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克里米亚战场方面,我们从克里米亚抽调出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正在穿过中东,向印度挺进。”
“除此之外,本来还准备要从海峡殖民地抽调军队进入印度作战。”
“好三面合围,彻底剿灭印度的叛乱!”
“但如今唐国既然展现出了对海峡殖民地的觊觎,那海峡殖民地的驻军就不能轻易调动了。”
“只能是从中东和印度洋两个方面动兵了!”
话说到这里,莱因哈特表情并不好看。
如今大英现在所面临的局势,是真的有些过于被动了。
帕麦斯顿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目前来看,也只能如此了!”
只是,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敲门声,一名首相府的侍从从外边走了进来。
“首相阁下,外交大臣弗莱克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帕麦斯顿闻言,深吸一口气道。
“去将人带进来吧!”
他的话音落下,侍从转身出去,不多时便将一个穿着西式燕尾服,戴着单边金丝眼镜,手持文明杖的英伦老绅士给带了进来。
“首相阁下,维也纳那边传来最新消息,法国人同奥地利人一起派出使者,已经在和圣彼得堡方面接触。”
“可能是准备要进行和谈事宜!”
帕麦斯顿闻言,脸色骤变。
“上帝啊!”
“这些该死的法国佬竟背叛了大英!”
“大英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帕麦斯顿知道,法国这下估计是想要从克里米亚撤手。
而这也代表着,克里米亚是肯定打不下去了。
法国想撤,英国得调兵去印度平叛,英法都不打了,英法联军还怎么维持?
没有了英法联军,光靠奥斯曼,那不是在给沙俄送菜吗?
帕麦斯顿的胸口剧烈的起伏,一张脸上的神情愤怒到了极致。
外交大臣弗兰克见此,开口追问道。
“首相阁下,您认为大英接下来该怎么应对克里米亚的变局?”
帕麦斯顿闻言,神情非常之纠结。
思索许久之后,终于有了决断,开口说道。
“既然法国人打定主意不想打了,那克里米亚也就没必要再坚持了。”
“命人准备一下,我要去面见女王陛下……”
帕麦斯顿准备要先稳住克里米亚的局势。
等大英平定印度叛乱之后,再和老毛子在克里米亚慢慢掰扯也不迟!
毕竟,谁也没规定克里米亚战争不能打一个2.0不是?
忽然,帕麦斯顿又想到克里米亚停火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既然克里米亚都要停火了,那大英拒绝唐国条件也就可以更果断一些了。
嗯,克里米亚都要停战了,唐国难不成还想继续拿军火贸易来卡大英的脖子?
军火贸易这种事情,战况越紧急,它越重要。
如果战争都停火不打了,那军贸的重要性只会直线下降。
……
大唐,京城!
李奕正在泳池里游泳。
眼下正值七月酷暑,天气炎热,游泳是一个很好的消遣。
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消暑乘凉。
李奕趁着今日休沐,便专门找了个池子游几圈。
当然,他是绝对不会去游野泳的。
因为,游野泳指不定就得易溶于水了,李奕才不会去冒这个险。
还是游泳池安全又舒适!
随着双腿双臂摆动,李奕在泳池中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射出。
身形矫健优美,不见丝毫赘肉。
哗的一声,游累了的力奕从水面钻出。
随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迹,一颗颗水珠从皮肤表面划过,一块块因为用力而充血鼓起的肌肉十分明显,让人挪不开眼睛。
如今的李奕虽政务繁忙,但他依旧坚持每日抽出一段时间来锻炼身体。
自然,他的身材保持的很是不错,并没有因为当上皇帝而走样。
泳池旁,不少伺候的宫女眼神都是亮晶晶的。
游累了的李奕顺着泳池旁的台阶和扶手离开泳池,迈步走到泳池旁的躺椅上躺下休息。
一旁的宫女内侍们上前来,帮他擦身子的擦身子,按摩的按摩。
感受着一双双柔软的小手在自己身上各处拂过,轻轻揉捏,李奕舒服的闭上了眼睛。
只是,就在李奕即将睡着的时候,伴随着一声脚步声,张之洞前来禀报。
“陛下,外交部的郭大人前来求见!”
李奕微微颔首,眼皮也没抬,开口说道。
“嗯,将人带过来吧!”
很快,随着李奕话音落下,张之洞转身离去。
不多时便将郭嵩焘给带了过来。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金安!”
李奕微微颔首,抬手道。
“王忠,给郭大人赐座!”
他的话音落下,一旁的王忠命人搬了张椅子上来,郭嵩焘依言在椅子上坐下。
李奕开口询问道。
“卿家此来何事啊?”
今日朝中休沐,如果不是有要事,郭嵩焘应该不会前来叨扰李奕。
郭嵩焘闻言,神情郑重的说道。
“回陛下的话,一共是四件事。”
“第一,就是克里米亚战争可能要停火了。”
“根据我大唐在欧洲那边的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奥地利出面,为英法联军和沙俄进行斡旋。”
“如今,维也纳和会正在召开!”
“或许用不了多久,克里米亚就将彻底停火!”
“第二是,英国方面传回来的消息,英国断然拒绝了我大唐想要海峡殖民地的要求,并调兵准备镇压印度起义。”
“第三为沙俄方面,沙俄同样拒绝了我大唐想要谋求北海的条件,不过,他们表态说其他的条件都可以谈。”
“第四,则是印度方面传回来的消息。”
“莫卧儿帝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想要请命为大唐藩属,希望大唐能够发兵支持印度独立。”
听罢郭嵩焘的汇报,李奕的脸色开始变得凝重,蹙眉沉思。
思索一阵之后,李奕开口说道。
“克里米亚要停火了?”
“如此说来,留给我大唐的战略空窗期可就没有多长时间了。”
“传令给军务院,让军务院方面尽快制定作战计划,准备对马六甲和北海动兵。”
“至于说印度方面?”
李奕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按理来说,既然莫卧儿帝国的大汗主动请求为大唐藩属,他李奕应该应下才是。
但问题是,他知道印度的这场大起义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印度人实在是太拉胯了!
一但英国人开始反扑,好不容易雄起一把的莫卧儿帝国大概率得凉。
除非李奕愿意下场搭手,派出重兵跨越重洋,去印度和英国打一场大规模战争……
而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一是因为大唐目前没有向印度方面扩张的计划。
二则是因为李奕没把握去印度和英国开战能打赢。
要知道,不同于东亚和南洋是大唐的主场,印度那可是英国人的主场。
英国在印度经营了几百年,根基不浅。
唐军冒然进入印度,搞不好就得吃大亏。
还有就是,以大唐当前的海上力量,即便能拿下印度,也无力去对印度进行开发。
说白了,得不偿失!
至于说收下这个藩属之后,再眼睁睁的看着莫卧儿帝国被英国覆灭而不管?
怎么说呢,大唐要脸!
眼睁睁看着自家藩属被灭,而不作出反应,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所以,李奕对收下莫卧儿帝国当藩属,并不是很有兴趣。
但是,他还是没有自己专断,而是将目光看向了郭嵩焘,开口询问道。
“卿家以为我大唐该如何回应莫卧儿大汗的请求?”
郭嵩焘沉吟一阵,然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