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50节

  此时,离赵昕离得最近的吕夷简,这才开口道:“年纪大了,方才寿国公说了什么来着?”

  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记得了。

  还是装出来的。

  然后……

  赵昕的老师晏殊,也附和道;“我也有点忘了。”

  虽说不知道这两个老家伙在干什么,不过富弼还是回忆了一下,这才大概地想起来,刚刚赵昕都说了些什么。

  道:“方才寿国公说了很多的话,寿国公指的是哪一句?”

  赵昕便道:“那自然是全部了。”

  “第一,这是耻辱,第二,不可忘战,第三,辽国,是禽兽,不可全信,所以不能白白地交钱,要让辽国去约束西夏,第四,和亲,能拒了就拒了。”

  “第五,辽国国主年轻,气盛,不可激怒对方,但态度要强硬,晓之以利害,第六,要安排好北上领兵之人。”

  自己领兵那部分赵昕就不说了。

  因为他也知道,即便他说了,他们也不会同意。

  就这六点,足够了。

  足够证明自己,其实也是可以参政议政的。

  果不其然!

  经过赵昕这么一总结,先不说赵昕说的对不对。

  起码他敢说,他能说。

  然后所有人就又都盯着他看。

  赵昕便道:“我脸上有花?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他老师晏殊的表情倒是还好。

  毕竟……

  赵昕聪明他是知道的。

  只是……

  大概就算是晏殊,也不会想到,他竟然能成长得这么快。

  就更别说,剩下的吕夷简、张方平,还有富弼了。

  只见赵昕又道:“我可是熟读了《唐书》、《隋书》、《汉书》的人,有任何说得不对的,你们直接指出来就行了,不用这样直勾勾地看着我。”

  这下众人终于都反应过来了。

  吕夷简随后也是转过身去问自己官家道:“官家?寿国公真的读完了《唐书》、《隋书》、《汉书》?”

  赵祯也实话实说,没有任何的隐瞒,毕竟这里在座的,都是他信得过的,然后道:“他确实读完了《唐书》、《隋书》、《汉书》。”

  吕夷简又道:“可寿国公还这么小!他字都认全了?”

  赵祯便道:“晏殊就是教他认字的。”

  此时晏殊也是回道:“其实我教的也不多,主要是,寿国公是天才中的天才。他学习东西,比所有人都快。我家儿子,一般只有到了四五岁才会问是何,为何?而寿国公,能问你一整天不带重复的。而且……别的小孩子都喜欢玩,而寿国公不一样,他十分地专注,学习对他来说,就是玩。”

  吕夷简、富弼、张方平此时都哑口无言。

  真的有这么厉害?

  那他们就想试一试了。

  只见吕夷简第一个没忍住,低头问道:“唐朝,是谁建立的?”

  这种小学生问题,赵昕自然是直接秒了,“李渊。”

  之后吕夷简又上了上难度道:“唐朝的宰相,是谁?”

  其实这问题问得有歧义。

  不过赵昕还是回道:“裴寂,萧,房玄龄,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刘仁轨,苏良嗣等等。”

  这前面的这几个都还好说。

  但是连苏良嗣都能记得住,那这个确实是厉害!

  不过这主要也是前面的那些都太熟了,所以,赵昕这才又特别留意了一下苏良嗣这种不熟的。

  吕夷简便道:“看来……寿国公是真的熟读了《唐书》。”

  然后越看,就越是觉得喜欢。

  虽说这不是他的儿子。

  吕夷简随后又加大了难度,问道:“那苏良嗣都有些什么事迹?”

  赵昕便道:“当时有人提议,要把禁苑中的蔬果卖出去,可以为朝廷谋利,苏良嗣不同意,说朝廷不应当与民争利。”

  吕夷简也是问道:“那寿国公知道不与民争利到底是何意?”

