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23节

  而通州距离京城,可是实实在在的咫尺之遥!

  吴全美闻言,当即点头道。

  “好说!”

  “本官这便下令汇集兵马,准备作战。”

  张彪闻言点头应许了下来。

  很快,天津的唐军便做好了出征的准备,点齐兵马沿着海河,向着北运河的方向杀去。

  ……

  另一边,唐军刚有动作,清军便接到了奏报。

  刚刚升任直隶总督的蔡炳文在自己的大帐内不断踱步,脸上是肉眼可见的急切。

  “唐贼西进?”

  “他们在天津待得好好的,怎么忽然想起来西进了?”

  一旁的讷尔经额看着手中的奏报,脸色如土。

  他口中喃喃,神情慌乱,转头看向蔡炳文。

  “蔡大人,唐贼再度西进,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蔡炳文停下了踱步,然后说道。

  “当下之局面,我等目前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坚守武清的同时,向京中去信求援。”

  “相信只要我等能坚持到京中派来援兵,那么定可阻唐贼继续西进。”

  蔡炳文也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但面对唐军的兵锋,他除去结硬寨打呆仗坚守待援,却也没有别的方法。

  讷尔经额闻言,当即点头道。

  “蔡大人所言不错。”

  “那么,便由本官亲自入京求援如何?”

  在说这话的时候,讷尔经额将期许的目光看向了蔡炳文。

  那眼神仿佛在说,老蔡,咱们这么多年的兄弟,你得帮帮我!

  蔡炳文嘴角一抽,但还是说道。

  “如此也好。”

  “讷大人亲自入京求援,也更能将我前线之窘境说明的更加清晰。”

  “如此一来,朝中应该也能速派援兵来援。”

  讷尔经额用力点头,然后说道。

  “蔡大人尽管放心,本官一定为武清请来援兵。”

  蔡炳文嘴角抽了抽,也是不再说什么。

  讷尔经额对着蔡炳文抱了抱拳,让转身离去。

  一路纵马向着京城飞奔,准备要为前线求援。

  而讷尔经额刚离开不久,唐军前锋便已经推进至了武清。

  轰隆隆的炮击声掀开了战争的帷幕!

  唐军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浩浩荡荡向着清军营盘发起冲锋。

  ……

  讷尔经额一路纵马飞奔回京城。

  第一时间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赶去,准备要求见奕。

  奕接见了他,然后便得知了天津的唐军西进,武清告急的消息。

  奕忍不住眼前一黑的同时,也只能下令召集军机处众大臣前来议事。

  “天津的唐贼忽然西进,武清告急。”

  “朕担忧唐贼在攻克武清之后,会继续向通州,向京城杀来,到时候,京城可就危险了。”

  “诸位卿家都说说吧,我大清接下来该当如何应对目前之危局?”

  奕此言一出,胜保,瑞鳞,沈桂芬等人都是面色大变。

  “什么?唐贼西进?”

  “这可如何是好?”

  “直隶总督那边怎么说?此战能打吗?”

  “……”

  众人议论纷纷,一张张脸上都是肉眼可见的紧张。

  胜保站出来说道。

  “皇上,奴才以为我大清还是该当发兵增援武清方向,挡住唐贼的西进。”

  “奴才刚从关外回来没多久,如今的关外虽正在桂良大人的指挥下进行大规模复垦,但距离足以养活我大清百万国族的地步,却还差得远。”

  “最少也得到明年,在关外开垦出来的土地才足够养活我大清的百万国族。”

  “在此之前,京城绝不能有失!”

  奕闻言,深吸一口气道。

  “嗯,胜保所言不错。”

  “那诸位卿家以为朕该派谁去领兵增援武清?”

  “又该调何处的兵马去增援武清?”

  奕知道对当前的大清而言,京城有多重要。

  但他更知道,大清当前的兵力并不宽裕。

  瑞鳞闻言,深吸一口气站出来说道。

  “启奏皇上,奴才以为或许该派出我大清的八旗新军了。”

第344章 军人,岂能让百姓挡在身前?

  “如今我大清所能调动的绿营兵,都已经在武清一线,被归拢于直隶总督帐下。”

  “但却是挡不住唐军西进!”

  “既然如此,我大清若想增援武清,便只能抽调八旗新军参战。”

  瑞鳞继续说道。

  奕闻言,脸上的表情一阵纠结,但最终还是点头应道。

  “嗯,如此也好。”

  “便派出八旗新军吧!”

  “自从去年巨鹿之战后,我大清的八旗新军便一直在修整。”

  “如今修整了这么长时间,也该派出去经历经历风雨了。”

  奕琢磨着要借唐军之手,来磨炼大清的八旗新军。

  借此来提高清军的战斗力!

  说罢这些,奕稍稍沉吟一阵,然后接着说道。

  “那么,此战便由胜保你来领兵如何?”

  现在满清的高层中,唯一在军事上还算有些水平的,也就只有胜保一个。

  所以,奕也只能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有事让胜保顶上去。

  胜保闻言,脸上的表情稍微有些苦涩,但还是躬身应道。

  “奴才遵旨!”

  奕见此,这才微微颔首。

  不过,他还是好奇,唐军为什么会突然从天津西进!

  他总觉得唐军的忽然西进,必然不是偶然。

  这里面的事情,只怕并不简单。

  就在这时候,安德海在御书房外请见,语气颇为着急。

  奕抬头命人将安德海带进来,然后询问道。

  “怎么了小安子,可是有什么事情?”

  安德海来到奕面前下拜,然后说道。

  “回皇上的话,山东方面传来急报,黄河再度决口。”

  说话间,安德海将自己手中的一封报告呈递了上去。

  奕翻看着报告,先是眉头紧蹙,旋即便是恍然。

  他终于明白为何唐军会忽然从天津西进了。

  原来是因为黄河决口!

  奕的脑海中,一个个念头不断涌出。

  片刻之后,奕忽然开口说道。

  “诸位卿家,如今黄河再度决口,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以唐贼的假仁假义,接下来必然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救灾上。”

  “天津方向的唐贼忽然西进,应当也是想要借此来牵扯我大清的精力,以免我大清趁唐贼兵力空虚南下。”

  “如此的话,我大清是否是有可能趁此机会,发兵南下,直捣唐贼腹心呢?”

  “据朕所知,现在唐贼酋首便身处济宁。”

  “若我大清能够趁此机会发兵南下,直捣济宁,是否有可能一战擒杀唐贼酋首,荡平唐贼,永绝后患?”

  奕此言一出,军机处众大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目光交错间,许多人都意动了。

  见此,一直沉默着的沈桂芬忍不住开口说道。

  “皇上,我大清此刻派兵南下,确实有直捣唐贼腹心,擒杀唐贼酋首的可能。”

  “但万一天津方向的唐贼趁我大清主力南下,而继续西进,甚至是威胁京师呢?”

  “一但京师陷落,则我大清在关内可就真的待不住了。”

首节上一节423/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