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北,那就是沙俄的地盘了。
沙俄对他们蒙古人,可比大唐对他们残忍的多。
还有就是,这些年来,漠北诸部没少受沙俄的滋扰,各部的损失都很惨重。
眼瞅着在漠北就要混不下去!
所以,车臣汗才会掺和进大唐和满清的战争之中,带兵南下去同科尔沁部争夺草场。
嗯,他想南迁了!
札萨克图汗脸色难看的说道。
“真的事已至此了吗?”
车臣汗表情阴沉的说道。
“打,打不过,逃,逃不了,不降还能怎么办?”
一旁的土谢图汗却是若有所思的说道。
“不过,我倒是觉得投降大唐,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汉人的根基在关内,而非关外,我等即便归降大唐,无非也就是个表面上的恭顺。”
“否则的话,难不成汉人还真能派遣官员来草原上管理我们不成?”
“等到将来大唐国势衰弱,撤回关内,这草原,依旧是我们蒙古人的。”
怎么说呢,当初汉唐强势之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并非没有归附过中原。
甚至草原上的游牧民还曾尊称唐太宗为他们的天可汗!
可结果呢?
以汉人的组织管理方式,是无法直接治理草原的,即便他们归降,汉人想治理草原,也依旧只能让他们自治。
最后等汉人的中原王朝衰落,退出草原,这草原照样还是他们的。
几人闻言,都是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忽然,三英诺颜汗也是开口说道。
“还有就是北面的罗刹人如今也是正对着我们的草原虎视眈眈。”
“我们或许可以投降大唐,然后利用大唐的力量,来对付罗刹人……”
三英诺颜汗有些扛不住来自沙俄的压力,是故想要投降大唐,狐假虎威。
或者也可以说是驱虎吞狼。
几人闻言,都是忍不住眼睛一亮。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几人对视一眼,然后说道。
“这倒也是个法子。”
“如此的话,便派人去同唐军联络一下,商议一下投降事宜吧。”
“我等虽是投降大唐,但待遇还是要争取一下的……”
……
大唐开泰二年三月初!
李奕离开了京城,动身前往天津视察。
只不过,他这次动身前往天津,却并非乘马车或是坐轿撵,而是坐上了火车。
就在前几日,连通京城和天津的铁路京津线已经修通,并进行了试运行。
是故,李奕这次出行,才会选择乘坐火车。
嗯,大唐修铁路修了这么多年,他李奕还一次也没坐过。
如今,也该尝试尝试了。
三月初十,李奕动身自圆明园出发,御驾队伍浩浩荡荡向着京城火车站行去。
来到崭新的京城火车站外,李奕下了马车,在众人的簇拥下,迈步向着火车站内走去。
他在进站口,候车厅,等地进行了一番视察,甚至还拉着几名工作人员一阵嘘寒问暖。
在做完这些之后,他才带人登上月台。
“陛下,专列已经准备好了,请您登车!”
年轻的车长来到李奕面前,先是一揖到底,这才开口说道。
李奕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年轻车长的肩膀,开玩笑道。
“朕和诸位卿家的身家性命,就都托付给你了,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啊。”
车长听闻此言,脸色激动的说道。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
“定然安全将陛下送往天津!”
李奕笑笑,旋即登上了自己的专列。
这辆专列是从广州那边海运来的,嗯,就是当初罗彩玉他们从广州北上时所乘坐的这一辆。
在京津铁路修通之后,这辆专列便被从广州通过海运运来了京城。
虽然运费得花点,但海运成本并不高,无论如何总好过再去建造一辆专列。
这专列修起来,是真的不便宜。
李奕不是不爱享受,只是他不想把钱花到一些没有必要的地方。
大唐如今正在大修基建,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他这个当皇帝的,自然得省着些才行。
嗯,没看他李奕连皇宫都没修,而是直接住的圆明园吗?
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哪个能有他节省?
在坐上专列之后,李奕第一时间进入了会议室,在他身后,则是跟着大唐铁道部部长张阖,以及铁道部的相关官员。
李奕在会议室内的主位上坐下,然后这才开口招呼众人各自落座。
在众人都坐下之后,张阖站出来汇报道。
“启禀陛下,目前,我大唐总共规划了一横一纵两条铁路线。”
“其一是连通京城和广州的京广线。”
“其二是连通京城和西宁的京西线。”
“这其中,京广线连自京城出发,经由正定,郑州,武汉,长沙,抵达广州,途径直隶,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几省,全长两千多公里。”
“主要目的是打通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水系之间的陆路交通,连通华北,华中,华南三大地域吗,是为大唐目前最为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而京兰线,则是自京城出发,经由正定,太原,西安,兰州,抵达西宁,全程经由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几省,全长近两千公里。”
“主要目的是连通大唐东西交通,促进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发展。”
听着张阖的回报,李奕听得津津有味。
他李奕如今虽然修不起八横八纵的铁路网,但一横一纵还是可以修的。
当然,是分期。
如果让李奕一口气支付修铁路的全部费用,大唐朝廷的财政破产也给不起。
但是,一次性给不起,可以分期嘛,实在不行还能借钱来修。
李奕有想法,想要发行一波铁路修建债券,用于支持大唐修铁路,只不过是目前还在考虑当中。
之所以要选择先修京广线和京西线这两条铁路。
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交通便利。
京广线不必说,这是南北干线,哪怕是在后世,也是最重要,最繁忙的交通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说别的,光是连通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水系,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了。
而京西线,则是主要为了打通东西部的交通。
不同于南北交通还有运河,还有海运可做补充,东西交通,是真的只能走陆路。
黄河虽然也有河段可以进行水运,但黄河水运的规模和长江珠江实在是没办法比。
而这也就使得,中国的东西部交通很是麻烦,货运成本非常之高。
不说别的,光是想要向西面动兵,成本就很是高昂。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对于西域的控制力度才会比较差。
所以,李奕这才打算修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线。
而铁路线之所以从山西走,而不是河南走,则是因为李奕想要借铁路便利,将山西的资源优势给利用起来,将山西的煤铁给运出来,用于发展大唐的工业。
否则的话,空有资源而无法应用,和没有资源也没什么区别。
听罢张阖的介绍,李奕先是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询问道。
“铁路修建成本是多少?工期又需要多长时间?”
张阖微微沉吟,然后说道。
“启禀陛下,按照铁道部的相应规划,目前我大唐的铁路修建成本大约为每公里五千块银元。”
“京广铁路和京西铁路总里程相加大约四千公里,总造价约为2亿块银元。”
“而工期的话,则是被分为了十年。”
“也就是说,大唐平均每年需要投入两千万块银元在铁路修建上。”
在说到这个总造价的时候,张阖其实是有些惊讶的。
这修铁路所需的花费,也实在是太大了些!
如果李奕记得没错的话,之前大唐修广韶铁路的时候,每公里的造价还在7600块银元。
这才多长时间啊,造价竟降低到了五千块。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唐的重工业发展的很快,将铁轨造价给打了下来。
可想而知这段时间以来,大唐在重工业方面发展的有多块。
李奕先是微微颔首,但还是说道。
“朕知道了!”
十年的时间,还是有些长了啊……
只是,李奕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每年在铁路修建方面投入两千万块银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以大唐当前的财政能力,想要支撑起来,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