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296节

  赵哲便道:“像是燕云十六州的不是很清楚,但除了燕云十六州,就怕是要快有四千万以上了吧。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因为户籍上的数据,每户只有两个人,一共差不多两千万户,可想想都知道,一户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父亲、母亲,儿子,少说也得有三个人。所以这里暂且就当它是六千万吧。甚至,可能还远远不止,如今说不定有八千万人都有可能。”

  其他人便道:“我听闻有不登入户籍,以便逃税的,不过这个历朝历代都有,倒也无所谓了,反正只要大概的数字是正确的即可,所以说,如果把这连成线的话,那下一步……”

  赵哲便道:“没错!接下来大宋的人口,应该会直线下降。”

  有人便道:“那原因是什么?”

  赵哲道:“几乎都是战乱。当然,在战乱以前,朝廷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乱象。像重用奸臣等等。”

  有人便道:“那我们现如今……好像也没有啊。”

  赵哲便道:“那是因为我们爹爹不可能重用奸臣。像欧阳修,富弼等人,哪一个不是朝堂上、民间里的道德楷模。在百姓口中,那都是以尊称来称呼他们。”

  第一批,最小的儿子赵熙便道:“那意思就是说,如果爹爹他现在昏庸了,那大宋就会亡。”

  赵哲:“合理!所以爹爹他才不敢昏庸。可这跟开疆拓土,有何关连?”

  众人也是有点想不明白。

  几人表示不明白,赵昕便让他们去下边的县,问问百姓家里有几亩土地。

  一问,大概也就懂了。

  有的人一开始可能有二三十亩,但是因为灾荒,为了救急,就卖了一些。

  还有的是家里孩子生病了,卖了救人的。

  还有人额外给他们说了,自家这几亩地,也养活不了几个人了。

  幸好!

  现如今官家把国都搬到了这边来,这种地之余,还能到城里打打工,若是没有城里的工作,他们一家人都不知道能不能养活自己。

  这要是再碰上个什么蝗灾,估计全家人就得啃树皮了。

  只见一位老汉道:“我家女儿就在城里给人织布。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个两、三贯。”

  几人当然知道招工这事。

  那报纸,其实他们也有看过。

  不过……

  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工作对这些百姓来说,竟然这般重要。

  也从老汉的口中得知,谁谁谁家的地最多,那才是这一带真真正正的土财主。

  关键是还有不少的百姓,在对方那混口吃的呢。

  然后一行人便懂了。

  说道:“如果能开疆拓土,把这些穷人都送去开荒,说不定就能重新分得更多的土地。”

  不过……

  为何这土财主,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土地,而这些穷人,就只能送去开荒?

  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几人回来后,跟赵昕说了这个。

  赵昕也是道:“你们大概还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百姓活不下来了,那他们会怎么做。尤其是当出现大量的灾荒,他们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他们的时候。”

  几人想了想以后,这才恍然大悟,道:“他们就会造反?”

  赵昕便道:“所以你们如今知道,这土地的重要性了?”

  赵昕随后又拿出了自己随手画的地图。

  对众人道:“交趾,一年两季水稻,河网密布,最适合拿来养人。而且越往南,甚至一年可以种三季水稻,能养活的人自然也就更多了。”

  “其实往东,这边还有一个琉球,就在大宋福州东南边吧,那里应该也适合种植水稻。”

  “再过来,从琉球坐船顺着海流往北,日本,也适合种植水稻。”

  “日本这个国家,还有着大量的银矿、金矿。缺点则是,不管是琉球还是日本,都有个老毛病,容易刮台风、容易地震。”

  “不过……人家都能在那住得,你们为何不行。”

  “你们四个,都要好好地学习如何航海,如何领兵,到时候……这些地方,就是施展他们才能的地方。”

  看着那张图。

  那个男的小的时候不中二。

  一想到自己登上去以后,就是官家,就是陛下,那热血肯定是蹭蹭地往上涨。

  不过现如今的他们,学得还远远不够,除了学习航海,领兵作战,还得学习如何治国。

  如何去更好地,把当地的百姓,变成自己的百姓。

  当然!

  交趾这个可以这么做。

  像是琉球,像是日本的话,感觉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所以说……

  要怎样才能迅速接受交趾的百姓。

  其实……

  百姓向来都是谁赢,他们就支持谁。

  因此……

  只要宋军能够做到对百姓尽可能地秋毫不犯,对交趾国中贵族,做到快速地斩首,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把交趾给拿下,那直接接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地大的。

  可惜目前还没有交趾的气候资料。

  古籍当中,虽说有一些记载,但并不是很完善。

  这个得先派个人去,去体验一遍才行。

  最好是带着温度计去。

  这水银温度计,其实制作起来,也不是很难。

  主要是收集一下冬天的气温。

  如果能到十几度,那基本上,就不怎么需要怕蚊虫了。

  毕竟……

  赵昕开空调,开到十几度以后,这蚊子也都会消失。

  至于怎么确定是十几度,刻度怎么算。

  这个,方法自然是有的,比如说,即便不能知道具体的,也可以知道大概的,拿人的体温来当做一下参考。

  只能说……

  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交趾可以做到,冬天气温可以防止蚊虫,而且还少雨的话,那么,他们便可以选择在冬天出兵,以尽可能地减少由于高温多雨、蚊虫多所导致的各种瘟疫、疾病。

  当然!

  可能不一定立马就能打下来。

  说不定也会有一些忠君的,会变成反叛军,跟他们打游击。

  而且……

  冬天打下来,你到了第二年也不能走,还得守。

  因此……

  你要说具体怎么操作,才能让交趾那边投降,不至于发展为游击战,甚至是长达十几年的战争,这肯定也有讲究。

  在出征前,得把这些都考虑在内才行。

  如果交趾那边出的是一个昏君,那就好了。

  据目前赵昕从占城那边所得到的情报……

  至少现在看来,这交趾国李朝的李日尊,曾有亲自出征,平定叛乱的举动。

  或许……比之他的父亲李德政,也怕是差不到那里去。

  而且其国号自称‘大越’,也充分地暴露了对方的野心。

  不管怎样,先派人去探查一下再说。

  另外这一段时间,也得考虑如何组织人力、物力,打造战船,组建军队。

  这年秋。

  赵昕便让众皇子自己组建自己的班底。

  至于你说,这班底从哪里来。

  反正……

  大宋的随便挑。

  像科举的进士,或者是黎元军的后代。

  黎元军的后代,那些不是嫡出的,若有想法,其实也可以。

  不过事实上他们跟外人接触得真的不多。

  基本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拿来读书学习。

  所以接下来,赵昕也让他们可以出门,自己到处去逛逛。

  肯定不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往自己的兜里塞。

  首先……

  你找这人,他肯定得能吃苦才行吧?

  然后其次,他得对你将来立国有帮助才行吧?

  而不是那种只会写诗,而且诗词写得很好的。

第280章 冬

  虽说幽州城内满大街都是人。

  但是你说到底谁才是人材,这一点还真不太好说。

  赵昕也让他们拿出自己的计划跟想法。

  而几人也不笨,其实……

  只要认真在城中逛一逛就会发现。

  人才基本上都聚集在士农工商馆。

  甚至……

首节上一节296/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