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这个对手是将来的。
只要他有威胁,那就必须扼杀!
是故,大唐的态度如何,不言而喻。
李奕闻言,脸上的神色不动,左宗棠继续说道。
“陛下,据微臣所知,英国方面也有心参与到美国的南北之争中去。”
“微臣看来,我大唐或许可以和英国联手,去干涉美洲大陆的局势……”
很显然,不光是大唐有扼杀威胁的想法。
英国也是一样!
李奕闻言,终于轻轻点头道。
“可以,和英国人通下气吧。”
“还有就是,军机处方面要提前制定好相关计划,如果迫不得已,做好武力干涉美洲局势的准备……”
虽然大唐刚刚才和英国在印度打生打死,停战没多长时间。
但是,这并不妨碍英国和大唐这两个流氓头子在看到利益之后会搅和在一起,一起去欺负美国这个良家妇女。
左宗棠闻言,忍不住有些震惊的看着皇帝。
在他的设想中,大唐对于美洲局势,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下军械援助。
且军械援助肯定也不是白给的,南方州必须得出点血才行。
然后这也就可以了!
毕竟那是新大陆上的事情,大唐闲的没事可以插一手玩玩。
就当有招没招打三竿,反正即便最后事情失败,损失也很有限。
可如果事情成了的话,便能为大唐将来提前剪除一个巨大威胁。
但真的派兵下场参战,这个就没必要了吧……
那毕竟是新大陆,距离大唐本土何止万里之遥,大唐真的有必要掺和进去吗?
嗯,左宗棠现在的想法,和历史上的英国人可谓是不谋而合!
但见李奕表情认真,不似开玩笑,左宗棠也只能躬身应下,然后转身告退。
只是他的心中却是在悄然思索,自己该怎么劝说皇帝改变主意……
看着左宗棠的背影逐渐远去,李奕神情略显复杂。
对于新大陆的局势,他其实也并不想过多掺和。
但没办法!
和这个时代人们的受限于当下的眼光不同,李奕的目光足够长远。
他是真的能意识到美国这个国家的威胁的!
在李奕看来,美国的威胁,甚至要在英国之上。
从发展潜力上来看,美国是将来唯一有可能和大唐争夺世界霸权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对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其发展起来之前,将其扼杀掉!
在李奕看来,这次大概率不是大唐单打独斗。
历史上,英国在南北战争中最终确实并没有下场。
但那大概率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刚刚结束,印度叛乱刚刚平定,且英军正深陷于和满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再加上英国如果要下场南北战争,大概率是单打独斗,而这和英国搅屎棍以及老银币的人设不符。
故而,英国才没有下场!
但这次却是不同了,如果大唐和英国站在一起,那英国是极有可能会下场的。
到时候,能被大唐和英国两个列强联起手来一起伺候,美国方面想必应该会感到很荣幸……
……
PS:月票四百了,又得加更一章。
目前又变成欠四章加更了……
第484章 治蝗和以工代赈(8K还6)
左宗棠刚离去没多久,李奕还在处理手头的政务。
便见张之洞步履匆匆的从外边走了进来。
经过通报之后,张之洞来到李奕面前汇报道。
“启禀陛下,河南那边出事了……”
李奕闻言,下意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将目光望向了张之洞。
这时候,他的心中不禁便是一个咯噔。
李奕是知道当前河南的情况的。
饿殍遍地不至于!
但蝗灾,旱灾接连爆发,也是使得河南地方上的局势相当困难。
这时候,河南出的事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
“快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奕追问的声音中略带急切。
张之洞上前去,将手中的一封奏报呈递给李奕,然后开口解释道。
“陛下,这是河南布政使梁丰发来的奏报,说是朝廷第一批次运往开封的赈灾物资数量和账本上的数额对不上,缺了一万三千吨。”
“并且,这上面还有负责押运物资的,大唐战略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胡广德的署名……”
张之洞什么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
一般而言,如果物资数量对不上,那么,负责押运物资的胡广德是一定有问题的。
但是,这封奏报上却是也有胡广德的署名,这便表示,此事绝不是贪墨赈灾物资那么简单。
当然,张之洞之所以不把话说透,并非他害怕把事情点破后会得罪人。
他张之洞可是皇帝的亲信近臣,朝中没几个人值得他忌惮。
张之洞之所以不把话说透,其实是顾虑李奕的感受。
一个成熟的下属在献策的时候,绝对不会把事情说尽,而是会留下一些遐想空间。
好让上司对事情能有一点参与感……
否则的话,上司说不定就会觉得你把他当傻子,然后对你不满。
而这,便也是人情世故的一部分。
李奕闻言,下意识蹙眉,心中微怒。
他明明三令五申,这次的赈灾物资谁伸手剁谁,可竟还有人敢顶风犯案。
这让李奕如何能不愤怒?
但很快他便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对。
这是有人想借着大灾之年搞事情!
而后,李奕的心态便有些复杂,愤怒,但又有些松了口气。
怎么说呢,李奕并不在意底下人搞斗争。
因为底下人搞斗争很正常,他们要是不斗了,李奕才是真的该小心些了。
现在他踏马真正需要在意的,只有一件事了,那就是有人对赈灾物资动了心思,要借灾情谋利。
绝对不可原谅!
愤怒的李奕将手中看完的奏报给砸了出去。
“混账东西,究竟是哪个混蛋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这个关头贪朝廷的赈灾物资?”
“孝达,你立即去向监察部部长杜顺传令,告诉他,给朕将此事一查到底!”
“不管涉及到谁,只要是敢在赈灾物资上动脑筋的,一律法办,绝不容情!”
张之洞闻言,当即点头应是,然后转身离去传令。
……
开封!
河南的灾情仍在继续。
但是,随着朝廷将大量的粮食,药材,捕虫网等赈灾物资分批次送到河南灾区,灾情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开封城外,随处可见官府组织人手拿着网兜,捕杀到处飞舞的蝗虫。
那些蝗虫在被捕到之后,便被堆放在一起,一把火下去,噼里啪啦的炸响声传来。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味!
除此之外,每到夜间,官府还会组织人在田间地头点燃一个个火堆,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引导蝗虫飞蛾扑火,自我毁灭。
在官府各项治蝗手段齐出之后,很快,蝗虫的数量便开始急剧减少,蝗灾开始被有效控制。
之所以在捕到蝗虫之后,是直接烧掉,而不是吃掉它。
并非灾民们不敢吃,而是不能吃。
蝗虫分两种!
一种是独居的绿蝗虫,一种是群居的黄蝗虫。
这两者之中,独居的绿蝗虫一般没毒,是可以食用的。
油炸之后风味很不错!
可群居的黄蝗虫,体内则是含有剧毒的氢氰酸,并不适宜食用,吃多了那是要死人的。
而蝗灾的源头,则大部分都是群居的黄蝗虫。
所以,在蝗灾之中,除非实在是饿急眼了,否则是绝对不会有人去吃蝗虫。
现在的河南,虽然受灾情况严重,但随着朝廷着手赈灾治蝗,灾情已经极大缓解。
多了不敢说,最起码是不至于饿死人的。
所以,这些蝗虫在捕到之后,唯一的处理方法也就是弄死然后烧掉,以绝后患。
梁丰带队走在开封城外的田间地头,他挽起裤腿和袖子,和灾民们一起处理蝗虫尸体。
虽然他没干几下,便累的满头大汗,然后就跑到一旁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