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742节

  而倒幕派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起兵掀翻幕府。

  打的便是一个出其不备!

  而在接连战败之后,幕府方面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向大唐求援。

  嗯,当初幕府之所以要借大唐的黑网贷,图的不就是这个吗?

  幕府就不信了,他们借了大唐那么多钱,大唐还能看着幕府凉了不成?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幕府凉了,那大唐和谁要钱去?

  谁死债主也不能死啊!

  ……

  大唐京城!

  一辆汽车飞驰在柏油马路上。

  嘎吱一声,随着轮胎和地面接触,留下一道明显的黑印,车子停了下来。

  车子才刚停稳,便见一个穿着大唐官袍的中年人下了车,迈步向着面前的英国驻唐大使馆内走去。

  使馆门前的警卫连忙向他行礼。

  但他却是理也不理,径直往内走去。

  “查尔斯先生,日本是我大唐的藩属,敢问英国插手日本内战是什么意思?”

  大唐外交部副部长林谐在见到英国新任驻唐大使查尔斯之后,直接了当的发难。

  查尔斯闻言,手上正在倒咖啡的动作一滞,但还是说道。

  “林部长,还请先坐。”

  “喝杯咖啡再说!”

  林谐面无表情的说道。

  “查尔斯大使,还请你不要转移话题。”

  “大唐需要一个交代,本官也需要一个交代。”

  查尔斯闻言,继续装傻道。

  “我不明白林部长这话是什么意思?”

  林谐深吸一口气道。

  “在日本方面的战场上,幕府抓到的英国俘虏,据那些俘虏交代,他们是受了英国的指派,才会前去帮助日本叛军的。”

  在大唐这边,直接就是将倒幕派联军给当成了叛军。

  大唐在这次日本内战中的立场,展露无遗!

  查尔斯笑笑,耍无赖道。

  “是吗?”

  “但我认为那些可能是雇佣兵,这和大英又有什么关系呢?”

  林谐见此,也算是摸清楚了英国方面的态度,当即冷笑一声道。

  “很好!”

  “本官会将大英方面的态度,如实上报朝中的。”

  说罢,他连咖啡都没喝,转身就走。

  查尔斯见此,却只是耸耸肩,并不以为意。

  当初大英和沙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前后两次克里米亚战争,大唐都没少掺和。

  如果不是大唐暗戳戳给沙俄帮助,沙俄可在克里米亚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大英给大唐添堵了!

  嗯,这个就叫做来自大英的报复!

  ……

  李奕接到了外交部的回复,他整个人都有点被气笑了。

  “呵呵,这英国人有点意思!”

  稍稍沉吟一阵,李奕接着说道。

  “让外交部出面,去和莫卧儿汗国联络一下,邀请巴哈杜尔沙二世前来京城觐见。”

  “朕和巴哈杜尔沙二世这么长时间没见,也是时候联络联络感情了……”

  怎么说呢,别看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一句底蕴深厚,大航海时代积攒下来的港口,殖民地,以及影响力,是大唐所不能比的。

  可如今的大唐对英国却也称不上弱势。

  甚至,可以说一句隐隐强势!

  而原因也很简单。

  就是因为印度!

  因为莫卧儿汗国的存在,大唐始终掐着印度这个大英帝国的卵蛋。

  大唐只要稍在莫卧儿汗国方面用点力,印度就得乱,光是这点就足够大英难受的了。

  顾慎闻言,当即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下去传达命令去了。

  而李奕则是思索了起来,大唐是否要派兵介入日本战事。

  幕府方面在京都大阪战事失利之后,便向大唐求援,希望大唐出兵。

  虽然幕府方面的精锐在北美赶不回来,可大唐的军力要比幕府强多了,即便北美有一支精锐,可本土依旧不缺乏强兵。

  幕府当前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寄希望于大唐了!

  希望大唐可以出兵帮他们平乱。

  李奕在深思许久之后,最终还是作出了决断,出兵!

  必须出兵!

  还是那句话,谁都可以死,可债主不能死!

  万一幕府倒了,大唐借出去的款子可就收不回来了!

  这可不行!

  ……

  世界格局迅速变化。

  大唐在印度的动作,成功点爆了大唐和英国之间本就不算和睦的气氛。

  英国方面开始着手作出应对。

  一方面,印度殖民地部队扩军,另一方面,加大在日本的投入。

  除此之外,英国的加拿大领也是动了起来。

  准备要再度威胁大唐的阿拉斯加!

  只是可惜,如今的阿拉斯加已经不复当年。

  大唐这些年来对阿拉斯加的开发并没有白费,面对英国的进犯,阿拉斯加方面十分痛快的予以还击。

  除此之外,驻扎美国西海岸的唐军也是作势北上,威胁加拿大的南部边界……

  双方之间的战争氛围,可谓是一触即发!

  就在这大唐和英国之间火药味甚浓的时候,大唐成功发兵日本。

  大唐东海舰队自上海松江军港出发,一路向着日本方面行去。

  打头的,乃是两艘万吨钢铁战列舰!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大唐的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已经从270毫米,升级成了300毫米。

  并且,大唐本土的兵工厂,还在继续攻克更大口径的舰炮生产技术难关。

  比如说330,350,370,400等!

  其中,330已经有了成品,只不过还没上舰队。

  350还在试验阶段,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生产出来,用于装备军队。

  大唐如今的舰炮口径,正在不断增加。

  战舰巨炮的时代,真正要来临!

  ……

  京都城头。

  一队幕府新军的士兵正在背着步枪巡逻。

  虽然幕府新军在倒幕派手上连败数场,但得益于京都城内驻扎的唐军,所以战局勉强还能稳得住。

  最起码,京都没有被倒幕派攻占。

  如此以来,则一切就都还有转圜的余地。

  沙袋堆砌成的工事后,董成海叼着一根香烟,有一口没一口的抽着。

  在他面前的篝火上,则是架着一个牛肉罐头。

  随着火焰舔舐铁皮罐头的底部,随着加温,油脂融化,罐头咕嘟咕嘟冒着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肉和香料的香味。

  董成海闻着罐头的香味,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如今,大唐在草原上的产业发展推动的很不错,不光是矿产开发,还有畜牧业。

  而因为畜牧业发达,大唐还在草原上开办了好些个罐头生产厂,专门出产各种牛羊肉罐头。

  董成海的这个罐头,就是从大唐本土送来的,产地便是蒙古草原。

  一个罐头两斤重,售价五分钱。

  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炖的烂糊的上好牛肉块,剩下的则是油脂。

  开罐加热之后,不管是配着米饭,还是馒头吃,口味都很不错。

  最起码,对这个时代这些缺乏油脂肉类摄入的人们来说,很不错。

  当然,董成海现在吃的罐头,并不是他自己买的,而是上面配发的军需品。

  按照班组为基本单位,每天派发三份罐头,早中晚各一份,用于保障战时士兵们的油脂和热量摄入。

  “来来来,罐头热好了,大家伙儿过来吃!”

  董成海用筷子夹起一块牛腱子肉,放入口中,一边被烫的斯哈斯哈,一边招呼人过来吃。

  不多时,几名唐军士兵便聚了过来,一群人嘻嘻哈哈的开始分食。

  不远处,那些幕府新军的士兵看的直流口水。

首节上一节742/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