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一人他很是熟悉!
监察部部长,皇帝鹰犬,杜顺!
眼见怀宁伯愣在原地,不再动作,剩下的东安伯和平乐侯也是纷纷探出头去查看。
然后便也都愣住了。
心中只剩下一个想法。
完了,一切都完了!
他们的事情,估计也已经发了!
杜顺上前来,面无表情的说道。
“几位伯爷,侯爷,陛下有请,随我走一趟吧!”
说话间,杜顺一挥手,命麾下执法人员上前,将几人以及他们的侍从全部控制了下来。
而后,压着几人往圆明园走去。
……
圆明园,九州清晏!
李奕穿着一身常服,坐自上首位置。
浑身上下的气压可谓非常之低,一双眼睛里闪烁着杀气和怒火。
整个九州清晏内,都满是压抑和凝重,宫女内侍们的动作都是小心翼翼的。
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皇帝!
李奕平常时候确实很和气,对身边的宫女内侍也不会刻意去摆皇帝的架子,甚至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
但是,当他真的生气的时候,那种威严,却又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一阵脚步声响起,打破了殿内沉凝的气氛。
王忠小心翼翼来到李奕身边,开口汇报道。
“陛下,人都已经带来了!”
李奕微微颔首,脸上的表情冷硬,眼神中是明显的煞气。
“将人给朕带进来!”
很快,怀宁伯,东安伯,平乐侯等几人便前来被带到了李奕的面前来。
最先被逮捕的安平伯张二河也在其中!
几人刚进大殿,抬头便看到了坐在椅子上,面带冷色看着他们的李奕。
看着李奕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几人不禁都有些心惊胆战。
“臣等参见陛下!”
“陛下万福金安!”
几人噗通跪在李奕面前,砰砰的磕头。
脑袋磕在地面上,砸的地板上的金砖砰砰作响。
李奕脸皮明显抽搐,而后面无表情的询问道。
“都说说吧,朕可有亏待你们的地方?”
“官职,爵位,金银,田亩,荣华富贵,该给你们的,可有没给的?”
几人闻言,纷纷表示没有。
李奕冷声继续询问道。
“既然如此,那你们为何又要去贩鸦片?这丧良心的钱,就真的非赚不可吗?”
几人闻言,忍不住面面相觑,但却也不敢说什么,只是一味砰砰的磕头。
“陛下,我等知错!”
“还请陛下再给我等一个机会。”
“陛下,微臣知错,还请陛下降罪……”
“……”
李奕见此一幕,眼神中满是讽刺,冷笑一声说道。
“呵呵!”
“你们这哪里是知道自己错了,明明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朕不是没给过你们机会!”
“在朕正式下令禁烟之前,你们的罪行,你们的过往,朕一律不曾追究,该给你们的赏赐,也从来没有少过。”
“但是,朕都下令禁烟了,尔等却还不知悔改,知法犯法,那便不要怪朕对尔等不留情面!”
冷哼一声,李奕摆手道。
“将这几个枉顾朕的信任的狗东西拉下去,押入大牢,等候审判。”
几人闻言,脸上都满是畏惧,开始继续磕头。
“陛下,我等知错!”
“还请陛下再给我等一个机会!”
“陛下饶命啊!”
“……”
这一瞬间,他们是真的感受到了恐惧。
因为,李奕身上的杀意,几乎已经要化为实质,而面对一位开国帝王的杀意,没有人能不恐惧。
在几人被带下去之后,李奕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张之洞,开口吩咐道。
“传令给监察部和司法部,组建专案组,严审,严查此次鸦片走私案。”
“不管事情牵扯到谁,一律一查到底。”
“可抓可不抓的,一定抓,可杀可不杀的,一定杀!”
“不得有误!”
李奕虽然有点小心眼,但他的脾气其实还行。
如果只是寻常案件,他根本不会如此大动肝火。
但鸦片走私不一样。
这种事情,是真的触及到李奕的底线了。
既然朝中的某些人不将李奕的话放在心上,那就别怪李奕借他们的脑袋一用,来杀鸡儆猴,震慑人心了。
一群该死的东西!
张之洞闻言,当即神情一凛道。
“微臣明白!”
忽然,李奕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又叫住了张之洞,开口说道。
“对了,如果朕没记错的话,广东那边传回来的卷宗中,这次向我大唐走私鸦片的,乃是英国的商人吧?”
张之洞稍稍回忆一下,然后十分肯定的说道。
“是的陛下,根据我广东方面送回来的卷宗,此事确实和英国人有关。”
“并且,我们抓到的人犯中,也有好几个英国人!”
李奕闻言,当即冷哼一声说道。
“这些该死的英国佬,还真是亡我之心不死啊!”
“正好,我大唐要对马六甲动兵,不是还缺一个合适的理由向英国佬宣战吗?”
“就用这个吧!”
“既然同样是因为鸦片而起,那这场战争,就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好了!”
张之洞闻言,再次应下。
在转身离去之时,他忍不住咋舌。
自家皇帝果然是个小心眼!
鸦片战争中中国吃了亏,甚至被洋人逼着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那他如果要报复,便同样要用鸦片战争为名义!
……
英国使馆!
柏尔德密正在同法国公使卜鲁斯商议事情。
“卜鲁斯公使,由于印度人的叛乱,现在印度方面的局势极为紧张,大英需要法兰西再次和大英站在一起。”
柏尔德密神情凝重的说道。
卜鲁斯举杯回应。
“这是当然!”
“法国愿意同英国一起,共同维护南亚的国际秩序。”
“只是,作为回报,法国希望英国能够支持法国在埃及的利益,支持法国修建苏伊士运河……”
柏尔德密闻言,当即点头道。
“这是当然!”
“谁叫大英和法兰西是最好的盟友呢?”
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一起大笑出声。
由于最近国际局势的变化,最主要是法国在克里米亚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主性,接见展现了对英国的不满。
是故,英国开始进一步拉拢法国,生怕法国站到英国的对立面去。
否则的话,英国可不会允许法国的势力重返非洲。
而修苏伊士运河,法国则是早在1854年就开始做动工了。
只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实在太过恶劣,所以,进度一直不快,且各方面阻力不小。
是故,法国才想得到英国的支持。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只要英法两国达成一致,那么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可以顺利推动下去的。
只是,就在这时候,英国公使馆的会客室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一名侍从着急忙慌的从外边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