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好啊!”许年立刻变了副嘴脸道。
一有了动力,许年也变得积极起来,很快便离开了,他要回学校找老师找资料,然后设计一套可行的蒸汽机车出来。
送走许年后,李晗也摊开了信纸,开始给朱元璋回信,关于婆罗门教,他得好好和老朱解释一下,以便大明开展下一步行动。
一个星期后,许年将蒸汽机车的设计图纸和詹天佑的铁路设计图送了过来,李晗看了后,不由啧啧称奇。
许年的蒸汽机车的设计,蒸汽机用的就是老朱送给自己的这个型号,不过在不少地方进行了改良,以适应火车的长时间运行。
而詹天佑的铁轨设计图,则更是让他直观感受到,这位中华铁路第一人的伟大智慧。
人字形铁路在中学课本已经学过了,今天直观的看到后,让李晗为他的巧妙设计而赞叹。
将资料和信件一起收好,然后放入邮箱中,给朱元璋送了过去。
第258章 好似万国来朝
这几日,应天府热闹得很,先是南征大军押送著俘虏浩浩荡荡的回京,百姓们欢呼雀跃,满朝文武也是沸腾了。
上大朝时,朱元璋当众要表彰嘉奖徐达等人,不过却被徐达等人婉拒了,他们拒绝的理由也很统一,想要跟随船队出海,继续为大明开疆拓土。
当然,徐达和李文忠想要出海的心思其实也很简单,在封官拜将这一块,他们一个个都是国公,都做到头了,再往上也是赏无可赏。
他们自壮年之时,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生波澜壮阔建功无数,如今功成名就,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也著实不多了。
但是大明开海禁,发展海贸,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这个世界太广阔了,他们的眼光,不再局限在大明之内,也想走出去看一看。
当然,海贸也关系到自家切身利益,和船队出海,正好一举两得。
对于此,朱元璋也是满口答应下来,虽然在设立大明海贸股份公司时定下的章程中,入股者有出海负责贸易的义务,不过众多勋贵也是派出家中小辈出海,也没见哪位亲自下海的。
不过徐达他们想去,朱元璋也不好阻拦,唯一担心的是,这几位老伙计的身子骨在大海上还能不能经得起折腾。
至于朱棣徐辉祖这些小辈,就让他们去大海上折腾去吧。
不过从带回来的十万俘虏却是让杨思义有些头疼,去年带回的蒙古俘虏,全部被安排去下矿了,人手富裕著呢,现在还没有开新矿的需要,这下子又多了十万人的吃喝拉撒,还真是令人头痛。
倒不是财政出不起这个钱,而是以杨思义锱铢必较的性子,额外的花销实在令他如同割肉一般。
这要是在商朝,一个个拿去点天灯祭祀也就罢了,可如今是大明朝,大家都是体面人,谁还会去干生人活祭这种野蛮的事情。
为此李敏还打趣杨思义,新蒸汽机的制造,他杨尚书大手一挥上好几万两的银钱就这么撒了出去,眼睛都不带眨的,这养几个俘虏又花得了多少钱。
又不是要好吃好喝的给供著,饿不死就行。
不过杨思义也有话说,新蒸汽机的建造,那是为大明工业化发展添砖加瓦,说得通俗一点便是,能见著回头钱的,可喂养俘虏,那真就是把钱扔秦淮河里打水漂了。
几日后,又有不少外国使臣,扎堆似的往应天府跑。
什么暹罗、柔佛、爪哇、南安、勃尼、撒里、朵甘、高丽、琉球等等,听过的没听过的,一窝蜂似的都来了。
甚至就连日本也派出使臣来了,当然,回到大明的还有和道衍一起前往日本的锦衣卫密探。
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都快忙得七窍生烟了,虽然不是第一次接待外国使臣,但一下子来这么多的,却也是生平头一遭。
不过他们却是毫无怨言,相反脸上还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这传说中大唐之时万国来朝的场面,没想到在有生之年给自己碰上了,那可真是祖坟都冒青烟了。
同文馆已经安排不下,只得将各公馆给腾出来,用来安顿使臣。
各国不约而同派出使臣来到大明,有的是请求大明给予册封,请求成为大明属国,更多的则是朝贡来了,希望和大明发展全面的贸易关系。
这其中,还有一位独一无二的,便是占城的使者,除了来请求贸易外,还带著特殊的使命,便是将黎季亲手押到应天府来,交给大明处置。
黎季打死也想不到,占城王会这么轻易就出卖了自己。
原本以为,占城王室和安南王室之间的仇恨,古已有之,两国之间互相攻伐已久,他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逃到占城,伺机东山再起,没想到占城王却将他作为投名状给献给大明皇帝了。
倒不是占城王不讲道义,而是真被徐达率领的那两万五千明军给吓到了,人家大明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打进交州府,全歼了安南所有主力,而且还毫发无损,面对这样的军队,论谁都会发憷。
要是大明给占城也来这么一下子,那是真的受不了啊!
