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42节

  当然,即便扩散也没事。

  战场四周的百姓早就被疏散了。

  即便火势蔓延,最多也就是烧点房屋农田,事后重建就是了,不会产生什么无法挽回的结果。

  至于说黄河大堤会不会被大火烧到溃堤?

  这个确实有风险。

  强烈而迅速的冷热交替之下,大堤溃堤并非没有可能。

  但是,火烧的危害即便再大,也不会超过满清直接用火药炸,或是大唐用重炮轰击的危害。

  将目光从被火光吞没的黄河大堤上收回,李奕声音平静,不见丝毫波澜的开口说道。

  “让将士们提前准备一下,等待会儿大火一停,便派人上大堤打扫战场。”

  “确定黄河大堤的毁损情况!”

  “一但发现大堤有溃堤的迹象,我军要立即入场抢险救灾!”

  一旁的左宗棠闻言,当即抱拳应下,随后转身下去安排去了。

  李奕则是再度将目光看向了北方。

  只是,他这次所看的却并非是黄河大堤,而是北方的那座雄城。

  李奕开始思考起了唐军下一步的动向。

  黄河一战,清军主力被全歼。

  唐军接下来发起北方,去收复直隶,收复京城,便是理所应当。

  而在收复京城之后,李奕自己也就差不多该进位称帝了。

  嗯,这点不用怀疑。

  哪怕李奕自己不想进步,底下人也得推着他往上走!

  更别说李奕其实也挺想进步的。

  当皇帝啊,天底下九成九的男人都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他李奕自然也是如此。

  李奕现在真正考虑的,则是唐军在打下京城之后下一步的动作。

  大唐究竟是该优先收复辽东,还是该优先解决关内的问题呢?

  按理来说,肯定是关内优先的。

  因为,如果不能一统天下,李奕即便登基称帝,也只是一个跛脚皇帝,名不正言不顺。

  只有真正的完成了一统,李奕称帝才能名正言顺。

  并且,清廷关内十八省,现如今已经有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江苏,四川,云南,贵州,安徽,山东等十二个省被大唐所掌控。

  接下来,等唐军北伐拿下京城,直隶,山西,以及湖北这三个被清廷所掌控省也将传檄而定。

  算下来,大唐已经拿下了十五个省。

  也就是说,目前整个关内,大唐只差河南,陕西,甘肃三个省便能通吃,实现关内传统汉地的统一。

  但问题是,如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被石达开所掌控。

  而石达开,名义上是大唐的盟友。

  直接对盟友下手,终归是不好的。

  而这,也是李奕有些犹豫的原因。

  思索了许久,李奕还是作出了决定,关内优先!

  清军主力已经被大唐打掉,其残部即便退出关外,对大唐的威胁也有限。

  而战局关内三省的石达开,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心腹之患。

  不解决掉这个内忧,李奕即便对外扩张也安不下心来。

  只是,就在李奕心中默默思量的时候,黄河大堤上的熊熊大火终于熄灭了。

  唐军开始派人登上大堤,去查探大堤的毁损情况。

  与此同时,一阵哒哒的马蹄声响起。

  一名唐军通信兵一路飞奔至李奕面前,开口汇报道。

  “报,启禀王上,黄河上的我军舰队传来军报。”

  “满清伪帝奕在跳河之后,被我军将士生擒!”

  李奕闻言,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笑容。

  “哈哈哈,好啊!好啊!”

  “生擒满清伪帝,歼灭满清主力,此战我军大获全胜,力竟全功矣!”

  李奕现在是真的感觉有些惊喜。

  他本来都放弃借奕身份做政治宣传的准备了。

  不成想,峰回路转,奕竟被唐军所获!

  这如何不能算是惊喜呢?

  真的是相当的惊喜了!

  笑罢,李奕说道。

  “传令下去,让人立即将伪帝奕带来见孤!”

  此战已经结束,李奕迫不及待的想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好好奚落一下敢拿黄河大堤威胁他的奕。

  李奕话音落下,通信兵当即领命。

  一旁的左宗棠开口询问道。

  “不知王上准备如何处置清妖伪帝?”

  李奕闻言,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面无表情的吐出一个字。

  “杀!”

  虽然李奕想拿奕在政治上做些文章,但这并不妨碍李奕想杀奕。

  左宗棠闻言,忍不住开口劝说道。

  “王上,以微臣来看,我大唐既然生擒了清妖伪帝,那不妨封他个爵位,荣养起来。”

  “一来是表现我大唐的宽仁。”

  “二来是善待清妖伪帝的话,我大唐将来北伐辽东以及草原之时,或可以此为宣传,令关外诸夷主动来归,减少我大唐征伐关外所需的成本。”

  “三来是,王上若善待末帝,便可继承清妖之法统……”

  左宗棠有些苦口婆心。

  李奕闻言,却是摇头道。

  “左卿所言有理。”

  “但孤却有自己的想法。”

  “孤当初起兵时,打的可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即便要继承法统,也是继承大明的,而非清妖的。”

  “奕,留之无用!”

  “再者说了,清妖炸黄河大堤,以至于黄河改道,生灵涂炭,数百上千万灾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可谓是自绝于中原,自绝于天下。”

  “孤杀奕,非但不会让天下人离心离德,反而是会让所有人拍手称快。”

  “所以,卿家不必再劝,孤,心意已决!”

  “奕,孤必杀之!”

  “不杀他,孤又该怎么给黄河决口后,受灾的数百上千万灾民一个交代呢?”

  其实对李奕来说,奕杀不杀都可。

  杀或者不杀,都有理由,也各有各的好处。

  但是,不杀他的话,一想到奕这个炸了黄河大堤,导致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畜生,竟然还能吃喝不愁有爵位傍身享受大唐的优待。

  李奕就心气不顺。

  哪怕不是为了给灾民一个交代,光是为了把自己这口气给出了。

  李奕也必须要宰了奕!

  活剐了他!

第358章 看吧,他急了!

  李奕谨小慎微,绝对理智的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政治动物。

  如今天下大局已定,他难得的想要为了顺自己的心意而任性一把!

  满清都要完了,现在的李奕是有那个资本去任性的。

  左宗棠闻言,当即明了李奕心意已决。

  虽然李奕平日里虚心纳谏,但也就是在做决策之前别人的劝他会听。

  可一但李奕做出决策,那他就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去执行下去。

  这个时候再劝,那是没用的。

  左宗棠张了张嘴,然后开口说道。

  “王上圣明!”

  李奕微微点头,不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候,一匹快马一路奔驰到李奕面前,开口汇报。

  “报,启禀王上。”

  “黄河大堤的毁损情况已经勘探完毕,据统计,被火烧到的黄河大堤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毁损。”

  “最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裂纹,足有一尺宽,数十米长,根据现场残留的痕迹判断,这道裂纹应该是被清妖的火药殉爆炸出来的。”

  “但幸运的是,黄河大堤仅仅只是被炸出了道裂纹,出现了渗水的情况,并没有溃堤的趋势。”

  “只要我军后续派人修葺,便可确保无虞。”

  李奕闻言,当即松了口气。

  既然黄河大堤无恙,那么,这一战最后的隐患便也消失了。

  大获全胜!

首节上一节442/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