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46节

  深夜,香港市政厅会议室。

  会议室内茶香袅袅,炉子上坐着茶壶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郭嵩焘坐在左侧,他的对面坐着额尔金。

  嗯,现在的这间会议室里,只有郭嵩焘和额尔金两人。

  “郭司长,你深夜请本爵前来所为何事?”

  额尔金开口询问,神情中满是疲乏。

  很显然,接连几日的谈判争吵,耗的额尔金有些精疲力竭。

  郭嵩焘抬手示意额尔金喝茶,他自己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

  “本官请伯爵阁下来,当然是为了谈判!”

  额尔金拿起茶杯,一口气喝光杯中的茶水,清冽的茶香已然在他口中弥漫。

  虽然身为英国人的他喜好红茶,但却也不得不承认,绿茶喝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重重放下茶杯,额尔金开口说道。

  “谈判?那为何只请本爵一人前来?”

  郭嵩焘笑笑。

  “因为,今天的谈判,不是大唐和联军的谈判,而是大唐和英国的谈判。”

  之前几天的谈判之所以不顺利,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双方提出的条件都太过离谱,无法达成共识,自然也就谈不拢。

  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大唐这边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谈。

  大唐自始至终,都没准备和联军这个整体一起进行谈判,而是想要和各国分别谈。

  因为联军这个整体是不好对付的。

  但如果联军分裂,那大唐再想要拿捏各国,就简单的多。

  面对敌人的联盟,最愚蠢的办法就是正面硬刚。

  真正的聪明人,都会先对敌人分化瓦解,然后再去各个击破。

  正如昔年大秦对关东六国的那般!

  拉一派,打一派,分化瓦解……

  额尔金闻言,脸色变了变,神情变得严肃且认真。

  “什么意思?”

  郭嵩焘继续说道。

  “大唐可以和英国缔结和平条约,可以不要英国的战争赔偿,可以恢复和英国之间的通商,可以对英国商人开放内陆市场,这些都可以谈。”

  “但只针对英国!”

  额尔金闻言,脑子里思绪飞转。

  他读懂了对面这个中国官员的意思。

  这是想要分化大英和联军啊!

  但是,额尔金还是接招了。

  “那归还香港……”

  郭嵩焘断然拒绝。

  “这不可能!”

  “香港是我大唐国土,大唐,寸步不让!”

  额尔金闻言,思虑一阵之后继续询问道。

  “那关税协定?”

  郭嵩焘笑笑说道。

  “关税协定也不是不可以谈,但英国方面也需要有所付出。”

  额尔金追问。

  “什么意思?”

  郭嵩焘神情淡然的提出大唐方面的要求。

  “大唐商队要获得前往英属印度殖民地进行贸易的权力,并且英属印度方面对大唐商队的关税,也要双方协定。”

  说白了,这就是在以退为进。

  你要关税协定,可以。

  但这次不是我大唐战败求和,是你联军主动求和。

  要关税协定,那你们那边的关税也得双方协定。

  你不答应,正好,那我也有理由拒绝你。

  是你先不答应嘛!

  你答应也无所谓,无非就是拿市场换市场。

  中国的市场固然庞大,可印度的市场也不小。

  再加上从中国到印度,要比从欧洲到印度近的多。

  大唐不亏!

  之所以关税协定看起来是丧权辱国,那是因为满清踏马的属于是单方面的被协定。

  也就是,别人要来定你的关税,你还不能说不,你说不,人家就要打你。

  可不就是丧权辱国了吗?

  但是,大唐现如今可不是单方面的协定,而是要和英国互相协定。

  说白了这不就是关税谈判吗?

  关税谈判有什么好丧权辱国的?

  后世哪个国家没谈过?

  额尔金闻言,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尼玛的,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敢和大英要求关税协定的。

  我‘大搅屎棍英’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

  额尔金断然拒绝。

  “不可能,印度是大英的。”

  “大英不可能向任何人分享印度!”

  郭嵩焘闻言,深吸一口气说道。

  “此次和谈,是你联军主动提起的,而非我大唐要求和。”

  “你们联军打输了,不想付出任何的代价,还想要大唐开放市场,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知道的,还以为此战是我大唐败了呢!”

  “大唐可以对你们开放市场,但不可以是大唐单方面的开放市场。”

  “如果连互相开放市场都做不到,那么,我认为英国方面并没有谈判的诚意。”

  “还是接着打吧!”

  额尔金闻言,忍不住脸色铁青。

  但还不等他开口说些什么,郭嵩焘便补充了一句。

  “对了,待会儿本官还约了法国的葛罗爵士进行面谈。”

  郭嵩焘的意思很明确。

  你不谈,有的是人谈!

  你们联军内部可也不是铁板一块,法国可不一定和你们英国一条心。

  额尔金闻言,脸色越发难看,但他还是深吸一口气道。

  “可以,我可以答应唐国商队前往印度贸易,但商船数量必须有所限制。”

  “并且,印度方面的关税,大英不会和任何人协商。”

  郭嵩焘再次举起茶杯,示意额尔金喝茶。

  对于限制商船数量,郭嵩焘是无所谓的。

  因为现在大唐能跑远洋的船只一共也没多少,限制数量就限制数量呗,影响有限。

  至于说日后远洋船只多了怎么办?

  呵呵,那时候想必大唐的海军也该发展起来了,到时候,印度究竟姓英还是姓中,咱们再慢慢论。

  郭嵩焘继续慢条斯理,但语气坚定的说道。

  “好,既然如此,那通商可以,但是我大唐也不会和任何国家协定关税。”

  额尔金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随后,双方又商议定了互派大使和在对方本土驻扎使馆,以及赎回被大唐扣押在手上的英国人质的事情。

  很快,双方便达成了共识,战争的事情略过不提,谁也不要谁的补偿。

  双方互派大使常驻,设立大使馆,并恢复通商,除此之外,还议定了大唐将派遣一批留学生,前往英国留学的事情。

  在商议完这些之后,额尔金明显松了一口气。

  此次远征,他总算是完成了一部分任务。

  能恢复通商,总比毫无收获要强!

  如此一来,等他回到本土之后,也就算是对议会老爷们有所交代了。

  额尔金起身离去,在他离开市政厅的同时,摇摇便看到另一辆马车行驶了过来。

  看着那辆标有法国标志的马车,额尔金忍不住蹙眉。

  而马车内的葛罗也是看到了额尔金,以及和额尔金一副相谈甚欢模样的郭嵩焘。

  他忍不住蹙眉!

  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难不成唐国和英国已经达成共识了吗?

  很快,额尔金坐上马车离去。

  而葛罗也是从马车上下来,郭嵩焘上前几步,将他迎入了会议室。

  两人刚各自落座,郭嵩焘没说什么废话,上来就开面见山的询问。

  “葛罗爵士,我不明白此次法国为什么要参与组织联军,进犯我大唐?”

首节上一节346/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