为此,朱元璋还亲自接见了占城的使臣,对占城王婆比那索尔的大义之举赞赏不已,同时也对占城的使臣大加封赏。
这一下占城的使臣可得意了,一个个春风满面,就连走起路来都是格外的昂首阔步,让其余各国的使臣都羡慕不已。
而当得知自己的儿子黎苍,早就被云南的山民给砸死后,黎季更是一夜之间白了头,苍老了数十岁一般。
他后悔啊,悔不该轻易挑衅大明天威,如今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不出几日,他便于大狱中咬舌自尽,朱元璋获悉后,也是感慨了一番,然后便给他厚葬了。
在嘉奖完占城使者后,朱元璋又密见了锦衣卫密探从日本带回来的消息。
如今日本国内,南北两朝为了争夺大明各项商品的代理权,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了,而各地不少割据的大名也是眼红不已,对幕府和皇室也是虎视眈眈。
而北朝,在道衍的一番操作下,后小松天皇已经开始秘密积蓄自己的力量了,只待时机成熟,便能向幕府发起挑战。
如今的日本,就像是坐在火药桶上一般,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而朱元璋交代的三座银矿的事情,道衍也已经全部打听清楚了,银矿附近都是哪些势力盘踞,兵力多少实力几何,都在道衍写给他的密信之中。
如此一来,只待事态生变,大明便可随时派出军队登岛进行干预。
忙碌了一整天后,朱元璋总算是停歇下来,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过要想烹好这小鲜,各项事务还真马虎不得。
儿时还幻想著,这个世界上最舒服的人就是皇帝了,要啥有啥,还不用干活,如今自己当了皇帝,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这皇帝当的,就一个字,累。
有时候他真想干脆就回凤阳老家当几天农民,松松土,锄锄地,种下一些瓜果生蔬啥的,也轻松轻松一段时间。
回到寝宫后,他有些急迫的向佛堂走去,都好些日子了,这老李也不知道回信,不知道咱老朱等得很著急吗?
要知道,如今能让他老朱彻底放松的事情,除了和李晗通信外,还真不多了。
走进佛堂,他眼前一亮,看著又是厚厚的一沓纸张,顿时眉开眼笑,老李这是又出手了啊。
那必定不同凡响!
第259章 比奴隶更低贱的存在
朱元璋先是看了看那一迭厚厚的资料,只见上边写著《铁路系统工程流程》几个大字。
系统他懂,工程他也懂,但是铁路两个字,却是让朱元璋有些看不明白了。
铁路又是什么路,莫非这个世界上还有钢铁造的路吗,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没有谁会傻到用钢铁铺路吧?
朱元璋摸了摸鼻子,这老李真是的,每回都给自己整一些看不懂的东西,不过,既然他给自己送过来了,想必是有他的理由的吧。
还是直接看信吧,他拆开书信看了起来。
“老朱,恭喜啊,继拿下大漠后,如今又顺利拿下安南。
自秦征百越,汉设交趾郡,唐立安南都护府,安南自古以来便是中华之领地,然五代十国时,中原各方割据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战火不断,一片乌烟瘴气。
安南地方势力则趁中原势微,发生叛乱,趁此脱离中原之管辖,至此已有六百年有余,虽中间也有向中原称臣之时,但总体而言,却是和中华渐行渐远。
不过经此老挝一仗,安南再次被纳入大明管辖之下,重新回到中华大家庭的怀抱,老朱,你当居首功啊!”
“哈哈哈哈!”朱元璋抚摸著胡须,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传到佛堂外,被侍卫和宫女们听到,一个个面面相觑。
陛下这是怎么了,咋笑得这么开心呢?
