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268节

  当你穿得全身上下都是盔甲,而你的敌人,却只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种地老农的时候,那么你的自信心就会无比爆棚。

  而燧发枪,也确实能给人这样的自信。

  因为几乎所有上前想要跟他们反抗的,都被他们连人带甲给射穿了。

  那些想要拿盾牌来抵挡他们的人,更是连盾牌都给他射穿。

  木屑都飘到了半空。

  ……

  辽国军营里。

  到处是厮杀、逃亡的声音。

  在打散了辽国的那些忠义之士想要组织起的防线后。

  剩下的,便只有一路的追杀了。

  不少辽国士兵此时根本都来不及穿上铠甲,自然,一旦被追上,便只有被屠杀的份。

  这一仗,从早上,一直打到了下午。

  耶律洪基虽说在一群忠义之士的保护下突围了,可到了安全的地方一数,身边也仅仅只剩下十几人而已。

  其他人,要么死了,要么走散了,可问题是,那可是他们辽国的全部的兵力啊!

  “辽国这是要亡于朕之手了吗?”

  下午,太阳已经开始偏西,准备跌落,只见此时的耶律洪基也是一脸凄然。

  下面的臣子也是道:“陛下,我们已经逃了这么远了,想必宋军是不会再追上来了,陛下先休息一下。”

  耶律洪基便道:“朕的七十万大军啊!就这样没了!?”

  其他人脸上旋即便露出了一脸尴尬的神色。

  还是那位臣子,回道:“陛下,大多应该只是逃散了,若是能聚拢一下,应该还是能有不少。”

  耶律洪基便道:“昨夜是谁放的哨!”

  其他人也是心想,放哨的那个估计现如今已经身死了吧。

  倒是有人说了一句公道话,道:“早上雾气太浓,二十步开外,便已经看不清,想必,那放哨的已经被宋军给杀了吧。”

  耶律洪基便问众人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臣子立马回道:“外面凶险,陛下不若先回上京。至于这逃兵的收拢……”

  旋即便有人请缨道:“收拢逃兵之事,便交给臣等!”

  耶律洪基看了看手下人坚定的神色,也只能是闭上了双眼,只能这样了。

  其实如果耶律仁先还在的话,一定不会让耶律洪基逃跑。

  因为这跑了,那肯定是打不过。

  可没办法!

  耶律仁先已经让耶律重元给砍了。

  当然!

  如果耶律仁先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让耶律洪基留下来阻击敌人。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赵昕此时此刻,说不定也就能活捉耶律洪基了。

  当前线的战报传了回来,赵昕读完后也不禁是叹了一口气。

  “果然!要想活捉耶律洪基还是有点难。这游牧民族,也太能跑了。”

  第三天中午。

  赵昕便领着后续部队抵达了前线。

  此战,经统计,杀敌至少得有三万,跑不过,直接向宋军投降的,也有数千人,俘获牛羊不可胜数。

  只不过……

  赵昕觉得这些都是虚的,你这杀敌三万,你得杀其国中精锐才行,你杀的都是逃跑的牧民,那就没意思了。

  虽说在草原上,其实牧民也是一种威胁。

  因为你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随时都能装备上铠甲骑上战马,上阵打你。

  而好消息是……

  这精锐不能说完全没有。

  随着一些大臣的尸体被抬了出来,很快,便有契丹人认出了,这些都是原来保护耶律洪基的亲卫,或者是官员。

  而像是这样的人,亲卫有近千人,官员也有几十个。

  而且……

  似乎就连他们的宰相级别的人,也给杀了。

  只见有人给赵昕介绍道:“此人名叫萧德,辽国的北院枢密使,封鲁国公。”

  赵昕便道:“此人在辽国那边很有名望吗?”

  那人便道:“有没有名不知道,不过对方一把年纪,为其陛下断起后来,毫无畏惧,让臣等也不禁心生敬佩。”

  赵昕便道:“那就厚葬吧!让人尊敬的对手。”

  那人便道:“是!”

  有了辽国的牛羊,接下来……

  赵昕的军队倒是更加地不怎么缺粮食了。

  不过接下来也有问题。

  到底是往西边去,还是往东边去好呢?

  与此同时……

  高丽这边。

  高丽也兴兵十万,开始进攻鸭绿江以北的辽国的城池。

  当然!

  由于高丽没有赵昕的攻城能力,他们要想攻城,也只能是用最传统的办法。

  而辽东这边的城池,像是唐时的乌骨城这些,本身就是易守难攻的存在,这也就使得高丽在攻打这些城池的时候,略显吃力。

  否则……

  真要有那么容易的话,高丽都不需要赵昕去商量,估计早就自己把这些城池都给拿下来了。

  赵昕想了想,也罢!这辽东还是别去了,还是让高丽继续去吸引火力吧。

  至于赵昕……

  其实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比如说,这辽西走廊一路过来,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城池。

  还是先把这一路上的一些小县城、小州城什么的,都给顺手拔了吧。

  这些小县城、小州城说实话,没什么军事实力,估计一座城下来,连十套铠甲都凑不齐。

  自然!

  赵昕也是直接通过劝降的方式,便可把这些城池都给劝开门。

  关键……

  城中的百姓,还有不少曾经都是汉人。

  那这就更好办了!

  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赵昕也在考虑,要不要把他们都迁徙到山海关关内去。

  可问题是……

  赵昕也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安置他们。

  放着他们不管,到时候说不定又要被辽国给夺了回去。

  守着他们吧,又浪费自己的人力。

  也只能是拿来当一个据点来使用了。

  可问题是……

  拿来当军事据点,赵昕也不太信任他们。

  毕竟谁知道他们当中,有没有心向辽国的。

  也不全是汉人,还有其他部落的人,以及契丹委派下来的官员。

第262章 局势

  辽西走廊虽说是跨过燕山山脉最好的通道。

  然而,这个通道最大的弊端,也在于它实在是太长了。

  你不亲自去走一趟,你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它是游牧民族天然的南下通道。

  对汉人而言,其实却并非是那么地友好。

  毕竟游牧民族最多三两天,就能从头走到尾,而汉人。

  汉人通常都是待在原地种地。

  要想控制辽西走廊,要么在这里一路往北修建堡垒,然后屯兵。

  要么……

  你就在这安排一支骑兵,没事干,你就北上去打游牧民族。

  否则……

  这辽西走廊就是别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而你呢?

  你只喜欢种地,所以这走廊其实一点都不适合你。

  数日后。

  赵昕全军抵达锦州。

  此时的锦州,也是比之往常要热闹了不少。

  毕竟多了很多的辽国的士兵。

首节上一节268/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