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275节

  而是问道:“南朝太子殿下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

  赵昕便又道:“接下来,我有权管理你们契丹人的内部事务,你们的官员,都得听我的。”

  耶律乙辛也是道:“这个听你的,意思是……”

  赵昕便道:“我希望你们能视我为你们的陛下。”

  耶律乙辛便道:“这恐怕很难办的到。”

  赵昕道:“是会很困难,毕竟若是这样的话,那要把你们的陛下放到何处。可你们不听我的,到时候,便又会时不时地反叛,这会让我觉得很麻烦。”

  耶律乙辛便道:“那到时候……我们陛下怎么办?”

  赵昕便道:“这我暂时还没想好,反正……以后肯定有安排对方的地方。”

  耶律乙辛惟一能够想到的,便只有对方说不定会把自己陛下给囚禁起来。

  耶律乙辛接着便又道:“那南朝太子殿下还有其他的要求?”

  赵昕便道:“我将来,是打算实控你们契丹的,当然,一国两制,你们这些当官的,全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之前该是什么官,以后还是什么官。你回去告诉你们陛下,明年,我会再次北上,希望他能好好考虑,趁早投降,还来得及。别等到了成为亡国之君,到了那时候,就没有价值了。”

  赵昕的话,只能说很不客气。

  耶律乙辛也很快便把赵昕的话,给带了回去。

  众人一听,各自心中都有了小九九。

  这貌似是在离间他们君臣吧?

  而且……

  若是以后他们所有人都听赵昕的,那陛下怎么办?

  耶律洪基也没想到,赵昕竟然把他给单独排除在外了。

  耶律洪基不死心地问道:“对方就说了这些?”

  耶律乙辛便道:“就说了这些。”

  耶律洪基一听,那没办法了!

  这是逼着他打啊!

  当他再次看向群臣之时,也是莫名地感觉,这些家伙会不会突然就背叛自己?

  要说耶律洪基这皇位,也是从自己爹爹那里继承过来的。

  你说他本人能有多少威望,其实并不见得。

  等会议散了以后,耶律洪基也是单独问了问耶律乙辛,问对方,赵昕有没有说和亲的事。

  耶律乙辛只能是表示,完全没有。

  耶律洪基顿时便一脸伤脑筋的样子,坐了下来。

  既然如此,也只有接着打了。

  不过没过几天,耶律洪基便又收到了赵昕的信。

  说是,你们辽国的发型太难看了。

  咳!所以我为了自己女儿的终身大计,不得不重新审视。

  希望能把你儿子的肖像发过来,先让我看看。

  耶律洪基直接便有些糊涂。

  “你这样既要和亲,又不和亲的,到底是何意?”

  赵昕便同样回复对方道:“我又怎么能拿和亲这种事,来作为两国之间谈判的筹码。那不是对你的侮辱,对你儿子的侮辱。我是真心希望,今后两族百姓,能够和平共处。至于说到时候,你若投降了,你以后能做点什么。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绝对不能让你再当辽国的陛下,你可以为契丹王,替我掌管商业吧。”

  言下之意,就是这军政的事,你就别管了。

  我给你一个富贵的机会,你就别到时候,又领着人一起想着如何造反了。

  耶律洪基不太明白掌管商业是什么意思。

  直接便问赵昕这到底是何意。

  赵昕便写信回道:“今后,燕山南北的货物交易,都得有人去进行对接,你就负责把燕山以北的各种货物,牛羊、马匹,山珍等,都收集起来,然后进行交接。差不多就跟商人一样。”

  耶律洪基只能说感觉自己受到了鄙视。

  他可好歹是堂堂一国之君,你竟然让我去做商人做的事?

  然而……

  耶律洪基根本不懂商人的力量。

  你要知道,西方列强,其底色,可都是商人。

  耶律洪基也不清楚这到底能赚多少钱。

  不过……

  每年收入大概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吧,相比起直接成为亡国之君,甚至还要被人给砍掉脑袋。

  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完了……

  耶律洪基便询问起了自己妻子,以及自己儿子的意见。

  并且在自己的妻子萧观音的面前感慨:“我这也算是成了亡国之君了吧?”

  萧观音也是道:“陛下就不能再打打?”

  耶律洪基不是不想打。

  而是确实打不过。

  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现如今的辽国,已经是江河日下。

  自己的父亲打了两次西夏,国力其实便已经是严重受损。

  再加上他又连续在幽州城大败了一次,锦州一带大败了一次,辽东回锦州的途中,又大败了一次。

  那些曾经辽国的精锐,早就损失殆尽。

  若是此时他还坚持说不投降,到时候,估计怕是就得自己到草原上去放羊了。

  且到了那时,那些从前还依附他们的其他部族,如西边的阻卜部,西北的乌古部、敌烈部,东边、南边的渤海旧民、高句丽遗族,以及东北的女真,北边的室韦,一旦发现他们已经不行了,那还会继续依附于他们?

  所以……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投降。

  假若此时不是辽国,不是契丹人,或许不会想得这么深远。

  可辽国,尤其是耶律洪基,可是已经被汉化得很深很深,读过的汉人的史籍,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他当然清楚,如果接下来自己不投降的结果会是如何。

  只能说……

  投降虽然丢脸。

  但毕竟他是仰慕中原文化的,所以,若是能成为中原的一员,倒也不算是一件什么难以接受之事。

  如果是换做其他的蛮夷部族,那当然不行。

  可现在他们都已经穿着跟中原人一样的衣服,哪又有何不可?

  在跟萧观音谈论完这些后,耶律洪基又问了问耶律浚,对此事怎么看。

  耶律浚还小,对投降这种事,其实还有点没什么实感。

  反正……

  只能说是听爹爹的安排。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第二年,春。

  耶律洪基便以天下百姓为由,为了尽快地结束战争为由,正式向所有人提议,向南朝投降。

  辽国这边……

  上下官员你要说不惊讶,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有一说一,你说现在不投降,你还能怎么办?

  倒不如说……

  能做到像他们陛下这样的,即便是翻遍史书,也难以找到几个。

  考虑到在战争的层面,他们其实已经完全打不过了。

  现如今……

  陛下又主动站出来投降。

  那剩下的官员,便也没什么好说的。

  既然这样!

  那就投降吧!

  派使臣去告知南朝的太子。

  而与此同时……

  赵昕在幽州城,也在琢磨着,今年的仗该怎么打。

  然后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耶律洪基竟然还真的投降了!

  讲道理!

  就连赵昕都有点难以相信。

  不过……

  你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是辽国再坚持下去,也不过就是垂死挣扎。

  能做出这样决定的耶律洪基,也不失为一位明智的国君。

  从古至今,好像一般都只有南方的政权喜欢不打仗就直接投降。

  这一次,却是出了辽国这样的北方政权。

  既然耶律洪基说要投降,那赵昕也没有道理不接纳。

  定好一个黄道吉日。

  随后……

  赵昕便在山海关,接受了耶律洪基的投降。

  消息传到开封府,连他爹爹都垂死病中惊坐起,震惊到从床上爬了起来。

  问众人道:“最兴来到底做了什么!?”

首节上一节275/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