能够得到老李的亲口称赞,不容易啊,老李那张嘴有多毒,朱元璋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可真是三伏天太阳底下喝冰可乐,从头凉到脚,令人无比的舒爽畅快。
其实,要论首功的话,当属老李你啊,没有你在背后出谋划策,为大明奉献出如此多的绝世神器,恐怕要征服安南也没那么容易。
不过为何群臣拍自己马屁时,却没有这般令人愉悦酣畅呢,还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呢。
接著他又继续看了下去,然后差点没一口老血给吐了出来。
“夸你几句先别得意,征服安南,只是征服中南半岛的第一步,任重道远,所以你要保持良好心态,戒骄戒躁。”
呵,这个老李,把咱当三岁小孩呢,以为咱是朱棣李景隆那帮不经世事的毛孩子?
不过,中南半岛是指安南、占城乃至暹罗真腊这些国家吗?
“所谓中南半岛,便是东起安南占城,西临印度的这一线的所有藩国,当然,我所说的征服,并不是用武力征服,而是运用贸易,这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占城。”
占城?
朱元璋怔了一怔,如果不是这一次占城王主动派出使臣,将黎季嫠押送往大明,他压根就对这个地方提不起任何兴趣。
可是老李为何会如此看中占城,还说是要征服中南半岛的重中之重?
莫非是占城有矿?
可是老李送来的矿藏图自己研习了无数遍,早已熟记于胸了,论矿藏的话,虽然占城也有矿藏,但明显和安南不能相比。
而且老挝、真腊、暹罗这些地方的矿藏明显比占城更优渥。
而且占城处于安南之下,其地理位置并不优越,控制了占城,还不如控制暹罗,这样对大明才能更好的向老李口中的中南半岛辐射力量。
“要掌控占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便是占城拥有整个中南半岛最优良的海港!”
原来如此,朱元璋一拍巴掌,心中也有些惭愧,明明老李很早之前就告知自己海权和陆权同等重要,可自己考虑问题,却还是习惯性的从陆权的角度出发。
任重道远啊!
“当然,除了占城外,暹罗也是重点,暹罗往南便是柔佛,而柔佛的最南端,便是淡马锡和马六甲海峡!
至于为何我建议是用贸易的方式对这些藩国进行掌控,而非直接武力占领,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成本!”
没错,朱元璋不由自主的点著头,对李晗的观点很是赞同,理由也很简单,贸易带来的收获,远大于劫掠带来的利益。
如果说武装劫掠是杀鸡取卵,那么贸易便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这句话他可是太喜欢了。
“和安南不同,中南半岛其余国度,受中华文明影响较小,其社会各阶层对中华认同度并不高,因此不能像安南一般,在武力征服后很快就能顺利实现统治,其各阶层对大明的矛盾,会不定时爆发,给大明的统治带来极高的成本。
大明的目的是什么,是获取利益,而不是在平叛这个无底洞内投入过多精力!
因此我们大明要做的,便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老李这俏皮话,还真是随手捏来啊,既诙谐有趣,又通俗易懂,朱元璋越看脸上笑意越浓,这句话咱也学会了。
“经济搭台,便是以贸易的方式,迅速在各番邦培养买办代理人,而文化唱戏,便是以大明的优秀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各国百姓之思想,完成文化认同。
以占城为例,占城又名占婆补罗,从国名上便可窥见,这个地方深受印度婆罗门教的影响。”
婆罗门教朱元璋知道一点,这个教好像是按种姓把人分为四等,不过也仅限于此了。
“婆罗门教将人分为四等种姓,即最高的婆罗门,是为僧侣贵族阶层,他们掌管著祭祀大权,第二等刹帝利,便是军政贵族,掌控国家世俗权力,第三等吠舍,便是普通的工匠商人,而最低等的首陀罗,便是农奴或奴隶阶层。
信奉婆罗门教的国家,便是以这四个等级森严的阶层,维系著国家的结构稳定,不过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阶层,只不过这四等人,从未把他们当人看待,因此也未将他们纳入婆罗门的等级体系之中。”
奴隶已经是朱元璋所能了解的底层的极限了,这婆罗门教,还整出个比奴隶更低贱的阶级出来了?
比奴隶更低级的话,那就真的是牲口都不如了啊!
还真是让咱老朱长见识了!
“这一阶层,被其余四等人,称之为不可接触之人,他们是贱民中的贱民,活得连猪狗都不如。
举个例子你便明白了,不可接触之人,他们被禁止接受教育,被迫远离其他种姓的生活区,甚至他们的影子都不能落在其他人身上,否则会遭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