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231节

  不是,这女人到底是有多大个脸,才能说出如此无耻的话来,年轻幼稚、天真单纯?

  大姐,你真当咱老李是涉世未深的雏儿?

  要真信了你那才叫有鬼了。

  此时李晗想起了大学时,同寝室的兄弟,在被陈婉婷抛弃后,那自怨自艾的沉沦样子,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幸好人家后来幡然醒悟,走出了心理阴影,没有继续沉沦下去,发愤图强,这才没有废掉一颗好苗子。

  还晗晗,晗你家大爷啊,李晗突然之间升起一股想要去改名的冲动。

  不好意思,咱老李水泥封心,心里边都是水泥,任何多余的位置都没有了!

  还爱神,还丘比特?

  我看你爱的是宝石项链,爱的是咱的银行存款吧!

  咱老李的钱可都是大明的建设经费,可不能被他人给随便霍霍了。

  赶紧删掉短信,然后将陈婉婷拉黑,如果可以的话,李晗都想带著邮箱跑路了。

  要是陈婉婷再来,咱老李就钻邮箱跑大明当上门女婿去,哼!

  然后他埋下头来,继续翻看著《大明志》。

  《大明志》中,对大明地理、要道、各地行政划分等等内容的记载,描述得极为详尽,对于中国古代行政地理的研究,有著极为重要的参考作用,只不过李晗并未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莫非《大明志》上并未记载相关内容,而是得等到十几年后,等老朱命人把《寰宇通志》写出来后,再去寻找答案?

  李晗深深叹了一口气,继续看了下去,或许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能寻求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段时间李默默和许年也没怎么来找他,李默默好像是在谈个什么大项目,但是一直没什么进展,正在全力跟进中,每天忙个不亦乐乎,自然没有时间来他的小店里蹭饭。

  而许年也是一样,他的单位正在全力攻关某型武器,已经许久没见到他人了,就连手机都一直处于关机的状态,整得神神秘秘的。

  至于在攻关什么武器,这种涉密的事情,李晗不敢想也不敢问,自己被当五十万给抓了倒没事,连累了许年就不好了。

  也不知道老许帮自己整加特林整得怎么样了。

  店里不像平日般,少了和两人的拌嘴,虽是冷清了许多,不过李晗也是图个清净,好认认真真看看书。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李晗感觉有些饿了,便放下手中的书,然后走进内堂,准备给自己做个午饭。

  进入内堂后,他习惯性的来到仓库,打开邮箱一看,哦,老朱回信了!

  好家伙,这有段日子没见著回信了呀,也不知道老朱在忙些啥。

  不过话说回来,在和历史上的其他皇帝相比,老朱绝对算得上是最勤政的那一波了,唯一能和他比的,恐怕也只有不巡游不游猎的雍正了吧。

  几乎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即便自己实在忙不过来,也要招呼朱标去干了。

  在原来的历史中,朱标身子骨那么弱,是不是给老朱做牛马给累出来的?

  话说回来,像朱元璋这般,从一无所有到天下尽在手中的皇帝,在一统天下后,还能保持勤政态度,较为勤俭的生活作风的皇帝,也算是少有了。

  想到这里,李晗笑了笑,将信拿了出来,看看大明那边又发生什么新鲜事儿了。

  打开信件,摊开信纸,他认真读了起来。

  陈祖义已经被灭了啊,这也没过多长时间啊,老朱这效率可真够快的。

  话说按照原来的历史,洪武十六年时,陈祖义还有近三十年的风光日子可以过。

  在永乐年间,这家伙一边假意向大明求和俯首称臣,一边却又想偷袭大明的船队。

  可惜运气不好,他遇到的却是中华航海第一人,也是最受后世敬仰的大太监郑和,这家伙想偷袭郑和,反被郑和给俘虏了,抓到大明,然后斩首示众。

  只是如今嘛,遇到开挂的大明,他的好日子便提前到头了,好惹不惹,去惹工业化的大明,厕所里点灯了属于是。

  如此说来的话,那么定远级铁架战列舰也应该是成功生产出来了,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开国皇帝办事的力度了。

  接著他又看了下去,不停的点头,表示对朱元璋办事能力的赞赏。

  不错啊,淡马锡也被控制下来了,那么马来半岛是不是也可以顺手给管控了?

