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与印军在德里发生激战,大战之后印军于德里城下大败,如今,印度起义军的主力已然全军覆没。”
“随后,英军一路反推,连破坎普尔,勒克瑙等地,甚至英军都开始进犯达卡,印度大起义只怕是要崩盘了……”
在说这话的时候,张之洞的脸色可谓相当凝重。
说话间,他将自己手中的急报呈递给了李奕,李奕接过,便开始翻看起来。
片刻之后,他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阴晴不定。
“呵呵,这些印度人,还真是废物!”
李奕重重的将手中的军报拍在桌子上,原本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是一脸的阴沉。
这一瞬间,整个房间内,不管是李鸿章,张之洞,亦或是在一旁伺候的宫女内侍,全部变得噤若寒蝉。
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是不自觉的紧绷。
王忠最先带头跪下道。
“陛下息怒!”
“还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
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见此,也是齐齐下跪。
请求李奕息怒!
李奕的胸膛剧烈起伏,但最终他还是摆手道。
“都起来吧!”
“跪什么跪?朕这次生气是对印度的怒其不争,与你们不相干。”
说话间,李奕伸手将李鸿章和张之洞两人给搀扶了起来。
随后又抬头示意王忠也起身。
在众人都起来之后,李奕这才开口问计。
“诸位卿家都说说吧!”
“印度方面局势大坏,我大唐该如何应对?”
在问这话的时候,李奕的脸色是肉眼可见的沉着,眉宇间,是化不开的郁气。
李鸿章见此,开口提议道。
“陛下,既然印度方面已事不可为,我大唐不妨从印度撤手,退守缅甸。”
“有缅甸作为屏障,英夷即便能够在印度方面一时得意,应当也无力威胁我大唐安危。”
在李鸿章看来,缅甸无疑是个比印度靠谱的选手。
张之洞也是说道。
“陛下,微臣倒是以为我大唐或许可以在印度和英军打一打。”
“若能守住达卡,那达卡便将是我大唐将来入局再次干涉印度局势最好窗口。”
“若是守不住,再行撤退也不迟!”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道。
“朕也以为可以在达卡守守看……”
大唐为了经营达卡,营造达卡的城防,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如今岂能说弃就弃?
还是应当打一打的!
以唐军在达卡的经营,英军真不一定能打下来。
还有就是,打一打,大唐和英国才好谈判不是?
李鸿章见此,知道李奕的态度是要在达卡打一打,是故开口建议。
“陛下,微臣以为,为了确保达卡局势万无一失,我大唐应当在开战之前,再调一支舰队前去达卡增援。”
“以确保我军在达卡进可攻,退可守!”
李奕闻言陷入了沉吟之中。
如今,大唐的南洋舰队已经调往了印度方面,而渤海舰队要负责拱卫京师。
那么,如此一来能够调动的舰队,也就只有东海舰队这一支了。
想着这些,李奕心中生出了想法,大唐是时候组建第四支专门用于印度方向的舰队,印度洋舰队了。
思索着这些,李奕终于开口说道。
“传我命令,命军机处各大臣前来九州清晏议事!”
……
李鸿章离开了九州清晏。
出了圆明园之后,张之洞奉命送他前往四海宾馆入住。
身为一名封疆大吏,李鸿章入住四海宾馆是不用花钱的。
每年他都有一定的免费入住额度,在超过额度之后,才需要自己付钱。
当然,这个所谓的自己付钱,和寻常顾客的自己付钱也不一样。
他是有折扣的!
坐在马车上,看着道路上不时驶过的一辆辆汽车,李鸿章有些好奇的询问。
“不用牛马拉拽,就能奔驰如飞。”
“张大人,这难不成就是那汽车吗?”
李鸿章在报纸上是看过有关汽车的消息的,知道大唐有汽车这种东西。
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实物长什么模样。
张之洞闻言,点头说道。
“李大人所言不错。”
“这路上跑的却是就是汽车,您如果感兴趣,可以去京师西城区的汽车专卖店去看看。”
虽然大唐在入主京城之后,对京城进行了城市改造,但京城的居民分布格局却并没有变。
也就是所谓的,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汽车如何所面向的主要客户,便是大唐的贵族官员以及豪绅商贾。
自然,专卖店不会跑到南城和被城去。
之所以在西城,则是因为西城多住的都是些大臣勋贵,他们的消费能力可要比东城的豪绅巨贾强多了。
李鸿章闻言,有些意动的询问道。
“不知这一辆汽车是多少钱?”
张之洞笑笑说道。
“价格也不贵,一万块银元而已。”
“不过,咱们做官的都有优惠,只要8888块就能提一辆。”
李鸿章闻言,当即点点头说道。
“确实不贵!”
对李鸿章这种级别的封疆大吏来说,一万块,确实不贵。
嗯,他老李努力当官贪钱,如今享受享受怎么了?
当然了,李鸿章不至于傻到拿贪腐得到的钱去买汽车。
他老李家本身也是有正当生意的。
得益于有他这个封疆大吏的庇佑,生意做的还不错,这么点钱肯定是能拿得出来的。
还有就是,李鸿章虽然贪,但他不会去收现金,就怕落人把柄。
一般而言,别人要给他行贿,多是在他老李家的生意上着手。
张之洞提醒道。
“对了李大人,为了保护京城的市容市貌,朝中正在商议发布禁令,将会禁止牛马牲畜进入京城范围。”
“您要买车就尽快,否则将来再想坐车进京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李鸿章闻言,了然的点点头。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便抵达了四海宾馆。
在李鸿章办理入住之后,张之洞便告辞离去。
……
年关将近,京师内外年节的氛围愈发浓郁。
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一张张脸上都写满了发自真心的笑容。
张氏货运行前,柳江向着一个中年人弯腰鞠躬。
中年人从钱包中取出三枚银元,然后说道。
“这是你这个月的工钱。”
“年节将近,领了工钱,就回去好好过个年。”
“等十五过后再来上工!”
柳江闻言,双手接过工钱,满脸谄笑的说道。
“好好好,小人明白!”
“小人谢张管事的赏。”
张管事摆摆手,然后便转身离开。
在张管事走出去好远之后,柳江这才直起腰来。
掂了掂手中的三枚银元,柳江脸上满是发自肺腑的笑容。
“嘿嘿,这个月竟发了三枚银元,再加上之前攒下来的那些,最多再有个两三年,攒下的钱就够在京城付个首付了。”
想着自己将来在京城买房后,就能得到京城户口,从今往后便能算是京城人。
柳江心中便满是热切。
感觉一身的疲累也不算什么了。
哼着小曲儿,柳江转身准备回家。
在路过一间成衣店时,柳江看到了店铺橱窗里的一身大花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