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414节

  而钱,就是商业,权,则是军队。

  同时……

  赵昕觉得,应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海关制度。

  至于你说……

  要不要插手塞尔柱王朝的内部事务。

  有一说一,人家哈里发都发出了邀请了,那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

  可赵昕总觉得,这些地方很难成为自己的领土。

  毕竟伊斯兰教实在是太过于极端了,常常会排斥其他的宗教。而且别人一旦不顺从他们,他们就会赶尽杀绝。

  随后……

  赵昕又看了看手里有关阿拉伯地区的地图。

  没想到……

  现如今,就已经是有了迪拜的称呼。

  而一听到这名字,赵昕立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迪拜土豪。

  只不过……

  现如今的迪拜还不是后世的迪拜,现在他们主要做渔业、珍珠采集业,还有一部分的造船业。

  说白了!

  其实就是个小渔村差不多吧。

  宋朝人都喜欢珍珠,尤其是女人,都喜欢拿来做脸上的装饰品。

  把珍珠直接贴在脸上,额头上等。

  拿来戴在脖子上的,还有放在女冠上的,就更是不必多说了。

  只能说……这个项目也是可以搞搞的。

  当然!

  现在都是天然的珍珠,很少人工养殖,要真想时时刻刻都能得到什么极品珍珠的话,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赵昕离开的这些年。

  老三也没有闲着。

  主要是派人去探索,以及勾勒出阿拉伯地区,伊朗高原,以及其他地区的地图。

  如今的整个阿拉伯,几乎都在塞尔柱王朝的那些突厥贵族的统治之下。

  据说,或许是由于塞尔柱王朝的突厥贵族太不当人,所以最近这几十年,还出了一个阿萨辛派。

  这个派的人,说白了,就是刺客,搅屎棍,专门搞刺杀的,而且是专门针对塞尔柱的苏丹,还有一些其他军事贵族,重要人物的刺杀。

  他们跟十字军,也有碰过面。

  不过总的来说……

  他们的主要的行动,还是针对塞尔柱的突厥贵族,而且在行动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便帮助了那些来东征的十字军。

  只能说……

  不管是伊朗高原,还是这阿拉伯地区,还有这东征的十字军,这西边的水都太深了。

  当然!

  你非要说的话,这阿拉伯的南部地区,倒是相对来说还可以。

  最多也就是被一些塞尔柱的突厥贵族什么的给剥削一下。

  如今……

  赵昕主要的,也是跟这些人做生意。

  然后这些人到时候再把货卖到那,就不是赵昕要去关心的了。

  而且人家把控着商路,也不会让你插一手进来。

第343章 从军行

  阿拉伯半岛,东南部。

  阿曼苏丹国。

  在唐朝的时候,这里曾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只是到了宋朝的时候,这里开始逐步独立。

  最终……

  又成为了塞尔柱王朝的附庸。

  这里是世界乳香贸易最为兴盛繁茂的地方。

  而乳香,在古代的价格,堪比黄金,所以也是可以预想,这里到底有多有钱。

  只是有钱,那是人家宗主国的。

  本身阿曼苏丹国的实力,并不是很强。

  赵昕也是琢磨着,这么好的一个香料市场,自己没道理不去霸占。

  要知道……

  这阿曼苏丹国的乳香可是西边卖到埃及以及东罗马,东边卖到印度,甚至于大宋。

  说实话!

  当赵昕了解完了这阿拉伯人的历史以后,也都不得不感慨,阿拉伯人这航海的历史,是真的长远而悠久。

  不过人家这也是天选之地,出了门,就是大海。

  比地中海开放,可以把货物运送到世界各地。

  比中国东南海安全,不用担心面对时不时刮来的台风。

  就是这耕地、人口资源差了点,以及北边经常打成一锅粥。

  国内部落,教派,政治势力多而分散。

  很难扭成一根绳。

  赵昕甚至发现,他们竟然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做黑人奴隶贸易的。

  当然!

  那主要还是集中在阿拉伯地区的北部。

  而且……

  据说他们在最为繁盛的时期,在他们的首都巴格达,有超过一半的黑人。

  当然,赵昕估计,这也就是一个夸大的数字。

  但还是可以想象得到,在二百年前,这阿拉伯地区的黑人贸易,到底有多么地繁荣昌盛。

  至于说如今嘛……

  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了,自然也就减少了奴隶贸易的数量。

  然而……

  这些贸易并没有停止。

  他们大多抓的是女奴,然后当丫鬟。

  男的也有,不过在卖之前,会首先进行阉割。

  是的!

  随着如今大量的书籍,读物,地理志,被翻译,赵昕也开始了解起了这些地方的历史。

  虽说赵昕是一个后世之人,很多东西都早已略懂,但是,当真正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那些书籍,典籍,以及当地的一些建筑、城市的画像后,还是不得不感慨,原来在中华文明之外,也曾经有过如此繁华的文明。

  虽说奴隶贸易,并不能说是什么文明之事。

  放下了书籍,赵昕也是不得不感慨地对众人道:

  “如此看来,这大食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啊。”

  “还是我们汉人,要更加地讲文明一点。”

  有大臣也是道:“这大食人十分善于航海,善于经商,幸亏他们曾经的王朝覆灭了,不然,这实力恐怕是不容小觑。”

  另一位大臣也是道:“毕竟是当年跟大唐打过一仗的。若不是翻译了这些典籍,甚至是到过了实地,都无法想象,当初跟大唐打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

  赵昕便道:“从今往后,我们不能只把我们的目光,放在我们的内部。”

  “这外面发生了什么,我们也需要去知道。”

  “而且,要把这些知识,资料,全都抄写多份,送到朱罗、三佛齐、大宋、高丽,以及日本去。”

  ……

  黎元七十二年。

  当赵昕在干着阅读历史古籍的事之时。

  大宋的西域这边,宋军也是跟西喀喇汗国的人,以及葛逻禄人,打了起来。

  西喀喇汗国当然是不可能打得过的。

  此时……

  塞尔柱苏丹桑贾尔,也是以保护自己藩属的名义,以及大宋不信奉伊斯兰教的名义,带着自己的一部分手下,还有花剌子模等援军,前往前线跟宋军进行战斗。

  实话实说!

  如果没有黎元军的火器优势的话,这胜负尚且还两说。

  主要是这些年来,塞尔柱也算是身经百战,战斗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反之……

  大宋这边,即便同样都用的是草原游牧民族,然而,大宋这边的草原游牧民族,也经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了。

  这战斗力、战斗意志下降,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也得亏是有黎元军,以及还有韩世忠、岳飞这样的辽国百姓、阻卜部百姓,乌古敌烈部百姓见了,都不得不呼一句猛将的存在。

  要是让两个草包,或者是太监监军来带领这支军队,那这支军队说不定就是一个惨败的下场。

  当然了!

  塞尔柱桑贾尔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他们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是联军,而且即便是在他们本部,也有很多都是带雇佣军性质的。

  这雇佣军打赢的时候还好说,这打输了的时候,谁还管你啊。

首节上一节414/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