  如果将整个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都连成一片,建设一个环南海经济圈呢?

  再加上琉球和日本,将这些地方都纳入大明的经济体系之内,形成以大明为生产核心,各国提供原材料和市场的环西太平洋超级经济带,一同为大明的宝钞作为信用背书……

  如此而言,大明继续向南的话,便可以进一步加深和印尼群岛的联系,以印尼群岛为依托的话,大洋洲也是指日可待了!

  这个想法很诱人啊!

第405章 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当然,李晗是不建议老朱对这些地方进行殖民的。

  一来殖民的成本更高,稍有不慎,殖民地反倒成了宗主国的累赘,英法殖民时期,为了平定殖民地的起义,可没少花费心血。

  一个布尔战争,便让大英帝吃了不少苦头,更是被德皇给耍得团团转,作为搅屎界的扛把子,却被德国给从背后掏了裆,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也从此由盛转衰了。

  更别提苏里南和荷兰这一对卧龙凤雏了,荷兰简直就是殖民界的耻辱,居然被殖民地给薅了羊毛,也算是天下少有的奇葩了。

  二来的话,比起直接殖民,和藩国正面发生冲突,大明有更好的方法去控制这些藩国,在朝贡体系之下,还需要殖民么?

  大明的话就是圣旨啊!

  况且,用政治经济手段远比用军事手段更划算,而且,咱中华民族讲究的是什么,是合作共赢!

  你给我甘蔗,我给你白糖,你给我煤炭,我还你煤炉,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各取所需不挺好么,都是文明人,非得打打杀杀的干嘛?

  不过建设西太超级经济带的计划,还必须得有一个大前提,那便是大明得首先整合了国内市场,以东部沿海地区控制琉球和日本,以西南云南宣慰司控制中南半岛,而且,大明必须在中南半岛上有出海口。

  虽然按照老朱所言,已经将淡马锡拿到手中了,不过淡马锡和大明本土距离太远,而且拜里米苏拉其实对淡马锡的控制力度,还是挺强的。

  但如果大明在中南半岛上有出海口的话,从地缘上来说,大明将更具优势。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将中南半岛控制住呢,驻军什么的都太小儿科了,答案只有一个铁路!

  当然,前提是大明自己将铁路给整明白了,同时能够将铁路修到西南地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接著,李晗又继续看了下去,然后,他瞪大了眼睛,死死盯著信纸,等等,等等,老朱说李敏把什么弄出来了?

  他擦了擦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的看著上边的文字,仿佛都不认识了一般,蒸汽发电机,自己没看错吧?

  再三确认了好几遍后,李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李敏,天才也!

  能够将蒸汽机和发电机结合起来,这家伙也是天下少有的变态了。

  好家伙,这哪是大明的工部尚书,这分明是中国首位电气工程师啊!

  到底是曾经的大明埋没了这位大明首位电气工程师的天赋,还是自己给大明送去的知识里,将李敏内心深处的工程师之魂给挖掘出来了?

  按照老朱的说法,李晗能够大概推测出李敏到底干了些什么了。

  应该是他先造出了法拉第发电机,然后觉得手摇发电机太费力了,效率不高,于是想到用蒸汽机作为驱动机,来驱动转子切割磁场,从而产生电流。

  天才般的创意!

  如此说来的话,大明可以很快由蒸汽时代转向电气时代了?

  这跨越,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啊,容易扯到蛋的。

  不管了,既然大明自己能够造出发电机出来,说明人家本来就天赋异禀,电气时代怎么了,谁规定十四世纪就不能步入电气时代的?

  看来得多给老朱准备点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了,电这个东西,用途可就太大了啊!

  老朱你现在对电力所幻想的,还是太狭隘了,如今大明所有的生产,都可以用电力来驱动。

  不光如此,电还有一个最朴素也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功能,照明!

