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21节

  若是将那些明乡人都给逼反了,逼得他们去投了北朝,那内忧外患之下,大越才是真的要危险了。

  阮福时听懂了张登桂的暗示,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追责之事稍后再论。”

  “当前对我大越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商议出一个应对之法来。”

  “接下来对北朝是战,是和,总得拿个主意!”

  阮知方闻言,态度坚定的说道。

  “还请皇上下令各州府,让各州府筹措粮草,整备武备,集结兵马,准备抗敌保国。”

  “微臣愿亲自率军北上,击退来犯之北寇,收复河内!”

  “还请皇上恩准!”

  阮知方是越南朝中的主战派。

  虽然现在唐军已经攻取了河内,在整个越北都取得了绝对的战争主动权。

  但他并不甘心就此投子认输。

  他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大越或许还可以再搏一把!

  嗯,人生三大错觉之我能反杀!

  阮福时闻言,脸上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明显有些意动。

  但就在这时候,一旁的张登桂急忙开口说道。

  “皇上,微臣以为当前我大越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向北朝求和,以求罢战停火。”

  不同于冲动的阮知方主战,老狐狸张登桂却是一力主和。

  河内已经丢了,且在河内的战事中,唐军的战斗力也是展露无遗。

  很明显,以当前越南的国力军力,断然难以抵抗唐军的兵锋。

  既然如此,求和以保存社稷,或许就将是越南阮朝当前唯一的出路。

  张登桂此言一出,阮福时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见一旁的阮知方开口怒喝反驳道。

  “张尚书,你乃兵部尚书,掌管我大越军政,北贼来犯,你却要不战而降,你能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我大越对你的大恩吗?!”

  阮知方表现的异常愤怒,他不能接受张登桂的软弱。

  张登桂闻言,只是冷冷的看了阮知方一眼,然后开口说道。

  “正是因为本官深受国恩,掌管大越军务,方才知道求和乃我大越当前最好的选择。”

  “阮大学士,你乃文臣,不通军务,更不知晓现在我大越各部军兵之武备的情况,你如何敢妄下定论,就要与北朝扩大战事?”

  “若是战败,后果你承担的起吗?!”

  张登桂不是不想战,而是深知不能战。

  以越军当前武备糜烂之程度,真要和唐军作战,只怕是会输的更加难看。

  一但河内之败在顺化重演,这个后果谁能承担的起?

  阮知方被呵斥,也是迅速冷静了下来。

  只是依旧皱眉询问道。

  “张尚书,如今我大越当真不能战吗?”

  张登桂见此,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然后说道。

  “自从唐军进犯河内的消息传来,皇上下令我军各部集结兵马,准备增援河内,本官便开始清点各部武备。”

  “据本官当前所知,现在我军各部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吃空饷,以及倒卖武备的情况。”

  “平均下来,各部实际兵员数只有花名册上的三到五成。”

  “而各武库中的火枪,火炮数只余下不足半数,余下的枪炮中,大部分也都已经锈蚀严重,合用的不足一两成。”

  “并且,火药也是几乎全部受潮严重。”

  “各地炮台久未经修葺,已然毁损,各地城防也是糜烂。”

  “如今的我大越军队,正处于最虚弱的时期。”

  “我们决不能在这个时候冒然扩大和北朝之间的战事。”

  “求和,以换取北兵罢战停火,是我大越目前最好的选择。”

  张登桂又重复了一遍自己主和的态度。

  当然,越军也不是全部都这么烂。

  烂到这种地步的,只是越军中那些承平已久的部队。

  除去这些废物之外,越军之中也不乏具备一定战斗力的所谓“精锐”。

  嗯,破船还有三千钉呢!

  只是可惜,这些所谓的越军精锐,都被阮福时提前派去越北构筑越北防线,用于防备唐军入寇。

  然后,被唐军给围点打援,打垮在河内城下了。

  以至于现在的越军即便想要出兵增援河内,也抽调不出能扛能打的精锐来。

  只是,张登桂的话说的实在太过直白,阮福时的脸色很不好看。

  眼见阮福时脸色难看,张登桂急忙开口找补。

  “当然,我大越也不是怕了北朝。”

  “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整肃武备,恢复军队战斗力而已。”

  “只要我大越军队能恢复战斗力,定然可以驱逐北寇,光复河山。”

  张登桂的意思很简单,先求和,争取一段时间备战。

  等我大越整肃武备,完成备战之后,再北伐收复被唐国占据的疆土也不迟。

  虽然这只是一句空话,越南将来不一定会不会北伐收复失地。

  但这不重要。

  因为所谓的北伐,也只是张登桂拿出来,让越南上下可以下得来台的台阶。

  仅此而已!

  阮知方闻言,脸色一阵阴晴不定。

  但是,最终他还是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皇上,微臣附议。”

  阮福时本来对于求和就是支持的,眼见张登桂和阮知方达成统一意见,也就就坡下驴道。

  “嗯,也好!”

  “为了我大越百姓,为了我阮氏的列祖列宗,朕,今日便受此屈辱又何妨?”

  眼见阮福时也松了口,张登桂忙不迭的开口说道。

  “皇上圣明!”

  阮福时闻言,只是苦笑一声。

  “若朕真的圣明,大越岂会有今日之祸?”

  “河内又岂会被北寇所取?”

  “希望一切都还可以弥补吧!”

  阮福时现在是真的很颓丧。

  原因无他,这次大唐之所以要征伐越南,全踏马是因为越南自己作死。

  若非越南作自己作死,在西夷的撺掇下断掉了和大唐的粮食贸易,大唐又岂会在这时候发兵越南?

  虽然从道理上来讲,越南并没有做错什么。

  粮食是他们的,卖不卖是越南自己的自由。

  但是,弱者在强者面前,没有道理可讲。

  大唐需要粮食,越南有但不愿给,这就是越南的取祸之道。

  阮福时深吸一口气,开口询问道。

  “既然求和之事已定,那不知朝中有谁可以代表我大越走一趟唐国,去向唐国求和呢?”

  阮知方闻言,开口提议道。

  “皇上,微臣以为或许可以让胡隆山去一趟。”

  “胡隆山曾为我大越派驻唐国的使者,他在广州待了一段时间,对唐国内部各方面的情况也都比较了解。”

  “让他去,应当是最合适的!”

  阮福时闻言,微微点头应许下来。

  阮知方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微臣以为我大越此次还可以请西夷各国出面,为我大越和唐国促和。”

  “此次我大越之所以会同唐国开战,便是因为西夷各国的撺掇。”

  “如今,我大越要同唐国和谈,他们自然也得出些力。”

  “否则,我大越便将是他们撺掇我大越同唐国为敌的事情公开,到时候看他们怎么和唐国交代?!”

  阮福时闻言,稍稍思索一阵,然后点头应许了下来。

  虽然西夷撺掇越南和大唐为敌不是什么秘密。

  大唐那边肯定知道。

  但是,知道是知道,公开是公开,这是两码事。

  一但此事被越南公开,大唐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颜面,即便早就知道此事,也一定会就此事同西夷交涉,要求西夷给出补偿。

  ……

  济宁,行辕!

  天地被雨幕覆盖,哗啦啦的雨声响彻。

  雨水顺着瓦片汇聚,然后顺着屋檐滴落,啪嗒啪嗒的落地。

  水滴落地之后,在房檐下溅射开来,在墙壁门窗全部打湿。

  李奕面露急色,在厅堂上不断踱步。

  不知不觉间,他的衣袍下摆已然被雨水沾湿,但李奕对此却是浑然不觉。

  因为,就在刚刚,他接到了来自济南府的急报。

首节上一节421/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