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342节

  那以后他们赚谁的钱去?

  双方也是碰面后,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大宋这边,主要是了解东南亚各国的情况。

  至于三佛齐……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朝贡的问题。

  众所周知,朝贡就等于是做生意。

  而且……

  大宋官家往往还会赐与他们更多的赏赐。

  至于你说成为大宋的附属?

  被大宋封官什么的。

  讲道理!

  这些东西都没什么鸟用。

  就是个经商的通行证而已。

  在利益面前,你别说是成为大宋的附属,就算是大宋让他们喊爹,他们也未尝不能考虑考虑,只不过……这怕是得加钱。

  黎元二十一年。

  东南亚各国都纷纷派出了使臣,前往幽州城,来找赵昕谈生意。

  这绵延好几里地的使团,也是把大宋的百姓,都给看呆。

  还有人来送大象的。

  讲道理!

  大象这种东西就别送了。

  又大,又没用。

  当初他爹爹那会,就让占城别送。

  而且……

  这些人带这么多的‘礼物’来,这明显是想要来坑赵昕一笔。

  因为他们都深知,赵昕一定会加倍给他们回礼。

  赵昕让人接待了这些人。

  同时……

  司马光也是提议,以后,应当限制使团的人数,每个国家、势力最多派七八十人来就行了。

  不然,这一个个都带几千、几万斤各种香料过来,会对大宋的财政,造成困扰。

  毕竟这回礼,按惯例,一般都是用朝廷的财政出。

  赵昕也同意了司马光的话。

  跟他们说,以后大象这种东西就别带了。

  至于说香料什么的,可以带,不过也不要带那么多。

  毕竟……

  朝廷确实也没什么太多的钱,能拿来一口气买光这些东西。

  当然!

  赵熙由于打下了日本,倒是缴获了不少的金银,现在这些金银都被搬回到赵昕这呢。

  反正这金银又不能当饭吃,就拿来给他们回礼。

  对方看到赵昕直接拿出金银给他们,也很高兴。

  主要是这金银不管是放到世界的哪一块地方,都是硬通货。

  只不过……

  这重量是不是有点不对?

  毕竟以前都会给多一点的。

  现在……

  最多只能算是等值而已。

  赵昕仿佛是看出了他们的疑问,也是道:“大宋如今财政不是很富裕,就只能给这么多了,其实,相比起这些,我以为,把生意谈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司马光听到这,倒是没想到,赵昕原来还能这么务实。

  他本以为,赵昕说不定会像隋炀帝那样,打肿脸充胖子,还给人家一路免费吃吃喝喝。

  随后……

  赵昕便一一向众人,了解了他们的各种物产以及产量。

  别到时候贸易弄得香料都不值钱了。

  事实上……

  现如今大宋的香料,其实也有一点点贬值了。

  当然,好在贬值得倒也不算是很多。

  很多人都以为,香料市场是永远都开发不尽的。

  其实不然,就好像大明拿胡椒发俸禄,到了后期这胡椒也不值钱了。

  赵昕还是希望,最好是能维持一个比较健康一点的市场跟价格。

  否则到时候,你要卖出三倍以上的香料,才能顶的过之前一倍,那就没有意思了。

  当然!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香料的价格也会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这倒是可以让大宋更多的人,都可以实现香料自由。

  可问题是……

  香料这玩意,自由不自由的,好像意义也不是很大。

  赵昕其实更想完成的,是让大宋百姓都可以实现白米饭自由。

  只不过这跟香料不一样,如果以现在的船只来运粮食的话,那你肯定是亏本的。

  毕竟一斤香料的价格,如今少的,都至少有一贯多,贵的那些一斤有几十贯,甚至上千贯的。

  而你一斤米的价格,最多估计也就只值几文钱吧。

  这起码是一百倍的差价。

  傻子才会拿船来运大米。

第304章 各种尝试

  黎元二十一年。

  当东南亚各国入贡大宋,实则就是来找大宋贸易,当大宋是财主的时候。

  说实话!

  赵昕何尝又没有想过,将他们都一网打尽,然后把他们的国土,都收归自己的囊中。

  只不过……

  中原向来是一个讲道理、讲文明的地方。

  这要没发生点冲突,他还真不好直接去打人家。

  而且你这名不正、言不顺的,即便是把对方的地盘给打下来了,也不好统治。

  等把那些使臣都打发走后,赵昕也是问太子赵哲道:“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赵哲在一旁看了看自己的爹爹……

  这他哪有什么看法啊。

  正琢磨着该怎么回答呢,便看到他爹爹随手抽出了一张纸,然后挂在屏风之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出来。

  在上面标上了各国大体的位置。

  一张东南亚各国的地图,也是赫然出现在了眼中。

  这下立马就想到该怎么回答了,回道:“爹爹是想要把他们都纳入到大宋的版图之中?”

  赵昕也是回道:“我听闻,外面的人,都说我沉迷于开疆拓土,是不是有这样的事?”

  赵哲便道:“确实有。”

  赵昕便道:“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安安静静的,什么事也不做。”

  “只是……这大好的局面就这样摆在你我的面前,如果我们都不趁机做点什么,今后这子孙后代,乃至于整个汉人,都会说,当初我们的先祖,怎么不把那么好的一块地给打下来。”

  “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别看现在的大宋那么强盛,实则,再多三十年,三百年呢?”

  “搞不好,我们的北方就又会有一个草原民族,骑在我们的头上。”

  “不过,相比起草原民族,我更加担心的,反倒是西边的势力。”

  “如果能把全世界都纳入到大宋的版图之下,让汉人能在这些地方都开枝散叶,那该多好。”

  “免得到时候,出一个像你爹爹我这样的,从西方过来的,把你们兄弟,全都给打了。”

  赵哲也是道:“爹爹你说的西方,真的有那么利害吗?”

  “而且……爹爹你是怎么知道他们这么厉害的?”

  赵昕便道:“自古以来,中原的世家贵族,士人们都太过于集中关注中原的历史,却极少有人能关注外面世界的历史。”

  “汉朝的大秦,唐朝时的大食,这些都是西方实力比较强的国家。”

  “以前的中原没有机会接触到他们,是因为确实,我们离他们离得实在是太远了。”

  “但是时代是会变的,尤其是今年,我大宋东南的海船数量已经破了七万艘。”

  “将来,一定是海洋的利益,比陆地上的利益更大。”

  “而有利益,就会产生战争。”

  “我们要想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顶端,就要有超越普通人的思维与眼光。”

  “不能等着臣子上奏了,说发生了什么事,你再去解决。”

  “而是量自己的能力,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把祸患捏死在自己的手里。”

  “随着这些年来的和平发展,你看,草原上的人数肯定又增长了不少。”

  “那你是不是要等到草原上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吃不饱,甚至于不得不南下侵略,你再去解决问题?”

首节上一节342/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