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272节

  这不!

  等宋军这边都列好阵。

  双方的第一轮交战,只片刻的功夫,火炮便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耶律洪基自以为自己有七十万大军,所以根本不怕赵昕。

  可实际的情况却是,七十万大军,在见过了火炮的真实威力后。

  这七十万大军,根本就站不住。

  毕竟耶律洪基才给他们多少月俸啊。

  白白地站在原地,挨对方的炮击,这不是正常脑子的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别说是那些临时拼凑过来的杂牌军了。

  像是这样的炮击,就算是耶律洪基的亲卫,被打了也得跑。

  其实理想状态下,应该是一个方向挨了炮击,那么其他方向上的友军,便可以肆机去进行进攻。

  可实际的情况却是,一个方向挨了炮击,这个方向的人很快也就崩溃了,然后紧接着其他剩余方向上的友军,也全都跟着跑了。

  是的!

  接下来,就很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首先是耶律洪基前面的亲卫受到了炮击,然后亲卫也顶不住,开始逐步趋于崩溃的边缘。

  然后不等剩下方向上的敌人靠近,有个别的亲卫,便已经是顶不住。

  直接便开始逃跑。

  这主要也是因为,耶律洪基做不到像赵昕这样,亲临第一线。

  如果耶律洪基是站在第一线,鼓励士卒,说我都站在这里了,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那说不定,这辽国士兵的士气可能还会高一些。

  可现在的情况是,亲卫在前,而耶律洪基远远在站在后面。

  那士兵自然也就会胆怯。

  然后进而开始逃跑,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其实又是幽州城的复刻,只不过……

  上一次在幽州城的时候,耶律洪基没有七十万那么多。

  因为没有七十万,所以他们只要感觉一有什么不对路的就跑了。

  可现在,正因为他相信自己有七十万,七十万难道还打不过赵昕的三万,所以,他没走。

  而也正是因为他不舍得走。

  接下来……

  一场更大的失败,也是出现在他的眼前。

  “轰轰轰轰轰!”

  数轮火炮攻击过后。

  大量的亲卫因此而伤亡。

  当伤亡的比例来到了一比十的时候,毕竟是亲卫,所以这比例尚还可以接受。

  可当伤亡的比例紧接着又来到了一比五……那这就不是能不能接受的问题了。

  而是,接下来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的问题了。

  耶律洪基此时还让他们冲锋。

  好嘛!

  一冲,幽州城下的相同的情况,也是再次复刻。

  随着‘砰砰砰砰’的声音响起,半数的亲卫已经倒了下去。

  然后……

  赵昕命令骑兵一冲。

  此时……

  辽国的亲卫便只剩下逃命的份了。

  至于你说一开始不用亲卫,用其他的,那估计,在一比五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开始往后跑了。

  “杀!”

  赵昕直接发号施令,让骑兵直奔耶律洪基而去。

第264章 冬,落幕

  经过了这么多场的大战,事实上,辽国的精锐已经死得七七八八。

  而那些有幸现在还没死的,说实话,也早就被己方那惊人的死伤率给吓得不想打了。

  毕竟当兵打仗,为的是战功,为的是好处,可你这逢战必死。

  辽国的士兵,如今缺的,也只是一个正当的,合理合法的溃逃的理由。

  本身七十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甚至很多其实都是把农民、牧民给抽调过来。

  这些农民、牧民在上战场之前,甚至连自己为何要打仗,打了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都不清楚。

  自然!

  这些人压根就不会为了耶律洪基的好日子,从而无私地献上自己的生命。

  这不!

  当赵昕让骑兵发起冲锋后,很快,耶律洪基想让两翼的农民军、牧民军去包抄骑兵。

  可两侧的农民军、牧民军,根本不听使唤。

  当然,不听使唤的原因也不单单是上面所说的这些。

  试想想,你平时只是一个农民,你十分爱好和平,忽然有一天,他们给你配发了一些简单的武器,然后便让你上战场。

  可问题是,你眼睛又不瞎,虽说大家都是当兵的。

  你的武器装备,却是明显比人家的要弱得多。

  那大宋的步人甲,从头到脚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你再看看你自己。

  也就勉勉强强护住个五六分。

  这都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此之前,你可一直都是一个良民啊。

  虽说在战前,包括平时,也有上官带着你们一起进行训练。

  可训练是训练,实战是实战,你甚至还清楚地知道,那个带着你一起训练的那名辽国的将领,平常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

  他平常动辄打骂你们。

  现在……

  他却让你们跟着他一起冲。

  可这凭啥啊!

  傻子才愿意跟着一起冲!

  耶律洪基这一次征召了不少汉人百姓,来充当步兵。

  本以为,凭借着这些汉人步兵,不说打赢吧,起码也能给到宋军不少的麻烦。

  可接下来的实际情况却是,这些汉人步兵在面对他的本阵被冲的情况下,竟然一动不动。

  就好像是商量好了,你们打你们的,我们谁也不帮一样。

  当然!

  或许也不是他们不帮。

  而是……

  如果他们帮了,那他们也有被侧击的风险。

  因为……

  宋军的步兵,此时也在不远处正缓缓地走着过来。

  赵昕让军队呈半月形地扩散出去。

  正常来说,这样是没法打砧锤战术的。

  不过……

  赵昕又安排了进攻能力最强的一部份的黎元军,先去打破一个缺口。

  让敌人的一部分士兵先溃散。

  等这些溃散的士兵已经让出了一个缺口。

  那就可以接着打砧锤了。

  当然,这个缺口还得留着一部分的人,去进行火力压制,防止又有新的敌人加塞上来。

  不过这些预备的东西,赵昕接下来基本也没用上。

  皆因……

  辽国的士兵虽说看似是层层叠叠的,军容很盛。

  可实际上……

  都是战五渣。

  能不立刻转身逃跑,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因为如果敌人还没有来到自己身前,自己便转身逃跑,那就是畏战而逃,要是让督战队给发现,当场就会把你给砍了。

  那你就得找一个就算是督战队,都没空砍你的时机,你再逃跑。

  而且,到时候所有人都一哄而散了,督战队想抓人也抓不及了。

  没错!

  这个逃跑的时机,恰恰就是跟大宋的军队正好差不多快碰上的时候。

  一百五十步!

  岿然不动,我与大辽共存亡!

  一百步!

  按照命令,弓弩上弦,准备战斗。

  本来还有一个五十步,万箭齐发,得过且过!

首节上一节272/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