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国中的大小事,自然也就转到了其母没藏氏以及其舅舅没藏讹庞的手里。
好像在大宋的这一段时期,女人当家做主的现象,很多。
你看像大宋有刘娥,西夏有这没藏氏,辽国那边,也有萧绰。
果然!
自己是什么样水平的国,就会匹配到什么样的国家作为对手。
赵昕让欧阳修去找辽国使臣,套套消息。
一个是尽可能地问出更多的战场上的消息。
另一个,假借问消息的功夫,贿赂贿赂对方,腐蚀对方的心。
赵昕觉得……
其实这打仗之前的情报收集,也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赵昕打算拿出一百万匹绢来做情报工作。
若是不够,再加。
当然!
像是这情报工作,得派专业的人士去做才行。
听闻张亢似乎还行。
也不能一直让张亢在许昌养老,从前没有事可以分配给他去做,现如今,感觉差不多也可以把对方给叫回来了。
然后接下来这许昌该交给谁来管……
只能说优先提拔自己之前选出来的人材吧。
你比如说像是曾巩这些人。
刚回来……
这屁股都还没有坐热。
紧接着……
赵昕便又去了一趟河北。
去看看曾巩他们的粮食转运干得怎么样。
应该说,大体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昕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人在偷懒、敷衍了事。
那他就可以以这个为借口,排除掉让对方去许昌的可能性。
顺便……
也可以当面问问他们的意见,问他们想不想去主管许昌。
另外……
还得让他们明白,这许昌该接下来该怎么管。
别又把大宋其他地方的官僚主义给带到许昌去。
又开始爬到大宋百姓的头上去作威作福。
那这离自己想要建一个以民为本,国为民为立的目标,就又远了。
给他们都出出考题,问问他们,官跟民之间,是什么关系。
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第201章 宋祁
“状元郎,你以为,这天底下,官跟民之间到底是何关系?”
由于赵昕此前从未有说过自己的政治主张出来,因此自然也就根本没有人能知道赵昕是何种想法。
自然,这所谓的刻意地说出讨好赵昕的话来,也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当然!
既然赵昕都这么问了,他们肯定也会思考,要怎样回答,才能让豫王殿下满意。
只有豫王殿下满意了,他们才有可能升职加俸。
然后状元便一脸谨小慎微地看着赵昕的表情道:“当官的是父母,百姓,就如同儿女?”
赵昕便道:“那为何当官的,是父母,百姓,如同儿女。”
紧接着……
这状元郎便给赵昕科普,这当官的是父母,到底是怎么来的。
赵昕便道:“我不想知道这父母官是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通过这个问题。
赵昕也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假如他不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他手底下的人,就会无所适从,就会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要干什么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公司,老板不说自己想要做什么,这手底下的员工就会不知道该怎么干。
都说好的制度,是为了引导别人向好的地方去发展。
自己不可能说每一次,都能找到一种在自然状态下,诚心诚意为百姓做事的人。
但他起码可以通过制度,通过提出自己的主张,让即便是从未这样想过的人,都变成那么去想。
这就好比是那些喜欢阿谀奉承君王的奸臣一样。
当君王定下了,你们最好是给我当奸臣的调子,那么,聪明人就会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
而当一位为国为民的官员,其实也是这样的道理,当他说,他需要能为国为民的官时,那么,大部份人就会被他去慢慢地引导,成为类似的人。
当然!
这里面肯定会有浑水摸鱼,欺上瞒下,表面一套,里面又是一套的。
可应该说,这倒也不失为一种导人的办法。
状元郎便道:“臣的看法是,这父母官的说法,可能已经不是很适用。”
果然!
状元郎一看赵昕似乎不是很满意的样子,便这样开始试探起了赵昕来。
赵昕便问道:“那你说说,如何不适用?”
