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334节

  经过粗略统计,伤亡近半。

  士兵一路溃逃,都被吓破了胆,根本没有心思再去与敌作战。

  消息传至京都。

  京都贵族,一片哗然。

  关键是……

  他们至今都不知道,大宋为何要打他们。

  说什么报大唐的仇,讲道理,是人听了,都知道是借口。

  最后……

  还是一位叫做大江匡房的,站了出来,表示,对方应该就是想要他们日本的国土。

  他们必须要与大宋不死不休。

  当然!

  有一些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不死不休固然气节感人,可如果他们都已经打到了自己的地盘呢?

  那该投降的,应该还是要投降的啊。

  只是……

  这么没有志气的话,他们当然不会在朝堂上直接说。

  接下来……

  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训练、整顿军队。

  白河天皇也觉得在理,顺便,借此名义,把所有人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下。

  虽说朝中,还是有相互不服的。

  但至少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他们还是能够做到表面上的一致对外。

  而宋军在打败了对方的军队后。

  赵熙也在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到底是渡海去进攻本州岛,还是去打四国。

  还是接着留下来,发展,稳固民心?

  当然!

  这些其实都可以做。

  随着日军战败回去,九州岛几乎已经被分裂了出去。

  赵熙也是尽可能地对当地的行政进行重建。

  像是收税什么的,你起码得有个专门负责帮忙收税的官员,或者是吏员什么的吧。

  这些都必须妥善地弄好。

  而太宰帅也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一步。

  自己好像又有权了。

  不过也成了日本最大的日奸。

  他的妻子、子女,都在京都。

  然后……

  为了报复他,白河天皇也是把他的妻子、子女全都给砍了头,然后让人送到了他这来。

  自这一天起,他发誓,他与京都的那群贵族不共戴天。

  赵熙对此,也只能是深表遗憾。

  在赵熙看来,这太宰帅还是要砍的,只不过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就先放放。

  等他们什么时候熟练地掌握了与当地人交流的方式,这太宰帅也就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了。

  第二年……

  赵熙开始对九州岛进行郡县化。

  提拔了一些当地人当官员的同时,也是加紧对语言的学习。

  毕竟……

  这听不懂别人说话,确实是一大障碍。

第299章 六年战争

  黎元十五年。

  由于日本国内贵族对平民的大力压榨,反倒是让赵熙有了一个可以统战的机会。

  可你想要在日本郡县化,甚至是立国,那你总得找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吧。

  最后经过一番研究,原来日本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是向隋朝称臣。

  甚至,这国书的内容还被保留了下来。

  同时,这日本的名字,据说还都是当年武则天当政时期,所赐给日本的。

  因此按道理来说,日本的天皇,应当是隋唐的臣子才是。

  然而这个臣子当年却是背叛自己的主人,与百济一起攻打大唐。

  在其国内,还偷偷地自称天皇,恬不知耻地使用起了大唐天子的名号。

  这是一个忠诚的人,应该做的事吗?

  如今大宋继承大唐的遗志,势必要惩罚这个不忠之臣。

  至于他们对百姓的压迫,大宋自然也义不容辞,必须减轻百姓肩膀上的压力。

  今后……

  在九州岛上,所有的百姓都只需交两成的税,二公八民,再也无须给京都的朝廷交。

  当太宰帅派人去把这消息告知了九州岛上的所有的百姓后。

  虽说都知道大宋其实是侵略者,可不少人还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跟日本动辄超过一半的税比起来,这二公八民,实在不要太人道了。

  另外……

  赵熙又把九州岛的商人什么的,都给聚集了起来。

  将他们的妻子、儿子、女儿什么的,都给控制住。

  要知道……

  九州岛的太宰府可是日本对外贸易,对外交流的桥头堡。

  这里商业繁盛,文化交流活跃。

  将这些商人都控制起来,也有利赵熙获得财源。

  攻打日本,或许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他得细水长流,先把自己的基本盘给控制好才行。

  当然!

  他爹爹也给他写信说了。

  说,把当地人杀光,其实也没什么事,他会想办法移民的。

  不过有一说一,你一天天的大米、鱼肉,日本的生活条件,并不见得能有多好。

  这大宋的百姓愿不愿意移民,赵昕其实也不太好说。

  反正……

  移民的计划已经在实施。

  愿意去的,就到官府去报名。

  到时候,官府会对想要移民的人,进行组织。

  赵熙有点不太理解,为何他爹爹要说出这么残忍的话。

  因为此前攻打交趾、攻打高丽的时候,好像都没这么说过。

  不过想想……

  这地主杀了也就杀了,不杀,难道你还真把土地给对方不成。

  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赵熙也觉得,最好是能把那些地主都杀光。

  不杀光的话,感觉士兵都没什么动力了。

  主要是情况不一样。

  此前他的那些兄弟,都是两三个月,就把仗给打完了。

  可他呢,都打了横跨三年了,虽说其实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算一年半吧。

  但是……

  这长时间逗遛在这边,而你又给不出比较诱人的报酬的话,那像是渤海国、高丽的士兵,肯定就会有怨言。

  而也得亏此时是平安时代的日本,如果是换到其他时代的日本,那穷得叮当响的。

  士兵接下来肯定也就更加不愿意卖力了。

  因此到了这一年……

  为了激励将士,赵熙也不得不考虑。

  在攻下一座庄园后,像是各种财物、还有奴隶、女人什么的,是不是也得分出来一点,以便赏赐给将士。

  当然!

  不能让他们自己去抢,谁抢到,就是谁的。

  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就太过于败坏军纪了。

  应当在打下来后,把财物都聚在一块,然后再开会论功行赏。

  赵熙把这想法拿出来跟赵顼讨论,赵顼也是不置可否,毕竟,这士兵的士气,大家都看在眼里。

  可惜就可惜在日本天皇的权力太小。

  而那些地主的权力,又发展得太大了。

  不然……

首节上一节334/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