以大胜关为战场就是他们当前最好的选择。

  怡良迅速做出军事安排,清军诸将纷纷领命。

  就连英军指挥官泰勒也是表示大英的海军会在长江江面上,为清军提供火力掩护。

  ……

  僧格林沁纵马离开江宁将军府。

  然后一路纵马行至江宁城内的校场。

  点齐兵马,便带着他自己所部的骑兵往江宁城西而去。

  准备要迎击唐军前锋!

  而与此同时,唐军前锋也是迅速推进至了江宁镇一带。

  刘永福举起望远镜,已经能够望到远处江宁城的轮廓。

  在夕阳的照耀下,周长数十里的江宁巨城被染成了一座血城,仿佛一头浑身染血的巨大凶兽一般,趴伏在天地之间,俯瞰长江南北。

  如此壮观的一幕,令刘永福忍不住心神激荡,胸中仿佛有热血在涌动。

  只要能打下江宁,那南方很快便可以传檄而定。

  大唐便是真的要成事了!

  如此的话,他的开国功臣的荣华富贵,也就要坐实了。

  如此好消息,如何能令刘永福不感到激动?

第232章 惨胜也是胜?

  刘永福的舅舅是梧州天地会的头目之一,在大唐自广西东征,攻取梧州的战事中,刘永福跟着他舅舅一起归顺了大唐。

  其在归顺大唐之后,便留在了军中,参与了好几场大战,屡立战功。

  一路从一个大头兵一路晋升为了团长。

  且他在团长位置上所积攒的功劳和履历均已经足够,只等再立下些功劳,便可更进一步。

  甚至是直接垮几级,从团长升为旅长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刘永福看来,此次大军东征,其部担任大军前锋的任务,便是他苦等许久的升职良机。

  忽然,刘永福脸上的表情一凝,握着望远镜的手不由自主的用力,青筋暴起。

  但旋即他脸上的神情便变为喜色,然后说道。

  “快,立即派快马去向上峰报告,江宁的清军主动出击了!”

  “请求上面速派援兵前来增援!”

  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刘永福看到了僧格林沁率军出动的一幕。

  眼见清军骑兵奔自己而来,见惯了风浪的刘永福并不慌乱,十分镇定的指挥自己麾下的兵马准备列阵迎敌。

  很快,随着军中令旗摇曳,唐军集结列出了一个密集阵列,准备迎敌。

  虽然现在的唐军很少使用密集阵列了。

  但那是因为密集阵列在很多战场形势中都不适用,而非他们用不了。

  而当下这种面对敌军的骑兵冲击的形势,唐军想要阻击敌军骑兵,那么让步兵列成密集阵列迎敌,以求可以打出最大的火力密度,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受益于以往军中严格的队列训练,唐军士卒在旗号和鼓令的指挥下,很容易便完成了阵列调整。

  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瞄准向了前方。

  而与此同时,两挺加装在炮车上进行移动的转管机枪,以及相应的野战火炮,火箭弹发射架也是纷纷被架设起来,瞄准前方准备开火。

  而就在这唐军前锋筹备接敌之际,僧格林沁所率的清军骑兵也是在迅速突进。

  视野尽头,骑兵奔驰所产生的烟尘愈发明显。

  空气中一片肃杀!

  ……

  僧格林沁骑在马背上,策马扬鞭向前冲杀。

  一阵阵夹杂着湿润水汽的江风迎面而来,僧格林沁的深呼吸一口气,随着战马奔驰,他胸中的块垒尽去。

  “杀啊!”

  “弟兄们,杀唐贼,保大清了!”

  呼喊声中,僧格林沁手持马弓,弯弓搭箭,做好了骑射的准备。

  他所率的骑兵几乎都是蒙古骑兵!

  而蒙古骑兵的特点便是精于骑射而不擅冲阵。

  僧格林沁不傻,他自然不会以彼之短攻彼之长。

  借己方骑兵在机动性方面的优势,使用骑射进行对敌,等到他们利用骑射将敌人阵列拖垮之后,才是骑兵冲锋开无双收割的最佳时机。

  用骑兵去冲击完好的步兵阵列,这是只要懂点骑兵作战常识的将领就绝对不会作出的愚蠢选择。

  僧格林沁自然也不会!

  清军骑兵策马奔驰,向着唐军冲去。

  眼见双方距离越拉越近,僧格林沁迅速下令清军骑兵准备调整队列,纵马偏转方向,从唐军阵列前掠过。

  并且,与此同时僧格林沁还下达了命令,命清军骑兵准备射击。

  只是,清军骑兵的阵列才稍稍偏转,甚至还没来得及弯弓搭箭。

  战场上便响起了一阵轰鸣!

  轰隆隆!轰隆隆!

  火炮的轰鸣响彻战场,唐军阵列前摆着的火炮喷吐出大量的硝烟。

  炮弹划破空气,呼啸着向着清军的骑兵阵列射来。

  僧格林沁眼睁睁的看着炮弹飞掠而来,灌入清军阵列,所过之处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好些个清军骑兵都是连人带马被炮弹给一起撕碎,变成碎肉断骨。

  轰轰!

  轰轰轰!

  炮击声越发猛烈,拳头大小的野战炮炮弹于战场上肆意纵横。

  一发炮弹擦着僧格林沁飞掠而过,直线距离相距他不足一米。

首节上一节284/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