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708节

  “今日朕传唤卿家前来,是有一件事需要咨询卿家的建议。”

  “事情是这样的,我大唐的新任驻日大使赵鑫培传回来最新消息,德川幕府有意向我大唐筹借一笔款子。”

  “数目还挺大!”

  “朕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不好专断,是故请卿家来咨询。”

  宗端行闻言,深吸一口气询问道。

  “敢问陛下,德川幕府方面要借多少款子?”

  “又是以什么做抵押?利息是多少?”

  借款,肯定是需要抵押物的!

  如果没有抵押物,万一对方赖账,那问题就大了。

  哪怕是国与国之间的借款,照样需要抵押才行。

  李奕闻言,笑笑说道。

  “幕府方面主动提出的借款,款项是一亿块银元,至于说抵押物和利息,对方没提。”

  “便由我大唐说了算吧!”

  宗端行闻言,忍不住吃惊。

  一亿块银元……

  这个数字也实在太大了些!

  “陛下,一亿块银元,大唐皇家银行不是拿不出来。”

  “可真要是借出去,那银行的存银只怕就是要枯竭了,如此一来,如果发生挤兑事件,只怕银行要无法维持……”

  如果是千八百万的借款,宗端行巴不得可以借出去。

  因为,借款是要给利息的,而利息就是银行的盈利,这点毋庸置疑。

  否则的话,款子待在银行里,非但没盈利,甚至还得支付存款利息。

  这一进一出,差别可大了去了。

  所以,一般而言,银行对于借款肯定是欢迎的。

  但是,这次的情况却是实在特殊。

  一亿块大唐银元,快赶上大唐岁入的两三成了,数字实在太大,宗端行不敢冒险。

  否则的话,一但这笔款子借出去收不回来,那他宗端行可背不动这口大锅。

  李奕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朕知道!”

  “但是,谁说这一亿块银元的借款,只能用现银来兑付的?”

  “给日本的借款,用纸币和实物来兑现也就是了。”

  大唐如今的货币制度,并非是单纯的金银贵金属货币,而是贵金属货币与纸质货币并行。

  并且,随着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高,纸币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占到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

  而且,如今大唐工业发展进度颇快,地大物博,外加整个东亚,东南亚,乃至于南亚,都是大唐的势力范围。

  在这些范围内,大唐的纸币可都是硬通货,使用纸币,几乎可以购买到一切需要的商品。

  所以,大唐的纸币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用于对外借贷,对方大概率得认。

  嗯,不认不行,如果不认的话,大唐不介意打到他认为止!

  至于说用实物兑现,则是李奕知道,日本方面之所以向大唐借款,便是想要借款来效仿大唐发展工商,进行改革。

  而日本若想发展工商,则各类工业设备就是少不了的。

  这些东西,日本只能向大唐购买!

  说白了也就是,日本要用从大唐借来的款子,购买大唐的设备和商品。

  里外里一倒手,钱是大唐的,商品订单是大唐的,订单创造就业岗位是大唐的,就连贷款的利息也还是大唐的。

  这些综合起来所能带来的利益,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有后世人在这里,估计会忍不住惊叹,这踏马哪里是借款,明明是黑网贷啊!

  这么说吧,在这场借款中,日本可能不亏,但大唐肯定血赚。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用纸币来支付借款,可以最大程度上将借款的风险给降到最低。

  嗯,如果日本敢赖账,大唐直接宣布从某个号段到某个号段的纸币统一作废就好了。

  宗端行闻言,表情微讶,心中满是吐槽皇帝的心是真黑啊。

  竟然这么玩!