状元郎便给赵昕说了说宋祁的故事。
宋祁,在大宋很有名的一个人。
他还有一个兄长,名叫宋庠。
由于两人在天圣年间,一起考科举,一起登科,甚至是宋祁第一,他的兄长宋庠第三,而大宋,向来是最重礼仪。
考虑到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所以最后,便由宋庠得状元,而把宋祁,则把他放到第十位去。
就是这样的两兄弟,其中的弟弟宋祁,早年间,曾遇到过一件事。
有一年冬天,开封一带喜获丰收,到处是安乐的景象。
这宋祁没事干,就跑去了田间地头,见到一位老农,便上前作揖并问道:“丈人甚苦暴露,勤且至矣!虽然,有秋之时,少则百,大则万箱,或者其天幸然?其帝力然?”
大意就是说,老丈人干活真辛苦啊,还得暴露在烈日之下,还得很勤劳,但就算是这样,到了秋天的时候,少的时候,只有百,多的时候,则可以收到万箱,这到底是上天的眷顾,还是说是因为皇帝的帮助呢?
只见状元郎跟赵昕道:“豫王殿下可知道,老农是怎么回答的?”
赵昕也是好奇地问道:“怎么回答?”
状元郎便道:“老农说,干天屁事,干皇帝屁事,这都是老农我自己种出来的。”
“你不了解农事。春天土地肥沃的时候,夏天阳光猛烈的时候,我都要努力工作,辛勤地除草,以期得到天赐的雨水;秋天天气转凉,万物开始收藏,冬天则是万物休眠的时候,我也要留在原地,整理房屋和田地,以恢复土地的肥力。”
“今天的收获,是我自己的劳动所得,哪里是靠什么天幸!”
“而且我低头可以捡拾,抬头可以采摘,按照时节使用锄头,按照季节收获,财富积累,利益明显,官员不能夺走我的时间,也不能侵占我的剩余。”
“今天的欢乐,是我自己得来的,哪里是靠什么皇帝的力量!”
“我年纪大了,经历了很多天下事,从未见过不勤劳工作却期待天赐的幸运,不努力却希望得到皇帝的帮助。”
状元郎道:“老农言毕,竟扬长而去。”
赵昕听后,也是惊得张大了嘴巴。
我为啥遇不到这样的老农?
这老农怕是曾经当过什么国企职工,退休下来的吧?
不过也不对。
这古代哪来的国企职工,只有当官的。
可如果对方真的是当过官的,那应该对这当官,对皇帝,多少还是有一点敬畏才是。
又怎会跟宋祁说出来这样的话。
这想法!只能说很先进了!
不过大概人家老农这么说,也是这宋祁不带脑子把人家给气的。
我收成好,关皇帝屁事啊!
你是读书读傻了吧?
当时宋祁去问人家的时候,肯定是一副大头巾的读书人的模样,而且,当时应该还年轻。
所以感觉他问出这样的问题,有点幼稚,有点做作。
正经人谁会问别人这种问题。
还把这收成的好坏,归功于上天的垂幸,归功于皇帝。
赵昕听了这则小故事后,也是问道:“那你对官跟民是什么关系,怎么看?”
见赵昕的心情好像突然就变好了不少,状元郎感觉已经知道怎么回答了,直接答道:“臣以为,不管是官,还是民,都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各自都做着自己要做的事罢了。”
赵昕看了看对方,想看看有没有讨好的意味,当然,最终也看不出来什么,便道:“许昌缺了一个人,张亢我另有他用,你去替张亢吧。”
后面又补充道:“许昌、南阳自成一国,你去到那里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难。你知道,你为何要这样做?”
状元郎不冒险了,摇了摇头,回道:“臣愚钝,希望殿下能够赐教。”
赵昕便道:“因为你自己不种粮食,吃的都是他们种的,你的俸禄,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是他们给的。以民为本,国为民而立,这就是接下来许昌、南阳此国要做的事。”
第202章 打侬智高
人总是习惯于只看到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