  赵昕回道:“就是如果把禁苑里的蔬果卖出去,百姓的蔬果就不一定卖得出去了。或者是只能按低价卖了,那样百姓能赚到的钱就变少了,就没钱买米,买盐了,这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听了赵昕的回答,吕夷简也是立马大喜道:“寿国公果然是天才中的天才!如此年纪,就已经懂得这样的道理了。”

  赵昕也不搭腔他的话。

  由于他对这大宋实在是太过于不熟悉了,所以,他会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都把对方先当成是坏人。

  这吕夷简,一看就是老谋深算,外表看着是慈眉善目,可背地里,搞不好就是个奸臣。

  如此浪费了一点时间,张方平这才道:“官家,还是谈正事要紧。”

  赵昕此时也是重复道:“谁赞成,谁反对!”

  众人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由赵祯开口,对富弼说道:“这出使谈判的事,就靠卿了。我会命人写一封诏书,任命卿为礼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

  只见富弼也是回道:“国家有急,身为臣子的,义不容辞,官家为何反而要用官爵来授人呢?”

  赵祯:“……”

  这富弼!

  都这时候了,还来呛他一下。

  而富弼这话,也是被赵昕给听在了耳朵里。这富弼的性格好啊,以后让他做事,都不用给他酬劳了。

  赵昕也是附和道:“富弼说得对!”

  赵祯便白了一眼过来。

  赵昕这才不说话。

  富弼随后也是再次明确了这一次谈判的底线,不割地,只增币,仍从和亲,但公主年幼,不可能真的嫁公主,最多只能是宗室女,这一次的商议,这才散了。

  至于说赵昕……

  也不强求他们听自己的,毕竟,他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以后其他人都别把他当三岁小孩来看待。

  虽说感觉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太好,不过,也算是露了一把脸了。

  回到苗娘子的小院,赵昕立马就把这事告诉了苗娘子,紧接着,再挨他爹爹一顿打。

第55章 爹爹你也没让我说啊!

  “苗娘子,今天我上朝了!”

  回去后,赵昕就这样一脸高兴地说道。

  苗娘子看了他一眼,坐在凳子上的她然后便转过了一个角度,不管他。

  “苗娘子你怎么不理我!”

  等赵昕连续地喊了她两次后。

  苗娘子这才道;“之前是谁说的,不需要我的?”

  赵昕这才想起来,自己今天早上,好像确实有说过这样的话。

  这去上了一次朝,都感觉有种恍如隔日的错觉了。

  便道:“我跟苗娘子你逗着玩呢!”

  见她不像是真生气的样子,而且谁会跟一个小孩子生气呢,这才接着道:“苗娘子,今天我上朝提了六条建议!”

  苗娘子心里面自然是想着,你还六条建议呢。

  “你可别胡乱地建议。”

  很快……

  赵祯也慢赵昕一步回来了。

  因为赵昕回来是用跑的,而他爹爹,是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路。

  虽说谈判之事,已经拿出了应对之策,但是,在和谈的结果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之前,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结果会如何。

  因此……

  这又如何能让赵祯放心呢。

  所以,当看到官家仍然一脸愁眉苦脸的模样,苗娘子便拿了一个茶壶跟一个杯子,然后一边给正坐好的官家倒茶,一边问道:“官家为何愁眉苦脸?是最兴来在上朝的时候捣乱了?”

  这不说还好,这一说,赵祯就想起来了,赵昕还不才,还领军的事。

  不过……

  暂且先不着急着打他屁股。

  这跟辽国到底能不能和谈,赵祯的心中都还没底呢。

  然后便问起赵昕道:“最兴来,你觉得这一次的和谈能成?”

  苗娘子也是不着痕迹地看了看这两父子。

  这……

  为何突然就认真起来了?

  其实赵昕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不过他知道,北宋肯定不是辽国灭的。

  是金人!

  因此……

  这一次的和谈,有很大的概率就是拿钱买平安。

  再说了,那辽国的使臣不也说了,不割地就给钱,还有嫁公主,人家都这么说了。

  那这和谈能成,应该是没跑,就看到时候要出多少钱的问题而已。

  于是……

  赵昕便道:“这西夏的李元昊,跟辽国的国主的关系如何?”

首节上一节50/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