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322节

  除了曾巩、王安石,还有一个叫做韩绛的。

  很多人都说,对方有宰相的气度。

  说实话!

  对方的气质,也确实是那样。

  不过赵昕更加看好的,却是对方喜欢打击豪强。

  在地方上就任的时候,不止一次跟地方豪强、富商斗争。

  而且,对惩治贪官污吏方面,也有一些贡献。

  唯一有点冒险的却是,又是一个愣头青。

  虽说年纪不小了。

  但是却颇有几分嫉恶如仇的样子。

  这样的人,他只相信他认为对的道理,到时候,自己不一定能跟对方合得来啊。

  所以……

  思虑一番过后,他觉得,还是选曾巩吧。

  起码曾巩已经被自己给调教过了,是听自己话的。

  至于韩绛,还是把对方送到西夏兴庆府去吧。

  让他去管理那边的民生事务。

  另外,把赵给召回来。

  都说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赵昕觉得,自己还是要给赵一点太平日子的。

  赵得知了消息后,也是给赵昕上奏疏说:“官家,臣不需要休息。”

  赵昕便回复:“你要这样说,我可要真的把你永远丢那了,还是回来吧,打了一辈子的仗,难道还能不歇一歇么?我再给你封一个国公!”

  说起来……

  赵昕很少给别人封国公。

  因为都已经给赵封了陆军元帅了。

  所以这国公该封个什么好听点的名字,还真的有点难。

  考虑到赵这些年来兢兢业业,有李绩镇守边疆之功,要不……给对方封一个英国公?

  不过感觉这有点重复了。

  有些拾人牙慧的感觉。

  干脆……

  那就封对方为英卫公吧。

  英国公是妥妥的满足的,卫国公感觉还差了一点。

  消息传出。

  赵应该是赵昕唯一封的国公。

  至少……

  在赵昕这一朝,是这样。

  至于说欧阳修等人要不要也封国公。

  讲道理!

  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确实应该给你们封一个国公的。

  但是,想国号这种事情,有点让赵昕脑瓜疼。

  而且这欧阳修都封了,其他人要不要呢?

  因此……

  还是以后再说吧。

  计划是有的,只不过不急于实行。

  而且……

  他的十七将的其他人都还没有封呢。

第293章 十一年,是一个转折

  黎元十一年。

  这也已经是赵昕当官家以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了。

  像是他原来的十七将,有的早就已经入了土。

  即便是像赵,此时也已经是六十。

  赵昕反思自己这一朝,看看还缺点什么。

  你说疆域,那已经很大很大了。

  所以……

  他觉得,他目前还缺点文治。

  不过文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是朝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是说,创下不朽的制度。

  当然!

  这都不矛盾。

  都有值得提升的地方。

  事实上……

  除了赵昕不爱纳谏,这朝堂上的士大夫们,还是很有道德,很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

  你比如说像是欧阳修、富弼这些人。

  都不是什么坏人。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缺点。

  比如说像是文彦博这种,还是有一些黑点的。

  只是……

  问题也不是很大就是了。

  其实……

  赵昕又何尝不想当一个喜欢纳谏的人呢,问题是……你们也要能够提出好的建议才行啊。

  比如说,不少人就提出了,如今的官员太多。

  可你提出来了以后,你又不说怎么解决。

  还有人说,应该要对田亩等事,进行细查,利用方田法,重新根据田亩的贫瘠划定税赋,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有的官方的资料,早就不能看了。

  言下之意,就是有的富户肯定多占了,而压力给到了百姓。

  可赵昕又不是个愣头青。

  官家的想法是好的,可没有可以执行的人啊。

  不过一考虑到如果等欧阳修等人都去世了,你以后再想搞这个,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再等他一死,让太子来搞,那就更是难度再乘个十倍。

  所以……

  既然下面的人都提到了,赵昕也是把章这个让人一看就感觉不太好相处的人给召了回来,然后让章找个试点,去进行摸底、尝试。

  章,出身于世家大族。

  跟当初的宰相章得象是亲戚。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像是这样的人,肯定是要维护地主的利益的。

  不过……

  赵昕看他还有几分正义感,便让他来试一试吧。

  朝堂之上……

  赵昕首先定下了基调,“方田法,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庆历年间,就已经有人提到过。”

  “当时,正值跟西夏战争,百姓压力很大,所以要进行变法,希望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只不过,貌似后来反对的人不少,因此,在方田了几个地方后,便停了下来。”

  “而我小的时候,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也曾让人到我爹爹曾经给我的封地,去查过一些田亩的数字。”

  “基本上,有不少人,是隐匿了自家的田亩的,而且基本上是隐匿了一到两倍左右。”

  “虽说现如今,没有与西夏的战争,百姓的压力也不大。”

  “可像是这种隐匿田亩,而且把赋税转嫁到别的百姓的头上的这种事,我以为,还是不能有。”

  “所以章你下去,我随便给你一个州,你先让他们自己上报自己的田亩以及接下来打算交的赋税。”

  “我不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从前的,过去了,就过去了。”

  “谏官以后也不得拿这事,去攻击相关的人。”

  “但是……如果给了这一次的机会,还要隐瞒,那一旦查出,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

  “毕竟都这么多年了,这便宜也占够了。”

  “要懂得见好就收。”

  ……

  只能说……

  赵昕的话语还是比较地温和的。

  事实上……

  除了宰相团体,即便是赵昕,都很难分辨出一个人到底是忠,还是奸,廉洁,还是蛀虫。

  不过有着后世丰富经验的他早就清楚,那些越是嘴上说着要打击贪腐,对贪腐零容忍,说你这小同志,思想觉悟有点低的,往往他自己就是那个最大的贪腐份子。

  所以章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可信么?

  这可是把章放到火堆上去烤了。

  章此时也是大汗淋漓。

  因为他也深知,这到底会得罪多少人。

首节上一节322/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