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95节

  “我们为了拿下阿拉斯加,付出了很多牺牲,很多人倒在了扩荒的路上,倒在土著的刀口之下。”

  郭嵩焘:

  “但他不值钱!”

  哥尔查科夫:

  “那可是新大陆上的土地,大唐如果能拿下阿拉斯加,就将获得进军新大陆的跳板。”

  郭嵩焘:

  “但那是一片荒地!”

  “他不值钱!”

  “……”

  双方好一阵来回拉扯,不断的一点点谈着价格。

  ……

  京城,京郊工业园!

  大唐第一汽车生产厂。

  厂长黄东健带人站在大门口,准备迎接李奕的莅临。

  “厂长,事情都准备好了。”

  “汽车也已经开上了试验场,并详细检查过相应配件,保证没有问题。”

  生产车间主任林刚来到黄东健身边,开口汇报道。

  黄东健深吸一口气,微微颔首道。

  “很好!”

  “陛下今日要亲自前来视察,千万不能出任何意外。”

  “接下来咱们厂子能不能得到拨款,能不能继续扩大生产,就看今天的了。”

  林刚闻言,用力点头道。

  “厂长放心,我明白!”

  “我这就再去检查一遍……”

  黄东健微微颔首道。

  “嗯,很好,事情交给你我放心!”

  林刚转身离去,而黄东健则是继续站在厂房门口等着,眼睛不由自主的向着道路的尽头看去。

  仿佛是在期待着什么!

  终于,伴随着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一队骑着马的禁卫士兵率先出现。

  这些禁卫师士兵出现之后,第一时间便接掌了汽车厂的防务。

  并开始在四周保持戒严!

  这并不是为了排场,而是为了安全。

  李奕作为大唐的皇帝,作为帝国的掌舵人,他的安全是大唐最为重要的事情,甚至没有之一。

  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见此一幕,黄东健当即明白,是皇帝要来了。

  随后,伴随着一阵粼粼的车马声,几辆相同款式的马车在一众禁卫的簇拥下,从道路尽头走来。

  为了确保安全,李奕每次出行都会准备数辆相同款式的马车随行。

  等到出发的时候,他再临时从中选择一辆乘坐。

  如此的话,即便有刺客,刺客也会因为不知道他李奕身处哪辆车中,而无法行刺。

  很快,车队便抵达了汽车厂门口。

  在车队停下之后,李奕从其中一辆马车上走了下来。

  黄东健主动迎上去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奕闻言,伸手架住了黄东健,没让他跪下去,笑盈盈的说道。

  “不必多礼,带朕进厂子看看吧!”

  “朕倒要看看,你们这生产出来的汽车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黄东健闻言,当即说道。

  “陛下请随臣来!”

  说话间,他转身在前面为李奕带路。

  李奕跟在黄东健身后,迈步走进了大唐第一汽车生产厂。

  在进入生产厂之后,黄东健径直带着李奕往试验场走去。

  没走几步,一行人便抵达了试验场。

  在抵达试验场之后,李奕第一时间便看到了停在一块空地上的一辆汽车。

  李奕此次之所以前来汽车生产厂视察,便是因为他接到底下人的奏报,大唐在汽车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做出了一辆成品。

  所以,李奕才会特意赶来视察。

  要问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奢侈品,有人会说金融,有人会说赌博或是贩卖鸦片军火等黑产。

  但在李奕看来,这些其实都不行。

  真正赚钱的,唯有四个字,那就是衣,食,住,行!

  衣不用说,最具代表的就是纺织业。

  英国人凭借纺织业,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一个全球帝国。

  这里面蕴含的利益有多大,可想而知。

  食,就是粮食。

  掌握了粮食,就掌握了全世界,这并非虚言。

  住的话,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房地产!

  房地产有多赚钱,覆盖层面之广,牵涉产业之多,那也是众所周知的。

  后世兔子经济腾飞的那些年,同样也是房地产行业腾飞的那些年,可见房地产对经济行业的带动作用。

  行这方面最好的代表就是汽车制造了。

  后世的小鬼子和德国这两个所谓的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以及相关的产业链,就是他们国家的支柱产业。

  这里面的利润同样相当惊人!

  说白了,只要人生在世,你就离不开衣食住行。

  所有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可想这四大行业所涉及的层面有多广,利益有多大。

  而李奕现在想做的,便是扶持大唐的汽车制造产业发展。

  他想要通过建立汽车生产制造的产业链,来扩大大唐的工业发展规模。

  并借此培养一批高级技术工人,进而进一步助推大唐的工业发展,让大唐的工业发展真正的踏上快车道。

  很快,一行人便走到了那辆停着的汽车前。

  不同于这个时代普遍的敞篷车,这辆汽车采用全包裹式设计。

  整体车身刷着黑漆,车轮使用充气橡胶轮胎。

  方向控制系统使用的是方向盘,而不是传统蒸汽机车所用的操纵杆。

  油门,刹车,档位器等自不必多提。

  并且,这辆汽车所使用的动力系统也不是传统的蒸汽动力,而是新型的往复活塞式汽油内燃机,最高转速达到了800转每分钟。

  技术水平大概已经达到了十九世纪后期的水准。

  虽然用后世的眼光看,这依旧是一台非常原始的汽车。

  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相当成熟的产品了。

  最起码比同时期各国所流行的蒸汽机车要靠谱。

  嗯,大唐第一汽车生产厂就是在拿出成熟产品之后,这才将事情上报给李奕的。

  他们可不敢拿那些基本上不具备实用价值的实验产品去叨扰李奕。

  黄东健开口,为李奕介绍起了这台汽车的相关数据。

  “启禀陛下该款汽车是我们厂的最新产品,整体车重3.3吨,驱动方式为四轮前驱,载员4人。”

  “在平整的柏油马路上,该款汽车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三十公里。”

  在说这些的时候,黄东健一脸的骄傲。

  李奕心中虽然有些想吐槽,但脸上却也很是满意。

  老实说,李奕看眼前这辆汽车其实并没有什么惊喜的。

  3.3吨的车重,30公里的时速,还踏马得是在平坦路面上。

  这踏马究竟是汽车,还是拖拉机?

  之所以车重达到4.3吨,主要是因为车床技术拖了后腿,以至于内燃机的重量有些超标,否则不至于重到这种地步。

  这样的一辆车要是放在后世,那就是妥妥的工业垃圾。

  不过,如果放在这个时代,那还是很不错的。

  李奕亲自上手摸了摸车漆,然后拉开车门坐在车里,四处寻摸。

  片刻之后,李奕下车道。

  “开起来跑两圈吧!”

  黄东健当即应是,在他身边,生产车间主任林刚上前来接过钥匙,然后打火。

  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林刚着手给车子挂挡。

  旋即,车子便发动了起来,开始缓缓前行。

  随着时间流逝,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渐渐的,已经和人奔跑时的速度差不多。

  并且,各种拐弯,必然,上坡下坡表现的也都很是不错。

  李奕手持望远镜眺望,不住的微微颔首。

  看着车子在试验场内行驶,李奕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首节上一节595/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