  李奕笑呵呵的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大唐这边需要考虑的,就是幕府方面借款所需的抵押,以及利息是多少……”

第501章 联盟国的决定

  “当然,打款周期也需要考虑其中。”

  李奕接着补充了一句。

  一亿块银元,哪怕是用纸币,以及实物兑付,而不是用现银,可这么大一笔数字,也不是能一下子打款的。

  这么大一笔借贷合同,打款周期最少也得以年为单位。

  比如说,一年支付一期,多少期完成支付之类的。

  宗端行闻言,面露思索之色。

  他沉吟许久之后开口说道。

  “陛下,日本方面若想要向大唐借贷,这么大一笔数字,日本方面的抵押物也必须得值这个价钱才行。”

  “以微臣看来,我大唐或许可以让日本以其关税,盐税,矿产等进行抵押。”

  “在其支付完大唐贷款的本息之前,大唐要对日本的关税和盐税进行监管,并插手矿产开发事宜。”

  正如清末时候列强对中国的一般,大唐如今不过是将列强的手段,用在日本身上。

  李奕听罢宗端行的汇报,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询问道。

  “那么利息呢?”

  宗端行纠结一下。

  “陛下,年利百分之五,分为30年还清怎么样?”

  “如今我大唐的民间贷款,利息大致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之间,对外的贷款一般都会提高一些利息。”

  “百分之五属于合理范围。”

  “而打款周期,则是可以分为五年,每年给日本方面打款两千万。”

  “在微臣看来,每年价值两千万的外来订单,已经足以刺激大唐的工业进一步发展。”

  李奕闻言,稍稍沉吟一阵之后说道。

  “贷款利息低了!”

  “定成百分之十吧!”

  “其他倒是都可以。”

  李奕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随着银矿产量暴增,银价将会迎来大跌。

  各国的货币都会迎来一波通货膨胀。

  即便大唐如今采用的不是单纯的银本位制,而是金银本位制。

  可货币价值同样难免受到银价波动的影响。

  百分之五的利率,搞不好最后大唐贷款所能收获的利息,还没有通货膨胀货币价值暴跌跌的多。

  对此,李奕的解决之法是,在银价暴跌的时间到来之前,将大唐的货币制度给过渡到金本位去。

  到时候,日本要还钱,就只能按照金本位来还!

  宗端行闻言,点头表示明白。

  李奕接着说道。

  “还有就是,贷款金额不一定是一个亿。”

  “这一个亿只是幕府方面开口而已,这里面还有的谈,或多或少都有可能。”

  “这么着吧,回头银行方面派个专业团队,去日本专门负责此事……”

  宗端行闻言,点头表示明白。

  然后继续说道。

  “陛下,微臣今日前来圆明园,还带来了大唐皇家银行今年的营收报告。”

  “您是否要过目?”

  李奕闻言,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点头道。

  “可以,呈上来吧!”

  宗端行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报告交给了李奕的贴身太监王忠,然后由王忠再转交给李奕。

  李奕接过报告,便翻阅起来。

  看着报告里的内容,李奕面露微笑。

  【开元历4558年,大唐开泰六年,大唐皇家银行营收报告。】

  【开泰六年,大唐皇家银行总营收为6523万块银元,银库存银增加11%,达到了两亿一千万块银元。】

  【一年中,贷款总数为3829712宗,坏账率仅为4.3%,剩下的都可盈利。】

  总得来说,去年一年大唐皇家银行的营收还是不错的。

  即便是坏账,但因为有抵押物做担保,损失也还算可控。

  不管是盈利,还是存银量,都有所增加!

  唯一的问题就是,增长幅度去前几年的狂飙突进比起来,明显放缓了许多。

  而原因李奕也明白,便是因为来自民间的银行的竞争。

  不过,李奕对此却是采取鼓励态度。

  怎么说呢,如果大唐目前只有大唐皇家银行这一家银行。

  虽然短时间内来看,大唐皇家银行可以得到极快的发展,但代价却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大唐皇家银行就会形成垄断。

  而垄断一但形成,大唐皇家银行内部就要出问题了,贪腐,怠惰,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些人性中的弱点,会不可避免的一一冒出来。

首节上一节708/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