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117节

  甚至是故意去挑剔别人的错误。

  以至于一些地方的官吏,无所适从。

  那这地方的官吏,主要是军官的利益受损,士兵利益,也同样受损。

  那这叛变自然而然也就会发生了。

  说白了!

  就是他爹爹设置了转运使、按察使、判官以及提点刑狱等这些官,想要到地方上捞政绩,结果对下面的军官、士兵太过于苛刻,下面的军官、士兵不满,于是就叛变了。

  这属于是中央所派出的监察官员,与地方的官员的矛盾。

  而解决这样的事的办法,就只能是仔细地挑选好充任这些官职的人,让他们最好是实事求是、秉公执法,不能因为想要自己升职,就胡乱地来。

  在地方上搞得天怒人怨,甚至就连军队,都给逼反。

  随后……

  他爹爹便把这事给交给了他,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昕此时也仿佛能够感觉到,这在古代当太子的压力了。

  你要回答不好!

  是吧!

  就会在你爹爹的心里留下一种很不好的印象,比如说,此子将来或许不适合君天下。

  你别看赵昕讨论国家大事,嘴巴叭叭的。

  可处理像是这样的事,他可未必擅长。

  再说了!

  这一次他爹爹问他的时候,这场景还不一样!

  以前,是在苗娘子的小院里问的,那当然可以畅所欲言。

  可现如今呢?

  是当着章得象、晏殊,富弼等人的面问的。

  那这难度就有点高了!

  在苗娘子的小院,他说错了,他爹爹也不会当回事。

  可要是他在这里说错呢?

  章得象、晏殊,还有富弼怎么看?

  赵昕只能说,可真的是压力山一样大。

  不过……

  转念一想,若是自己处理好了,自然也能在朝中赢得一片赞誉。

  其实这道题细细想想,也不难。

  这士兵,是转运使逼反的,那这转运使最少也得是个降职。

  甚至,如果是在苗娘子的小院,赵昕说不定就直接跟他爹爹说流放岭南了。

  这种一看就不属于是什么好官。

  可现如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不能这么做,只能是以降职处理。

  这才是顾全大局之举。

  毕竟……

  你这一次处罚得过狠,以后都没人愿意给你去做事了。

  那地方上的人,他们也不是什么善茬,还不是欺上瞒下,你以为他们就很好么?

  所以,降职只能说最恰当的处理方法了。

  至于这些反叛的士兵,你敢接着用,你就招降,然后当做没事发生。

  你不敢用,那你就得把他们全部都杀了。

  看到自己爹爹看着自己,其他人也都看着自己。

  赵昕感觉自己的肩上仿佛有千斤之重。

  便答道:“爹爹,目前我对此事了解得还是太少了,若是能亲自去到那边看一下,与叛变的士兵面对面地谈谈,那是最好了。这样处理起事情来,肯定也会更加地周全些。还有,爹爹你这样,突然就说要把事情交给我来负责,会不会有点太过于激进了?”

  “你说……万一我要是处理不当,是吧!”

  赵祯也是笑道:“怎么,你害怕了?”

  语气倒是很平静。

  不过赵祯想了想,这确实好像有点太快了。

  便道:“你此前不是还让余靖、欧阳修等人,主持了裁军?”

  赵昕心说,我平生根本不与人结怨,我裁军,那是人家愿意让我裁,我才裁,是以自愿为原则。

  可你这面对叛军是吧!

  你能确保这叛军下一次不会再次因为某件事而背叛?

  还是说,你能狠得下心来,把他们全都给砍了?

  这对赵昕来说,全都是充满风险,而且容易与人结怨之事。

  那能一样吗!

  这两件事的处理的难度,根本就不是能拿来相提并论的。

  再说了!

  赵昕这远在数百里之外,对对方的人也不知根,不知底的,他怎么处理?

  你能确定,你如今听到的奏报,就都是事情的真实的一面?

  这便让赵昕想到了当初太宗文皇帝,招降李靖、招降尉迟敬德,不过太宗文皇帝至少也亲自见过这两人吧。

  可自己呢?

  超过开封城两百里之外的地方,他都还没有去过呢。

  赵昕便道:“若是爹爹你能让我去一趟保州云翼军的驻地,那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处理此事。”

  “而若是爹爹你不让我去保州,那我就只能是让我手底下的人,去一趟了。”

  “只不过,这手底下的人到底做得如何,不能代表我的真实实力。”

  “所以……我建议爹爹你可以选择让我亲自前去!”

  赵祯看着他,不由得心想,你刚才还说爹爹激进呢,你这话就不激进了?

  晏殊也是连忙一脸着急地道:“豫王殿下,这万万不可!”

  章得象也劝道:“这士兵叛变,可不是闹着玩的,豫王殿下慎言。”

  富弼自然也劝,“官家,还是让我去吧!”

第131章 无奈

  赵祯原本只不过是想借此机会,考一考赵昕。

  这谁承想,最后反倒是又变成考自己了。

  富弼说话也是很直接,“官家,若是让豫王殿下去了,就算是把事情给做成了,这别人一听,甚至是辽国、西夏一听,我们平叛要靠一个六岁小孩子,岂不是让别人轻视,甚至是以为我大宋无人,因此,我以为,这事让豫王殿下去,万万不可。”

  赵祯便道:“富卿你想到哪里去了,我当然不可能让最兴来去保州。我只是想看看,最兴来能不能处理像是这样的国事。你们是怎么会认为,我会真的让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去的。”

  三人也是对视了一眼。

  其他人或许不好说,但是总感觉官家你做得出来。

  官家你有什么事不敢做的!

  豫王殿下现如今手底下都有三千五百名士兵了。

  不过现如今这保州的事,跟三千五百名士兵的事还不一样。

  那三千五百名士兵,最多只能算是官家太宠豫王殿下了。

  就当做是玩嘛!

  可保州这事,是玩不得的。

  毕竟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定豫王殿下都得薨在那。

  赵昕一听他爹爹跟富弼的谈话,也是感觉,这一趟刷声望,应该是没戏了。

  你还别说!

  若是他能六岁去到保州,然后顷刻间平定叛乱,那你想想,以后这史书得怎么吹他啊。

  比太宗文皇帝去救隋炀帝应该还要牛吧!

  毕竟太宗文皇帝都要十六岁,才能雁门关救驾,而自己六岁,就已经可以亲自去平定一场叛乱了。

  只可惜……

  像是这样的事,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这越想,赵昕还真的越是有点想要这么干。

  毕竟像是这种青史留名的机会,可不多得啊。

  只见富弼又道:“像是豫王殿下手底下的人,对此没什么经验,官位也不高,缺乏威信,也不适宜派出去。”

  得!

  富弼这话再次把赵昕手底下的人出去的路,也给堵死了。

  不过想想,也有道理。

  你比如说赵,除了跟叛军一样,都是军人,还哪有什么说服力。

  保州的位置在很靠近辽国的最前方。

  此事若是不能妥善地处理的话,让辽国也知道了,甚至觉得你问题很严重,那这对大宋来说,其实也是不利的。

  最好是找个人,快速地把这场叛乱给平息掉。

  当然!

  赵昕认为富弼说自己的人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威信,他是十分赞成的。

  不过富弼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自己是官家的第二个儿子的身份。

  如果自己让赵对着叛军说,这一次是代表豫王殿下来劝降呢?

  只可惜……

  保州这支云翼军是拿来在北面防御辽国的。

首节上一节117/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