  既然发电机已经被李敏这个狠人给造出来了,那么下一步,自己要做的,便是进一步改进发电机,电线也要整出来了,而且,还要解决是用交流电还是直流电的问题。

  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啊,直流电的话只适用于小范围的电力运用,想要将电网铺开,大范围推广电网的话,还得使用交流电。

  这让他又想到特斯拉和爱迪生的交流电、直流电之争,虽然表面上看是技术之争,但实质上却是商业利益的争端。

  为何,因为当时爱迪生的公司主营就是直流电,如果全部换成交流电标准,那爱迪生的公司就得原地升天。

  这也是为何如今大漂亮的电力系统非常的不统一,交流直流都在用的原因。

  当然,也不是说直流电不好,在某些领域,直流电应用的效果远远超过交流电。

  比如说电磁弹射,使用直流电的话,电机结构远比交流电要简洁方便耐用,而且效率也远高交流电。

  万幸电磁显圣真君在中国而没在美国,真乃天佑中华也。

  话说回来,李敏算不算是大明的电磁显圣真君?

  大明地大物博,真要全面铺开电网的话,那还是一开始就统一标准,选择交流电的好,免得到时候还得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人力。

  那么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远距离传输电的话需要高压,那么变压器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世界上第一台进入实用的变压器,是由西屋公司生产的,其变压核心部件采用E形铁片迭合而成,制造工艺相对而言简单,而且实用,大明制造出来应该问题不大。

  相较于制造发电机和变压器,李晗觉得造电线的难度反倒是更大一些。

  电线分为绝缘外包裹和导线两个部分,导线的材料好解决,用铜便可以,但是加工成铜丝的话,却是比较有难度了。

  相较于导线,绝缘外包裹则是最难的,早期电线的绝缘材料用的是橡胶,但是,大明上哪儿找橡胶去?

  橡胶原产于南美洲,十九世纪才被英国人引入到东南亚,十四世纪的话啊……

  大明想要航行至南美洲,那还是有点难度的啊!

  那么,是否在大明能找到代替的材料呢?

  像现在的话用塑料?

  那大明得先把石油开采出来,然后还需要石油冶炼厂,还需要大型塑料厂。

  别看在21世纪塑料都已经成为白色垃圾灾害了,但是拥有塑料完整产业链的,从石油开采到聚乙烯材料完整产业链的国家,只有中美法德四个。

  所以的话,塑料就别想了,以大明目前的实力,想把塑料制造出来?那还是去南美洲来得实际一点。

  那么是否有其他合适的材料可以代替呢?

  李晗想起早期电线的发展,绝缘外包裹材料有采用,砂纸的,也有用丝绸的,还有用棉纱的。

  这些材料在大明倒是能找得到,而且能大量生产,但问题是,不防水啊!

第406章 欧洲那乱糟糟的历史啊

  那么,除了丝绸、砂纸这些能大批量生产的材料外,还有其他适合能在大明造电线的材料么?

  李晗琢磨著,突然间,他灵机一动,早期建造电线绝缘外包裹的材料,除了丝绸砂纸外,还有一样最重要的材料,也是在橡胶被应用到电线制造之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石棉!

  在橡胶被大规模应用之前,石棉可是上好的绝缘材料啊,不光绝缘,而且还能防水防火,用来做电线,再合适不过了。

  不光如此,石棉属于矿物质,在自然界中有著大规模的储存量,开采也方便。

  更重要的是,石棉这种材料,在周朝时就已经开始应用了,额,放在古代的话,应该叫做火浣布。

  那么自己要做的,便是找到将石棉做成绝缘包裹线的工艺。

  李晗想了想,这才过去一百多年,应该不难找吧。

  最大的问题在于,大明需要培养一支足够多人数的电气工程师队伍,还得加强用电安全方面的知识宣传,明白什么是电流、电压和电阻,免得电是发出来了,但一年到头的老是电死人,那也是个大麻烦。

首节上一节231/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