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648节

  且还是本该最有把握的海战战败!

  这个结果,可就实在是太严重了。

  郭嵩焘闻言,面带淡笑,眼神略显嘲讽的说道。

  “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

  “本官没必要拿这种随意就能揭穿的谎言,来欺骗公使阁下。”

  卜鲁斯闻言,张了张嘴,一阵无言。

  郭嵩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杯中茶水,然后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

  “贵国想用阿拉斯加来威胁我大唐,简直就是想瞎了心。”

  “阿拉斯加乃苦寒之地,气候严寒,各类资源贫瘠,无法开垦为良田。”

  “我大唐拿下阿拉斯加,无非也就是从那里搞些皮草,搞些矿产,丢了也就丢了,无所谓。”

  “我大唐地大物博,不缺那么点资源。”

  “可你英国能够承担的起失去印度殖民地的后果吗?!”

  郭嵩焘这话说的非常不客气。

  但也可以说是直戳本质。

  对如今的大唐来说,阿拉斯加一没有市场,二没有资源,三没有人口,再加上气候苦寒,开发困难。

  如果不是为了将来的地缘政治考虑,完全就是一块废地。

  英国想用一块废地,来威胁大唐从印度撤手,无疑是想瞎了心。

  要知道,大唐目前在印度方面的投入,可要比在阿拉斯加的投入多多了。

  卜鲁斯闻言,脸色明显不好,但还是说道。

  “那不知大唐究竟要如何才肯从印度撤手?”

  对英国来说,平定印度叛乱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印度人的反抗,而是大唐的搅屎。

  他们明白,只要能搞定大唐,让大唐不再插手印度。

  那么英国再想要平定印度叛乱,就绝对不是难事。

  郭嵩焘笑笑,然后说道。

  “印度,乃是大唐之藩属。”

  “无论如何,我大唐也不可能弃藩属于不顾。”

  卜鲁斯闻言,脸色当即大变。

  但很快,郭嵩焘便说出了一个但是。

  “但是,如果英国方面肯付出一些代价,那么,我大唐也不是不能答应和英国分治印度……”

  卜鲁斯闻言,脸上的怒容稍稍收敛,表情严肃且认真的询问道。

  “所以,大唐究竟想要什么?”

  郭嵩焘将手中茶杯放下,然后说道。

  “澳大利亚!”

  “我大唐要澳大利亚!”

  郭嵩焘之所以提出澳大利亚,这其实是来自李奕的授意。

  而李奕之所以想要澳大利亚,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因为他想要墨尔本的金矿。

  据李奕所知,随着历史的发展,用不了多少年,银价便将大跌,甚至是大跳水。

  而在银价大跳水之后,金本位便将踏上历史的舞台,世界各国都将推行金本位。

  大唐自然不能落后!

  否则的话,一但被人利用银价大跌之后的金银差价套现黄金,后果不堪设想。

  而大唐如果想要实行金本位,手上必须得掌握一个储量高,开发难度低的金矿才行。

  否则,手上没有足够的黄金,你搞个毛的金本位啊?

  而如今全世界范围内,有名的金矿,除去美国那边的旧金山,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了。

  这两者相较起来,还是墨尔本离大唐最近,且更容易拿下来。

  至于说大唐本土的金矿?

  这么说吧,有是有,但无论是储量还是开发难度,都远不如墨尔本的金矿更佳。

  二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

  澳大利亚后世被誉为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甚至很多矿产干脆就是露天矿产。

  其中铁、金、铅、镍、铀、锌等矿产探明的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

  如果大唐能够拿下澳大利亚,大量的廉价矿产,必然将进一步助推大唐的工业发展。

  嗯,还是那句话,这些矿产大唐本土虽然也有,但无论是储量,还是开采难度,都要远超澳大利亚。

  再加上,李奕想要优先开采海外资源,将本土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以免子孙后代败家也没个败的!

  所以,他才想着要拿下澳大利亚。

  至于说英国人会不会不答应?

  这么说吧,这个时代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实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现如今的澳大利亚还没被开发出来,很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荒地。

  重要性远比不得印度!

  如果大唐以印度局势做威胁,英国有很大可能会在澳大利亚向大唐让步。

  再郭嵩焘提出大唐想要澳大利亚之后,卜鲁斯脸上的表情开始一阵变换。

  最终,他还是说道。

  “澳大利亚,那可是一洲之地,我大英不可能轻易从澳大利亚撤手的!”

  郭嵩焘闻言,当即眼睛一亮。

  卜鲁斯说的是不轻易撤手,而非不能撤手。

  这便说明,这件事对英国来说,是可以谈的。

  郭嵩焘闻言,当即冷笑一声说道。

  “是吗?”

  “但我并不认为这时候英国有和我大唐讨价还价的余地!”

  “说句不好听的,对我大唐而言,丢掉阿拉斯加,无非也就是脸面上不好看,可于实际无碍。”

  “但尔英国,却是绝对承担不起丢掉印度的后果!”

  还是那句话,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大唐如今既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那么在谈判桌上,自然可以强势一些。

  卜鲁斯闻言,脸上的表情一阵纠结。

  但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还请部长阁下给我一点时间,澳大利亚毕竟是一州之地,实在事关重大,还需女王和首相,以及大英的上下议院一起决断。”

  郭嵩焘闻言,神情淡然的点头道。

  “嗯,如此也好!”

  语罢,他便抬手示意送客。

  卜鲁斯从沙发上起身,还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看着卜鲁斯离去的背影,郭嵩焘眼睛里闪烁着莫名的光,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他心中,不禁泛起思量,自己这次如果能为大唐在谈判中拿下澳大利亚。

  那自己说不准也能被外放为一地督抚。

  然后,自己才好从这外交部部长的位置上,更进一步啊……

  在大唐,官场上有一道大家都心中有数的潜规则。

  那便是,宰相发于州府,将帅起于卒伍。

  也就是说,文官必须得有主政一方的资历,将帅必须亲自领兵作战,熟悉军中事项,才能被提拔到高位上。

  郭嵩焘身为文官,政务院系统中的一员,他再想更进一步,入阁。

  甚至是成为首辅,代行皇权,宰执天下。

  那么,他就必须得有外放一地为官,主持地方政务的资历才行。

  想着这些,郭嵩焘脸上的神情不由得有些按捺不住。

  他实在太想进步了!

  ……

  卜鲁斯出了大唐外交部衙署的大门。

  一辆汽车已经停在了衙署门前。

  虽然大唐和英国目前处于战争状态,但双方的贸易却并没有断绝。

  在大唐汽车厂拿出成熟的汽车产品之后,英国方面也购买了一批。

  其中,大部分被送回英国本土,交由女王以及本土的大员使用。

  但公使馆这边也留了一辆,交由卜鲁斯这个公使代步。

  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

  嗯,因为面子!

  随着时间流逝,如今的大唐汽车产能已经增长到了月产近二百辆的地步。

  在汽车产能增加之后,非但用于供给消费市场,朝中还给大唐京城各衙门都集中采购了一批汽车用于代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公使身为英国在大唐的代表,如果还继续乘坐马车,那岂不是平白令人嗤笑?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嗯,大唐的各部衙署都用上汽车了,可你们英国人却依旧用马车。

  你们英国人可真落后!

首节上一节648/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