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78节

  “陛下放心,微臣定然为您转达问候。”

  “想必翼王一定会非常感动!”

  李奕闻言,呵呵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张遂谋告辞离去,并准备返回长安。

  而李奕则是命人在张遂谋启程前,为石达开准备了一批珍宝古玩当做礼物,让张遂谋启程时一起带上。

  ……

  大唐昭武四年九月十七,深秋。

  秋风萧瑟,官道两旁的树叶已经变得枯黄。

  哗啦啦的秋雨泼洒下来,一片片黄叶被从树冠上拍落。

  伴随着一阵阵秋风吹来,空气中的寒意正在越来越明显。

  京城东便门的城墙上,李奕负手站立,眺望远方的朦胧雨景。

  在他身边,几名侍从为他撑起一把非常大的雨伞,挡住了哗哗落下的秋雨。

  随着一阵秋风夹杂着水汽吹来,李奕拢了拢身上挡雨御寒的披风。

  深吸一口气,李奕转头询问一旁的侍从室主任唐瑞道。

  “迁都队伍现在到哪儿了?”

  唐瑞闻言,稍稍思索一阵,开口回道。

  “回王上的话,最新消息是,迁都的队伍已经抵达了通州。”

  “但由于秋雨连绵,道路难行,是故,便在通州停下,准备暂且休整。”

  “等雨停了再入京!”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但他看向东方的视线中,依旧有些思念。

  自从去年七月,满清炸断黄河大堤的消息传到广州,李奕便亲自率军北上赈灾。

  自那时候起,到如今,已经足足过去了一年零两个月。

  他李奕已经有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没见过自己的母亲,妻子,孩子。

  心中怎能不思念?

  要知道,当初李奕离开广州是,他的儿子还不到两岁。

  不到两岁的小家伙,一下子一年多没见自己这个父亲,现在还能认出来自己吗?

  见李奕这幅表情,唐瑞开口说道。

  “陛下,迁都队伍今天是肯定到不了了。”

  “如今正下着秋雨,且还刮着大风,外边天凉,陛下当心身子。”

  “还是先回吧!”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嗯,时候不早了,回吧!”

  语罢,他便转身准备下城墙。

  唐瑞连忙打起一把雨伞,跟随在李奕身边,为李奕遮雨。

  很快,一行人便下了城墙,登上了一辆停靠在城墙跟的四轮马车。

  李奕上了马车,然后队伍启程往紫禁城方向行去。

  吱呀,吱呀,车轮碾过地面。

  李奕掀起车帘,观看外边的雨景色。

  就在这时候,一匹快马一路飞奔至队伍旁,唐瑞前来通报。

  “报,启禀陛下,张家口急报!”

  李奕闻言,忍不住蹙眉,然后询问道。

  “张家口急报?可是那边出什么事了?”

  听罢唐瑞的汇报,李奕心不由得提了起来。

  原因无他,张家口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第385章 春季攻势!

  张家口非但是进出关内外的重要关口。

  还是连通关内关外商贸的重要口岸。

  一但张家口出事,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唐瑞深吸一口气,将一封朱漆的奏报呈递给李奕,然后说道。

  “陛下所言不错,关外苏尼特部寇边,突袭张家口。”

  “将张家口外聚集的商贾劫掠一空,死伤无算!”

  李奕闻言,忍不住脸色一黑。

  “我军的警戒呢?侦查呢?”

  “难不成都踏马是吃干饭的?”

  “张家口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就能被蒙古人直接杀到张家口城下?”

  大唐当前虽然未来得及重建前明的九边长城防线。

  但却是已经着手向张家口,古北口,山海关等边防要塞派遣了兵力驻扎,并布置警戒。

  按理来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蒙古人直接杀到张家口关城下的才是。

  唐瑞闻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李奕见此,也就不再询问,而是从唐瑞手上拿过那封张家口来的紧急军报,然后打开翻阅了起来。

  看着军报上的内容,李奕紧皱的眉头稍稍舒缓。

  因为,这次蒙古人寇边,并不是直接摆开车马来强攻关城的。

  而是派人化妆成商队,潜伏至张家口城下后,这才忽然发难。

  打了张家口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待守军集结完毕,准备还击之际,那些蒙古人已经抢完东西直接跑了。

  这次蒙古人对张家口的寇边,与其说是寇边,倒不如说是一次袭扰劫掠。

  看完,将军报合上,李奕冷着脸说道。

  “传朕命令,让参谋部各位大人立即入宫议事。”

  “朕在养心殿等着他们!”

  唐瑞闻言,抱拳应下,然后吩咐人前去传令。

  李奕这边的队伍则是继续启程,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很快,李奕便回到了养心殿。

  他将被雨水打湿的披风脱下,迈步走到了火盆前烤火。

  通红的火光映照在脸上,李奕脸上的表情有些阴晴不定。

  “陛下,驱寒的姜汤已经熬好了。”

  唐瑞迈步上前来,为李奕端来了一碗姜汤。

  李奕接过碗,轻轻抿了一口,在确定姜汤不是特别烫之后,这才大口喝下。

  一碗热腾腾的姜汤下肚,李奕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胃里仿佛升起了一个小火炉,暖烘烘的。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李奕转头吩咐道。

  “唐瑞,命人将作战地图给挂起来。”

  唐瑞闻言应下,然后转身离去。

  很快,便有几名侍从进来,在养心殿内挂起了一张巨幅舆图。

  在这幅舆图上,详细标注着张家口一带的地形,水源,族落等信息。

  是一张内容相当完备的军用地图!

  李奕迈步走到舆图前,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一边思索战略,一边等待着参谋部的众人前来觐见。

  没让李奕等多久,接到命令的参谋部上下便前后抵达了养心殿。

  进入养心殿后,纷纷向李奕行礼。

  李奕只是摆手示意他们免礼,各自落座。

  待众人都来齐之后,李奕这才开口说道。

  “刚刚朕接到了来自张家口的急报。”

  “关外苏尼特部寇边,突袭张家口,张家口外的商人百姓死伤甚众,损失无算。”

  “诸位卿家都说说吧,我大唐应当如何应对?”

  在问这话的时候,李奕的眼神中仿佛有怒火在燃烧。

  这些蒙古人竟胆敢寇边,当真是触及到了李奕的底线。

  本来他的计划是要先解决满清,再着手吃下草原,但架不住有人踏马的主动找死啊!

  左宗棠闻言,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以微臣来看,这次苏尼特部的入寇,便是草原上的蒙古人对我大唐的一次试探。”

  “若我大唐对此次试探不能果断出手,予以还击,那么,下一次前来入寇的,就不会只有一个苏尼特部。”

  “如此一来,我大唐的边境必将难以安宁!”

  按理来说,以大唐当前所面临的局势,对于此次入寇,应当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暂且忍下来。

  待国内局势平定,休养生息完毕,再大军出关,犁庭扫穴进行报复也不迟。

  因为,以大唐如今能够抽调出的兵力,即便发兵出关,也不一定能够一举荡平苏尼特部。

  而一场战争,如果没有对敌人一击致命的把握,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按兵不动,等待战机。

  但问题是,这次苏尼特部的入寇,明显是蒙古人对大唐的一次试探。

  而蒙古人,又是出了名的欺软怕硬。

  如果大唐对这次蒙古的入寇不能予以还击,而是选择息事宁人,那么,接下来蒙古各部必然会争相前来入寇。

首节上一节478/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