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也算是对大宋继承人的一种培养跟教育。
毕竟大宋自太宗以来,就有纸上谈兵的习惯。
赵昕身为皇储,这地理,还是得学学的。
不然到时候怎么纸上谈兵?
赵祯反对是他亲自去带兵打仗,但是若只是纸上谈兵,那倒是无所谓了。
赵昕这才把舆图给重新放好。
然后就跳过了太宗的东西,又去到其他的六阁去看看。
这里有一些值守的人员,但感觉都不像是什么朝中大官的样子,更多地像是小吏。
也就专门负责维护一下书籍吧。
然后……
问什么书,在哪里,应该倒也知道。
赵昕特意让自己逛到了记载唐朝的书籍这边,先假装翻了翻,然后停了下来。
这开疆拓土,成为东亚霸主,还是得看大唐啊。
可惜……
好像他爹爹似乎不是很喜欢唐朝的样子。
或者说,好像自古以来的一些古人,他们在引经据典的时候,都喜欢引用越古老的越好。
对离自己越近的,反倒是不太喜欢。
或许是他们由于离得太近,所以没有滤镜,而自己,却是觉得大唐是真的强,虽然它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他爹爹看他在唐朝这边停了下来,也是道:“最兴来对唐朝感兴趣?”
赵昕便道:“老师跟我说过大唐的事。”
赵祯便道:“读一读大唐亡国的教训,也挺好。”
赵昕皱了皱眉。
心里面禁不住吐槽道;‘你就只记得人家亡国?’
人家开国呢?
开元盛世呢?
多牛逼!
《唐书》,还有《唐诗》选集什么的,都拿来看一看,‘增长’一下自己的见识。
当然!
认真想想的话,那确实也对,你都新中国了,你会学学大清开国的时候有多牛逼么?
肯定只会记得,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千万不要去学大清。
赵祯倒是希望赵昕能多读一读孔子、孟子那样的圣贤的书籍,也是提议道:“你这上来就读唐朝,不太好吧?”
赵昕便道:“有问题?”
赵祯便道:“爹爹以为,那边的春秋战国的先贤们的书籍更好。”
赵昕便道:“那些都太难了,苗娘子她读不懂的,这个好读!苗娘子肯定一读就懂!”
赵祯:“额……敢情你这不是给你自己拿的,你这是给苗娘子拿的?”
赵昕便道:“我得拿回去让苗娘子念给我听。”
赵祯:“……”
好吧!
你是天才,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这个凡人爹爹,又能说什么呢。
不过确实!
越是靠近大宋的书籍,就越是容易被读懂,先贤们的书籍,你没有拿着一本注解,光自己读,几乎很难读得懂。
等拿完了书,最后……
赵昕又去图画阁,给欣赏了一下图画。
话说,这图画都画得不错。算是涨了点见识了。
这些书阁里面的藏书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一天之内,根本就不可能逛得完。
也就只能是粗略地看一看。
以后有空,再慢慢来了。
随后,赵祯又问赵昕道:“你自己看,不一定能看得懂,你若是有不懂的,可以问这里的人,又或者,爹爹可以专门给你安排几个老师,轮流给你当值。”
赵昕觉得,哪里需要那么麻烦。
而且这要是真的安排了人,那自己岂不是每天都要来这里报告?
赵昕才不傻呢。
便道:“不用了,我自己就行,我不懂的,可以攒着去问老师。再说了,爹爹你这样要置老师于何地?”
赵祯一开始倒没想到这一层,他只是担心赵昕的疑问太多了,没有办法及时得到解决。毕竟晏殊还身兼枢密使,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时间教他。
赵祯:“那你自己慢慢读吧。”
赵祯说罢,自己也去找了找三国曹操时的书籍来看看。
然后有小吏上前问赵祯道:“官家您这是想要找什么书?”
大概是看到了赵祯找半天,也没找到的样子,因此便主动上前问道。
赵祯便道:“这里有没有记载曹操怎么教自己儿子的书?”
小吏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这么离谱的要求。
不过你还别说!
小吏还真知道!
当即便道:“有!曹操对自己的儿子要求非常地严格,比如说对曹丕,在曹丕五岁的时候,曹操就教他学射箭,六岁而知射,又教曹丕学骑马,八岁曹丕便已经学会骑射了。”
赵祯也是倒吸了一口气,说道:“这会不会太早了点?”
小吏道:“世方扰乱,不这样不行,不这样,说不定都活不下来,越是战乱,越要如此,甚至在战乱时,百姓结婚生子的年龄,都要被提前。”
然后,就把书籍给找了出来,然后交给赵祯。
赵祯好像知道曹冲为何这么厉害了。
不过赵祯还是要问一句,“那曹冲呢?你觉得,曹冲为何能那么聪明?”
小吏虽然不知道赵祯为何要这样问,不过还是很灵动地回答道:“大概是曹操经常把曹冲带在身边吧。就如同去看大象,曹操都带着他。其他事肯定也没少带。就如同一个人整日被关在屋子里,即便你说他再聪明,也不太可能。除了要读书,还需要到处出来走走看看。如此,才是培养子嗣最好的方法!”
赵昕已经走了过来,抬头盯着两人。
而回答的小吏,显然也是由于发现了赵昕,所以才瞬间把培养子嗣给结合起来。否则……官家为何要这样问?
小吏感觉自己说不定要升官了。
因为……
他能感觉到官家对自己的话语的认同。
果然!
随后赵祯便道:“你说得对!既要读书,也要多去看大象,不过这射箭就算了!至于骑马的话……我看,也不必那么着急。万一摔着了可就不好了。”
赵昕则是一脸的你们在说啥!咋了!
第35章 规矩就是这么个规矩
龙图阁内。
“你很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孙玉卓!”
“唔……不错!我应该要给你一点赏赐的,就给你赏二十匹绢吧!”
赵祯开口就是二十匹绢。
这倒是让孙玉卓有些失望。
不过想想也对!
仅凭你这一句两句的,那官家也不可能给他多大的官。
能给你一点赏赐,那就已经是不错了。
便道;“小的谢过官家。”
只见赵祯又道:“以后,寿国公可能会经常过来这边,你正好在这里做事,寿国公就要拜托你来照顾了。”
孙玉卓一听,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连忙道:“小的必赴汤蹈火!”
赵祯也是一脸温和地笑道:“没你说的那么严重,你对这里的书籍摆放很熟,以后,寿国公想要看什么书,你都帮他找一下就好。”
孙玉卓便道:“就算是这样,小的也必全力以赴!”
赵祯心想,那就随你吧!
赵祯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一个管图书的。
所以接下来……
他也琢磨着,应该给赵昕找一个什么样的人,给看着。
感觉最好还是找一个内侍。
毕竟……
这女的到这里来,也不大好。
……
拿着书。
回到后宫。
赵祯便找来了一位自己最信任,又年纪相对较少的内侍,以后专门负责在赵昕出门的时候跟着。
“你叫什么名字?”
苗娘子问人家。
对面也是回道:“小的梁然。官家说让我来见过苗娘子,说日后寿国公若是有什么事,去哪里,小的都要跟着。”
苗娘子便点了点头,而赵昕,也是道:“去别的地方跟着就行,你不用跟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