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306节

  赵昕不能不这么说,因为……这像是司马光等人,老是对他向琉球发展,向南边发展,有着很大的意见。

  主要是因为,这样太过于花费钱粮了。

  赵昕只能是跟他们说,大宋光福州一地,就有近百万人口。

  是的!

  你没有听错,光是福州一地,就有近二十万户。

  然而都知道,福州的土地非常的希少,二十万户,都根本不够大宋百姓去种的。

  因此在那么多的弃婴、溺婴的地方当中,这福州都可以说是名列前茅。

  一旦百姓饿着肚子,就容易发生叛乱。

  为了养活这些人,赵昕不得不到外面去开辟新的土地。

  而琉球。

  虽说整个岛也不是很大,平地也不是很多。

  但至少能为大宋增加数百万亩耕地,为了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这出海,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一旦要出海,就要有武力进行保障。

  所以……

  大宋必须要建成一支不错的海军。

  他所做的这些,都不过是为了汉人能够更好地绵延生息。

  又怎么能说是浪费?

  听了赵昕算完了账,可以增加数百万亩耕地。

  司马光等人接下来倒也不怎么说话了。

  唯一还让他们有点顾虑的,也就是这把人口都迁移了出去,以后不好控制而已。

  当然!

  有了海军,那情况又不一样了。

  这年。

  出去外面巡视侦查的船只也是发现了在琉球的南边,有一个比琉球更大的岛屿。

  准确地说,也可以说是岛屿群了。

  那边最靠近琉球的岛屿,上面可以拿来种地的面积也不小,赵昕也是拿出自己随手画的世界地图,摊开来看了看。

  对照了一下。

  说实话!

  从前他只把目光多数放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最多也就再加个新加坡,马六甲海峡什么的。

  这琉球下面的这个……

  是什么地方,他倒是一下子没想起来叫什么。

  不过在他的记忆中。

  这边好像确实是有土地的。

  就在澳大利亚的北边嘛。

  赵昕当然不相信,他们已经到了澳大利亚。

  而且……

  奏报上也说了,都是一些比较破碎的岛屿。

  那就更加不可能是澳大利亚。

  只是这些地方……

  恐怕是放到了后世,也有点小透明。

  这些岛屿上并非是完全没有人。

  上面存在着大大小小,至少十几个部落、王国。

  不过好消息是,下面的人汇报,这些部落、王国的人数都并不多,最多的,也就数千人而已。

  而且他们的一些习俗,比如说让奴婢殉葬,还有丈夫死后,妻子也要绝食七天,只有挨过了七天,才能接着活下去,也在最大程度地限制了他们自己的人口增长。

  既然这岛屿还没有名字,上面也都还是一些团聚千余家,夹溪而居,凭高依险,编茅为屋的野人、土著。

  赵昕也是道:“以后……这地方就叫小宋吧。”

  如果赵昕对郑成功比较感兴趣的话,那他一定知道,这地方,以后叫吕宋,而且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菲律宾。

  事实上……

  已经早就有大宋的福州商人到过此地。

  只不过……

  他们来这是来贸易的,而且人数往往不多,所以,对当地倒是没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岛上,既有好的土著,也有坏的土著。

  有的土著对汉人的到来,表现得非常地友好,而且还知道上来跟你做生意。

  有的则是直接动用武力,直接跟你抢,显得十分地穷凶极恶。

  赵昕也是让人把地图给重新抄了一份,再让人送到自己的几个儿子那里去。

  意思不言而喻。

  等打下了交趾,你们其他还没有地的,就可以去分了。

  只不过此时这岛上,还没什么人。

  一步步地来吧!

  毕竟他们也才十八岁,二十岁不到。

  其实……

  与其说是拥有一个国。

  赵昕倒是希望,他们只是把这个地方,当成是一种资产。

  尽可能地去用商业的头脑,去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才是最好的。

  欧阳修在看到了那张图后,也是十分地无奈。

  忍不住跟富弼一边喝酒,一边吐槽道:“我看官家,就不可能不折腾,这辽国打完了,西夏打完了,我本以为他终于是消停了,想着接下来,我们也可以过几天安稳的日子了,可现如今,他又给你弄出来一个琉球,一个小宋岛。唉~”

  富弼也是眉头深锁。其实对外开拓,富弼倒是不反对。

  可这对外开拓,能不能对国家有利,那有点不好说。

  毕竟你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到时候能不能回本?

  而且就算是要回本,可那些地方都离他们那么远,这东西怎么征收回来?

  当然!

  有一点,富弼还是比较同意的。

  那就是如果不对外开拓,他们就可以看到年年弃婴、年年溺婴。

  而且百姓都挤在一起,过着困顿无比,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但如果你能走出去。

  至少……

  你说不定还能养活自己。

  这一年……

  大宋打算先往琉球迁入一万户百姓。

  这耗费,丝毫不亚于去打一场战争。

  甚至由于前期要持续地进行投入,可能比赵昕打一场仗花的还要多。

  当然!

  这都是由于赵昕的高要求所决定的。

  如果赵昕说,不用保证百姓的存亡率,开荒死了也就死了,那所花的,就不一定有这么多了。

  别的朝代一般都是因为战乱,这才去开垦那些蛮荒之地。

  他们倒是好!

  国家一片和平安宁,却去开发那些土地。

  而且还要把自己的百姓给送到外面去。

  这是自古都少有之事。

  该说是官家太过于心善,不想百姓过得太过于困苦,还是说……

  不过有一说一。

  大宋富,确实是富。

  可那些穷苦之人,也绝对不会少。

  尤其是他们大宋的税赋,比之汉唐还要高出许多。

  其实许多人,即便是居住在城中的,也不过是勉强能混个温饱而已。

  富弼也是道:“往好了去说,官家起码没有把钱都花在声色犬马之上。”

  欧阳修听后,觉得倒也是。

  这年六月。

  皇孙诞下。

  赵昕如今也成了当祖父的人了。

  减辽国百姓今年一半的赋税。

  秋末。

  一万海军已经成型。

  此时的大宋海军,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全火器化。

  现在比较缺的,就是一次可供实战的机会。

  赵昕也批准了几个儿子启航的申请。

  你说他会不会有点担心。

首节上一节306/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