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63节

  富弼也对赵昕非常地有好感,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听说赵昕已经开始学习兵法,而且手底下还聚集了一群人的事。

  如果让他知道了,那富弼估计就得气炸。

  “寿国公!”

  大宋的官员,好像很少对皇子什么的,称臣。

  这可能是因为……大宋是一个对太子、皇子都十分提防的朝代。

  赵昕便道:“你谈判的事,我都听爹爹说了,只能说你很稳啊。”

  富弼似乎也是立马就联想到了什么,回道:“寿国公如果指的是西夏的事,我以为,可以再缓一缓。”

  赵昕便一脸小大人的模样,坐在凳子上,道:“这样也行,毕竟,辽国虽说此时已经看似是谈妥了,但难保后面会不会再狮……唔……再贪心,然后想要更多。你做事,很稳重!”

  “谢寿国公夸奖!”

  然后吕夷简跟晏殊,便都一脸好奇地看着两人。

  不是!

  你两人,什么时候混得这么熟的?我俩怎么都不知道?

  富弼此次出使回来,可以说是终于轻松了些,其实,这一路上,还有很多的细节呢,比如说,他曾带着辽国的使臣一起去看了看他们这边的大将王德用。

  这些也属于是谈判的一部分。

  就用王德用的名声,来吓唬一下对方的使臣,让对方的使臣,乃至于对方的国主,不得不向他们妥协。

  当然!

  这些东西,也只能是往后再说了。

  今日,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要把国书给准备好,毕竟谈判完,最后也得把谈判的内容,给落实到国书上。

  而赵昕,很显然,正是为此而来的。

  其实……

  不管是他爹爹,还是他老师,还是吕夷简,估计都会觉得,这增币十万,会不会太少了?要不……给对方再加点?因为这实在是太少了,少到让人觉得,这辽国说不定其实也没什么诚意,或许,对方只是在拖延时间。

  毕竟……

  光是这跟西夏打仗,他爹爹就从内藏库银里拿了不少于百万的银绢出来充当军费。

  你这给十万银绢就收手……

  看不起谁呢!

  这一天,他爹爹在准备国书的时候,也是很自然而然地,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觉得不是很稳妥,说这辽国,会不会是有诈!?

  而赵昕说实话,也是对这十万银绢,很是没什么概念,当然,如果你能想象有十万两银子,十万匹绢放到你的面前,那这想想,还真挺多的。

  只是……

  辽国再怎么想,可能也不会想到,他爹爹随随便便一拿,就是百万出手。

  也难怪宋朝都不怎么喜欢打仗。那议和所花的钱,还不如打仗的十分之一。

  这笔经济账,相信任何一个小学生毕业的都会算。

  以至于,搞得赵昕都有点不自信了。

  也觉得……

  这十万,好像确实是少了。

  毕竟,在他的脑海中,大清向来都是上亿上亿地赔的。

  这十万,好像确实有点看不起人。

第70章 八千五百人

  “既然已经谈好了,那就直接按照谈好的,拟定国书吧。”

  只见赵昕非常地有主见,甚至比他爹爹,还要有主见,当着众人的面,就这样说道。

  而他爹爹反倒是怂得要死的那个,问道:“确定这不是辽国在使诈?”

  赵昕便道:“你们不是也说了,此前澶渊之盟,也就赔了银绢一共加起来三十万。”

  “那现如今赔银绢加起来二十万,其实也已经算是很多了。”

  赵祯其实还想软弱一下,不过,既然自家天策上将都这么说了。

  那他应该相信自家天策上将才是。

  随后……

  赵祯便让吕夷简去准备国书。

  至于富弼嘛,就被留了下来,然后赵昕想问问,这出使的过程中,富弼都干了些什么,还有,去辽国的京师,这一路上要花几日,去的时候几日,谈判花了几日,然后回来几日。

  用什么交通工具。

  期间用不用换乘马匹之类的。

  当然!

  在问之前,得先征询过他爹爹的同意才行。

  只见赵昕问道:“爹爹,我可以问富弼一些问题吗?”

  等到赵祯温文儒雅地回道:“当然可以。”

  赵昕这才问。

  花了大概大半天的功夫吧,这才把国书给准备好。

  只能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这国书一拿到手,然后富弼就又得再次启程了。

  不过,这聊了大半天,倒也是再次在富弼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

  等人都散了,回到了苗娘子的小院。

  他爹爹又找他问话。

  主要就是想知道此次和谈到底能不能成。

  也不知道他爹爹为何这么慌?

  当然,可能是因为他爹爹所考虑的事情,比他还要全面得多。

  而这人嘛,也是越是想得多,就越是容易害怕这那。

  赵昕只能是表示道:“人家辽国国主都答应和谈了,那就证明了,此事还是有机会能成的。再说了,之所以条件变得这么好,不还是富弼以及我大宋将士努力的结果么。”

  然后……

  赵祯倒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见赵昕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而自己居然还要向自己的儿子问策,一想到这个,赵祯就气不打一处来。

  “最兴来!”

  “嗯?”

  “把裤子脱了。”

  “为何?”

  “我就想打你一顿!”

  “……”

  ……

  如此两父子玩闹了好一会。

  赵昕也在犹豫着,要不要向他爹爹提一提,给他的十七员猛将,每人安排五百人。

  先算一下,十七员猛将,每人安排五百人,那就是八千五百人。

  再算一算,养一个士兵,需要花费多少钱……唔,这个问题就有点比较复杂了。

  紧接着……

  赵昕便问他爹爹道:“爹爹,养一个兵,一年需要多少钱?”

  赵祯听他这么一问,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便给他道:“一个士兵,一个月是给钱是将近一千钱,粮食、布匹另算。一年下来,大概需要三十贯,到五十贯。”

  也就是说,光赵昕的那点俸禄,一年最多只能养不到五十个人。

  唉~那看来自己的那点俸禄,似乎也并不是很多。

  然后赵祯便看到了赵昕在那愁眉苦脸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了赵昕在那里神色变幻了好一会,赵祯这才问道:“最兴来在想什么?”

  赵昕便道:“这要养兵,还真不容易啊,首先你得会赚钱!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先从赚钱开始做起。”

  赵祯心想好家伙!

  你这招兵买马,甚至都想直接跳过我这个爹爹,自己出钱了。

  要真让你这么干了,那还得了?

  大唐的那些节度使为何敢这么嚣张,就是因为他们不单单掌握兵权,还掌握财权,甚至是当地官员的任命权。

  赵祯便看着赵昕,觉得刚刚还是打轻了。

  便道:“最兴来你想跳过你爹爹我自己赚钱,自己养兵?”

  赵昕便眼神灵动地回道:“我那是不想给爹爹你增加负担!”

  这小子!

  早晚得造反!

  赵昕又道:“当年李渊给太宗文皇帝赏赐了好几座铜矿,所以太宗文皇帝才非常地有钱。”

  赵祯便道:“那你的意思是,爹爹也要给你赏赐好几座铜矿了?”

  赵昕便道:“那倒不必,我自己再想想别的办法。”

  赵祯沉默住了,这小家伙还真敢!

  不过自己亲生的,又能有什么办法?

  总不能把他给砍了吧。

  只能是一脸宠溺地看着他在那里胡闹。

  说实话。

  有时候,他还真怕最兴来突然就夭折了。

  就如同他跟张娘子所生的长女一样。

首节上一节63/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