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85节

  阿方索闻言,只能满脸赔笑的应是。

  孔浩点点头,然后起身告辞离去。

  在大唐特使孔浩离开后,巴达维亚的驻军长官西蒙愤怒的拍起了桌子。

  “猖狂!”

  “实在是太猖狂了!”

  “向上帝发誓,迟早有一天,我要将从唐人身上受到的屈辱,全部还给他们。”

  阿方索深吸一口气,深深的看了西蒙一眼,有些无语的说道。

  “好了,好了!”

  “别说这些没用的。”

  “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该如何回应唐人方面提出的条件。”

  关于大唐提出的三个条件,第一赔偿倒是好说,无非也就是出出血的事情。

  可第二,第三就不是那么好弄的了。

  增兵之事不必说,一但他们答应大唐向巴达维亚增兵。

  那估计,很快大唐在巴达维亚的军事力量就将超过荷兰当局。

  到时候,巴达维亚姓荷还是姓唐,就得另当别论。

  第三件事同样不好答应。

  大唐要打土著进行报复,本来荷兰人对此事应该是很高兴的。

  因为,这本来就是荷兰人计划中的一部分。

  但是,大唐要拉上荷兰一起去打土著,荷兰人就不是很高兴了。

  要知道,当初那些土著之所以会聚集起来,围攻巴达维亚的唐租界。

  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巴达维亚当局在私底下串联组织,并向土著们许诺安全保障。

  然后,土著们才会热血上头对租界动手的。

  如果现在大唐一施压,荷兰就怂了,甚至是出面帮着大唐对付土著。

  那岂不是里外不是人了吗?

  其实里外不是人也没什么。

  反正西方殖民者不是人的事情也没少干。

  但是,荷兰人之所以能在巴达维亚站稳脚跟。

  除去手头的武力之外,更多的其实还是因为荷兰人同当地的土著进行了勾结。

  一但荷兰人这次帮着大唐对土著动手,且还是较为亲善荷兰人的土著动手。

  必然会搞的人心大失。

  荷兰人将失去他们统治巴达维亚的最大倚仗。

  到时候,一但大唐再对巴达维亚动武,那么失去了土著支持的荷兰人,可就是真的没有还手之力了。

  说白了,现在摆在荷兰人面前的选择一共有两个。

  一个是答应大唐的要求,然后慢性死亡。

  另一个就是拒绝大唐的要求。

  那么,唐军舰队估计就真的要对巴达维亚动手,等待荷兰人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立即死亡。

  慢性死亡和立即死亡虽然都是死亡,但想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一个抉择,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

  就在这巴达维亚总督府高层们正在为了是否答应大唐的条件而纠结的时候。

  巴达维亚城内,也是陷入了风波之中。

  翁同带着几名护卫,穿过行人步履匆匆的街道,快步回到了自家位于巴达维亚城内的粮行。

  在回到粮行之后,翁同第一时间就说道。

  “快,告诉底下的弟兄们,把之前准备的刀枪都给拿出来,把仓库大门都给锁上,再组织人手巡逻……”

  “无论如何,一定要守好粮仓,只要粮仓里的粮食能保住,每人多发一年的工钱算奖金。”

  “老子重重有赏!”

  翁家本来就是做粮食生意的。

  只是后来随着李奕推动工业化发展,他们家这才又做起了粮食加工的买卖。

  但在翁合主动申请调往南洋为官之后,翁家便又开始重新重视起了粮食生意。

  翁同在巴达维亚开了一间粮行,借翁同在巴达维亚方面的人脉,翁家的粮行从巴达维亚当地低价收粮,然后借海运之便利,运往国内,借此谋利。

  所获颇丰,短短年余时间,翁家的家产翻了将近一倍。

  嗯,这个说好听点是站在了大唐国内缺粮,以及开放国门的风口上起飞了。

  可要是说难听点,那就是官商勾结谋利。

  一般人想要从巴达维亚这边低价收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没有翁合这个兄长的照顾,翁同可没能耐把粮行开到南洋来。

  几名伙计闻言,齐声应是。

  各自拿起刀枪,准备要守好粮仓。

  翁同见此,这才明显松了一口气。

  唐军舰队忽然来到巴达维亚城外,随即巴达维亚城内便开始戒严。

  满城上下都是人心惶惶,城内的气氛可谓山雨欲来。

  街道上的秩序开始肉眼可见的混乱起来。

  翁同怎么能够不紧张?

  只是,就在这时候,翁家的粮仓外跑进来一名汉子。

  汉子来到翁同面前,开口说道。

  “掌柜的,翁大人派人来传信。”

  “说是现在巴达维亚城内气氛紧张,要您先带人去租界那边避一避。”

  “租界里有警察部队护卫,肯定比外边安全。”

  按理来说,这种时候租界肯定比外边安全。

  但翁同闻言,却是当即摇头说道。

  “不成。”

  “你这就回去告诉我大哥,我不去租界,就在仓库守着。”

  “仓库里的这些粮食是我翁家的命根子,交给其他人,我实在不放心。”

  为了将生意继续做大,翁家用了大半家财,才换来这么一大仓库的粮食。

  就等着发货运往大唐本土售卖!

  只要能将粮食运回去,以现在大唐缺粮食的程度,哪怕是刨除货运,仓储,人员等各方面的损耗,利润最少都有五六成。

  也就是说,只要这一仓库粮食能运回去,翁家就要发财,

  可一但这一仓库的粮食有所闪失,翁家差不多就得一夜返贫。

  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翁同都无法接受。

  所以,他准备要亲自守在仓库。

  汉子见此,也只能是转身告辞离去。

  翁同则是带着人继续守着仓库。

  很快,一夜时间悄然流逝,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了仓库中。

  翁同迎着阳光,揉了揉疲惫发红的眼睛,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熬了一夜,天终于亮了,他也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

  既然昨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那么,白天大概率也就不会有事发生。

  伸了个懒腰,刚准备叫人去外边取些东西来吃。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轰隆巨响。

  这一声巨响,直接令翁同身体忍不住一颤。

  如果他没听错的话,这一声巨响,应当是火炮在开火。

  “老天爷啊,炮声怎的响起来了?”

  “莫不是打起来了吗?”

  翁同一阵喃喃自语,然后急忙招呼手底下犯困的伙计精神精神。

  ……

  孔浩再次来到了巴达维亚的总督府。

  推门走入会议室,会议室内的几个荷兰人对孔浩一阵怒目而视。

  总督阿方索冷着脸询问道。

  “使者阁下,我们现在正在谈判,请问贵方在这时候忽然开火炮击巴达维亚的岸防炮台是什么意思?”

  孔浩耸耸肩,满不在乎的开口说道。

  “没什么意思。”

  “只是炮手误操作而已。”

  “对此,本官代表我军舰队司令方海洋向贵方表示歉意。”

  只是,孔浩虽嘴上说着表示歉意。

  但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什么诚意。

  因为,这次开炮,大唐这边本来就是故意而为。

  大唐要通过炮击对巴达维亚当局进行施压,迫使巴达维亚当局答应大唐所提出的条件。

  嗯,这就叫做,在谈判桌上火炮的轰鸣就是最有力的言语。

  阿方索深吸一口气,脸上强行挤出一个笑容,然后说道。

  “好吧!”

首节上一节485/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