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190节

  等于是把库存都给运没了。

  这让人如何不吃惊?

  如果是按照奏报上说的,那大宋以后的铁产量,估计还可以再增加至少五六倍。

  当然!

  运输其实都算不上是什么难事。

  其实开采才是真正需要动用最多人力的地方。

  下了朝。

  范仲淹也是凑了上来,稍稍地问了问赵昕,道:“这蒸汽机是什么东西?”

  赵昕说实话,都懒得跟他们解释。

  不过看他们一副仍蒙在鼓里的样子,只能是道:“所谓蒸汽机,就是一种利用蒸汽,驱动连杆,最终由连杆带动轮子,实现往复运动的机器。”

  “它的原理,就好比是水车,只不过水车用的是水,而蒸汽机用的是水蒸汽。”

  “这就好比,煮汤,一旦汤沸腾起来了,这锅盖就会上下跳,发出噗通噗通的声音,而蒸汽机,用的就是这种足以把锅盖给顶开的力量。”

  “积少成多,只要再对连杆,力量的传递进行一番巧妙的设计,就可以做到不需要人,就可以驱动车子往前前进。”

  “蒸汽机虽说不需要人力,但是也需要大量的石炭作为燃料。”

  “所以……就如同水车需要有河流,蒸汽机,也必须要靠近石炭。”

  “只是河流你没法把它拿起来,而且运到别的地方去用,而蒸汽机,可以把石炭放到自己的车子上,边行驶边用。”

  “这样就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

  “光是这么说,你们肯定很难理解,你们非要知道什么是蒸汽机的话,那就等什么时候休假了,你们再自己轮流去邢州、磁州一趟吧。”

  宋朝放假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

  很多时候,都能放三天的假。

  当然!

  这两个地方离开封至少得有五百里。

  这三天时间,来回一千里,就算是人不换,换马,也确实是有点够戗。

  那就等什么时候放五天假的时候再去,又或者是直接请假去。

  紧接着……

  范仲淹、韩琦、文彦博三人就真的请假去了。

  前面两个是参知政事,短时间内,有他们,没他们,也大差不差。

  文彦博则是好奇心非常地重,就算是要耽误事,也想去。

  不过像范仲淹、韩琦、文彦博这样的人,只能说还是少了。

  毕竟……

  这一千里,来回恐怕都得十天、半个月。

  一些人心里面的想法便是,不就是一个蒸汽机,用得着这样吗。

  还不如待在家里,跟小妾写写诗,听听曲来得自在安逸。

  四天后。

  三人便到达了磁州,磁州比邢州,还要再往南多一百里。

  不过不管是磁州,还是邢州,都有冶铁场,也同样都率先布置了铁路。

  三人以及三人的随从们,很快便看到了这蒸汽机到底是什么模样。

  说实话!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奇特的东西,还是有点吃惊的。

  不过当了解了它的原理,以及背后的精妙的设计后,就又不怎么觉得吃惊了。

  范仲淹也是问相关的负责人道:“这蒸汽机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负责人便道:“这自然是豫王殿下。”

  范仲淹真的有点愕然了。

  你说……

  这治国,而且有自己的治军的想法也就算了,这连蒸汽机都能发明出来,这算是什么?

  对了!

  如果非要这么算的话,那蹴鞠场,那些新的蹴鞠的方式,也算是对方发明的。

  想到这……

  范仲淹也是稍稍地对赵昕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稍稍地做了一下总结。

  你还别说!

  豫王殿下好像做过的事情,还不少。

  只是他们此前一直都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罢了。

  一直以来,都觉得对方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

  自然也就觉得他所做的事,无关紧要。

  范仲淹也是问韩琦、文彦博两人道:“你们俩对此怎么看?”

  韩琦、文彦博两人便看着那台蒸汽机车,回道:“设计精妙,没想到……豫王殿下还能有这样的巧思。”

  文彦博接着又说道:“若是能把铁路修起来,串联起各个州县,将会对整个大宋各地的物资转运,有着不少的帮助。堪比水运。”

  韩琦:“水运需要的人也不少,而且有的地方,还得有纤夫才行,而这个则完全不需要。”

  范仲淹也是道:“我问的不是这个,而是,你们对豫王殿下怎么看?”

  两人也是顿时便沉默了下来。

  只见韩琦道:“聪明非常人可比?”

  文彦博道:“天赋异禀。”

  范仲淹听了两人的话,都觉得两人说的不是很对。

  范仲淹觉得豫王殿下最可怕的,应该是他在你丝毫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把事情给做了。

第204章 彦国你对豫王殿下有何不满?

  皇二年。

  你若是想要认识一个人,肯定得长时间地跟对方接触,这样才好准确地下判断。

  如果不是曾经赵昕有跟范仲淹在月下说过的那些,如果不是有蒸汽机这些东西,讲道理。

  可能很多人对赵昕的印象还停留在他是官家的第二个儿子,他在官家的宠爱之下,可以无法无天。

  具体的表现就在,他说朝堂上他最大,他可以让官家给他一个封国,他可以自己随意地训练士兵。

  甚至……

  就连这黄河,他说他来,其他人就都得闭嘴。

  他的话,不容任何人质疑跟反驳。

  可在别的人看来,他才十二岁的一个小小人儿,又能有什么样的能力?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你或许都很难想象,他能练出来那样的兵,甚至是做出来这样的蒸汽机。

  这就是豫王殿下。

  一个你不去深究,光只看表面的话,你一定会觉得,官家让他领兵,这一定是胡闹。

  可实际上……

  人家的兵练得,估计就算是东京城里的禁军,都不一定是这些兵的对手。

  只能说……

  豫王殿下这隐藏得实在是太深了。

  当然!

  这肯定也与宣传有关。

  你就比如说,他跟韩琦在西北守边的时候,就有‘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样的话给流传出来。

  反之……

  对于豫王殿下来说,你除了能够听到他领兵了,他立国了,他娶妻了,他说他最大了,然后,你就会发现,他好像没有做出过任何的功劳。

  贝州城平叛,算是一功吧。

  但那最主要的功劳,还是给了挖地道的那几个了。

  而且由于贝州城影响太大,如今贝州,都被改成恩州了。

  就是不想再提贝州城的事,这对豫王殿下的宣传,也就更不会太大了。

  另外……

  范仲淹倒是想到了,豫王殿下似乎支持过修建水洛城。

  当然!

  水洛城其实谈不上是什么功劳,但在无形中,随着水洛城的建成,宋朝在西北边境,确实得到了更多蕃人的支持。

  如果当初没有豫王殿下拍板,那结果,又会不会不同?

  而且……

  那时候的豫王殿下,甚至比现如今还要小吧。

  回到朝堂后。

  范仲淹也是很奇怪地,开始在朝堂上,跟官家,还有其他人,都谈起了这些事。

  从水洛城开始谈起。

  然后谈到练兵。

  再谈到现在。

  以至于朝堂上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赵祯便道:“范卿你想说什么?”

  范仲淹便道:“臣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这些年来,豫王殿下的功劳,似乎也不少。”

  “臣还差点忘了,许昌、南阳,也是在豫王殿下的支持下,才慢慢恢复了各种水利的建设。如今,所灌溉的农田,也是近乎数百万亩。”

首节上一节190/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