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403节

  但也能下饭。

第337章 稳定

  黎元六十四年。

  秋。

  当大部分的美洲作物被种下,而且有的已经可以看到正在发芽。

  另外……

  还有科学院的人在照看着。

  赵昕随后也就安心多了。

  其实……

  这种地也是可以水论文的。

  比如说什么土壤,浇多少水,什么时候浇水,以及每亩地施多少斤的农家肥。

  还有若是发生了病虫害,你得找出相应的原因,避免下一年再次发生相应的事故。

  这些无疑都有讲究。

  就更别说选种、育种的问题了。

  干这个,你虽不能说像沈括那样,发明出钟表,进而分走一小部份的利润因而暴富。

  但是对于一些在研究新鲜科技事物上,没什么天赋的科学院的学子而言,踏踏实实地搞这方面的研究,按部就班地做相关的工作,每发表一篇论文,也能获得不错的额外的收入。

  当赵昕把如何对农作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论文的写作方法告诉他们的时候。

  他们也都有些傻眼。

  不过……

  赵昕毕竟是官家,是科学院的权威,他们竟然也不敢反驳,赵昕这样做对不对。

  只是觉得……

  果然不愧是官家!

  就连种个地,都能有这么多的门门道道。

  赵昕也给他们说了化肥的概念。

  只不过化肥的合成,是一项更难完成的事。

  “就好比是人都要吃东西,然后吃肉,才能长得壮实,才能长胖。”

  “那肉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同理,农作物要吃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能找出这种东西,而且利用化学的方法,像是做化学实验一样,去大量地合成。”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天天盯着那些猪粪、马粪、牛粪了。”

  “还有,为何百姓千百年以来,总是种一次小麦,然后接下来便要改种大豆?”

  “然后明显,就比一直种小麦的田地收成要好上许多。”

  “事实上……这些都是学问。”

  “若是能研究出种植大豆为何能增加小麦的产量,并且根据这原理,发明、合成出一种新型的肥料。”

  “那大宋的小麦亩产千斤,估计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将会是一件足以改变这整个世界的发明。”

  “你们好好努力!”

  “到时候,你们说不定就是世界粮食之父。”

  赵昕就尽可能地往大了,去给他们忽悠。

  不然……

  一个个都觉得种地没用,到时候,这些美洲作物,还是发展缓慢,而且难以发展得起来。

  同时……

  赵昕也必须得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赏罚制度。

  比如说,种出了红薯,可以拿到街上去卖,到时候,赚到了钱,可以分一点给他们。

  赵昕也是把相关的提议,都写成了书信,让人送到了幽州城去。

  不过有一说一。

  这样乱投资,失败的可能性,也是会非常地大。

  赵昕现如今所做之事,倒是没什么问题。

  因为赵昕做的基本上都是在预期之内,必然可以赚到钱的买卖。

  可以后没有了赵昕,这朝廷要是还要对这些人的研究进行投资,那大宋会不会成为第一个因为涉足各种不可预料的投资,结果全都投资失败,而灭亡的政权?

  更别说……

  这朝堂上下,大部分肯定都还是贪官。

  只是贪多贪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赵昕也是不得不在书信上,又加上了专利法、公司法,以及银行,投资人等等的概念。

  专利法,解决研发积极性的问题。

  公司法,解决投资人的问题。

  而像是银行、投资人,也是从公司法中延伸出来。

  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一些民间的资本,也吸引进来,去对各种科学研究进行投资。

  给他们一个三十年的专利期。

  让大宋那些沉睡着的财富,都更快,更大地流动起来。

  当然了!

  你说要不要现在搞,那只能说,我大宋也有点太过于开放了。

  而且……

  你要是真的这么搞,大宋全国上下,就有可能会出现无数个财团,而且,这些财团在掌握了财富后,会不会跟朝廷争权?

  虽然,这么做肯定会让社会更加地进步,甚至,说不定还会让大宋更快地,大踏步地走入资本主义社会。

  可对于维持封建王权而言,那绝对是不利的。

  因此……

  这一招要在什么时候,才能使用?

  这就很讲究时机。

  当然!

  事实上……

  你也可以在专利法、公司法当中声明,发明人以及公司所有人,不能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来。

  问题是……

  你要如何才能保证,他们一定做不出来?

  这绝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一点,大概在大宋快要亡之前,或者是财力确实已经不足以再支持开发时,才可以这么做吧。

  最后……

  赵昕又写了一些有关如何从一个封建社会,安全和平地,转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设想。

  当然了!

  不管你是什么社会,你要想保证自己有权力在,你就得控制军队。

  枪杆子里出政权,其他所有东西,都是虚的。

  “我大宋,可以一直拿着为了天下黎元的这支大旗,进而顺利地过渡到即便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会彻底失去权利。”

  “然而……这也就要求我们赵家,必须得做到以身作则,至少在亿万百姓的面前,是真的有一颗,想要对他们好的心。”

  “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我们未来的依仗。”

  ……

  幽州城。

  当赵哲看完了赵昕的书信后,都不禁觉得自家爹爹的脑洞实在是太大。

  连将来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都在书信上说了。

  随后……

  立马叫来了皇孙,让皇孙好好地读读。

  其中有一些问题,赵昕也没能解决了,也让对方好好地去想想。

  不过有一说一。

  确实!

  虽说大宋这些年来,在海外的确是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可真正的大宋的财富,却并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还有着相当大的潜力。

  书信上说,当地主、官员有钱了以后,都只知道兼并土地,只知道放贷,这明显对这个社会,是不利的。

  这不就跟人吃人是一样的?

  王朝之所以会灭亡,也是因为这样而引起。

  应该尽可能地,把他们的目光,都引导到海外去。

  别再让他们再去糟蹋自家的百姓了。

  然而……

  不得不提一句是,资本的力量是恐怖的,一旦放开了这道闸门,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就难以预料了。

  如今还不是信息时代,像幽州城到三佛齐,一年最多只能往返一次。

  外面的人在外面干了些什么,谁又能知道?

  不过如今还好的是,这三佛齐、朱罗、印度,都是他们赵家的子孙在经营着。

  倒是可以利用这个,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

首节上一节403/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