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255节

  你只能从开封以北、以南的方向去考虑。

  面对群情激奋,赵昕也不跟他们讲道理,因为道理这种东西,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也可以说成是黑的,就看你需要它是黑还是白。

  赵昕只说一句:“所有人都得听我的!”

  这就行了!

  事实上……

  这山海关已经在修了。

  赵昕也分配了一些黎元军,去给前出守着。

  因为上一年,就有投降过来的汉人官员提议,说可以在东边靠海的地方,修建一些堡垒、城池之类的东西。

  赵昕跟对方说,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且财力不足,对方还表示,那边的人愿意自愿出钱出力修建。

  赵昕不相信真的所有人都自愿去修建。

  肯定会有人抱怨,怎么又让他们服徭役。

  但可以肯定的是,修了,也是为了他们好。

  因为如果不修,辽国就可以从这里举大兵南下,而如果修了,那起码,先死的是前线守城、守着堡垒的士兵。

  原本一开始,只是想要修一些军事堡垒,以迟缓辽国南下的脚步。

  但是经过所有人一讨论,那干脆直接把山海关给提前修出来得了。

  估计用个一年左右的时间,差不多也就能给修出来。

  赵昕还为此免了他们的赋税。

  那些投降过来的汉人官员,只能说都很积极地为赵昕出谋画策。

  没办法!

  一个,自己家就在这。

  第二个,积极点,以后也好在朝堂上混。

  第三,其实汉人对汉人,还是存在认同的。

  当然!

  肯定也有那些死忠于辽国的汉人。

  你比如说宋太宗驴车漂移的那一次,守幽州城的,其实就是个汉人。

  幽州城的城楼上。

  赵昕向北看去。

  虽说他很想自己带兵打仗,但估计接下来,能给他亲自带兵打仗的机会,应该不会太多了。

  而且国内的事情那么多,他要是去打仗了,就没时间搞其他的东西了。

  黎元共和国,也需要更多优秀的将领。

  而这些将领,也需要更多的舞台,来展现他们自己。

  嘉四年,春。

  山海关方向。

  报告有敌人千人来妨碍修城。

  不过已经被击退。

  辽国这边……

  其实看着赵昕在那边修城池、城墙,其实也是有些着急。

  不过好就好在,那条走廊对辽国来说,倒也不是说必须要经过的通道。

  现如今的辽国,其实是加强版的鞑子。

  鞑子当年还得靠蒙古给他让路,这才去得了居庸关方向,从居庸关方向入侵。

  而辽国,则完全不需要,因为此时的整个燕山以北,都差不多在对方的控制之下。

  “要打出去!”

  “毕竟天子守国门这种事,说说就好,天子,当然是要用来征服天下的,守什么国门,全都给我主攻!”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一年春,赵昕再次讨论北伐之事。

  可以从辽西走廊北上,不过就是路程远了点。

  路程估计至少需要增加了一倍。

  而如果是从古北口、喜逢口北上。

  这路又不太好走。

  可这也得打啊!

  只是大军出击,就算了。

  此时的他们,还是得省着点粮食。

  用五百人,一千人的骑兵小队出击吧。

  并不是只有辽国人,才会骑兵骚扰。

  赵昕随后便从自己的十七将中,挑了一个看上去还靠得住的,然后让他带着五百黎元军,五百普通大宋禁军出去。

  五百普通大宋禁军当诱饵,五百黎元军则在山里埋伏。

  同时把热气球小分队也给带上。

  等到了三月份。

  最后……

  这一千人便给赵昕带回来了两百多个人头,以及几十头羊。

  赵昕让人把这战绩都给记下来。

  因为等对方死后,这都是要写入史书的。

  当然!

  像是胜不骄、败不馁的话,也必须是一再强调。

  军队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永远都不能少。

  等到了夏初之时,这山海关,已经有了最初步的防御的功能。

  现在就差往那里派遣进驻的部队。

  山海关,讲道理,那么宽,最少也得需要一万人。

  这一万人从哪里出?

  那还不是得从开封出。

  讲道理!

  当打下了幽州城后,赵昕反倒是怀念起了大宋小而精致的美。

  这疆域大了,其实也有大的烦恼。

  这年……

  一台蒸汽压路机,也是被研究了出来。

  其实就是在原来的蒸汽机车的基础上,在后面再加一个滚轮。

  当然!

  这个滚轮也是有讲究的。

  还好赵昕经常看发明XXX的真的是个天才。

  虽说目前可能效果还不是很好。

  不过在修路整平这方面,确实也能帮助不小。

  还有石头破碎机,不过目前只能破碎及时上百斤的小石头,破不了那些成吨重的大石头。

  然后蒸汽挖掘机,也正在研究之中。

  不过这个也就更加地复杂了。

  估计要被卡在那里很长一段时间。

  织机方面,除了能够织出绢,像是织锦等技术,也有在发展。

  一匹绢按照开封的价格,最多也就值一贯多几十文这样。

  可如果是锦,那就是一匹价值至少四五贯了。

  像是大明的那些衣服,为何都那么地花里胡哨,就是织造技术比先前的那些朝代,都更加地先进。

  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大明变得越来越卷。

  这一般的衣服,你估计还不太能卖得上价。

  赵昕接下来自然也得慢慢地走高端路线。

  如果绢太多了,市场会很容易饱和。

  这一年……

  开封城也可以明显地看得出来。

  真就是不少人都能够穿上用绢做成的衣物。

  赵昕打算再往鞋子、袜子等领域,也开发一下。

  对了!

  这缝纫机,赵昕也又让沈括去研究。

  虽说……

  沈括当看到他让他研究缝纫机的时候,估计会愣那么一下下。

  赵昕把自己所画的草图,都给了沈括。

  接下来……

  就要靠沈括去完成他没有画仔细的部分。

  只能说……

  这个看着简单,实则也一点都不容易。

  至于说钟表……

  也感觉可以拿来卖了。

首节上一节255/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