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37节

  很快,嘉靖便在吕芳的伺候下舒服的躺在了浴桶里。

  “东南的事朕已经知道了,说说别的。”小半晌后,嘉靖缓声道。

  “是,”吕芳知道嘉靖可以视听天下,倒也不奇怪,不过他还是大致说了一遍,道:

  “除了新上任的定海知县海瑞,还要继续深查走私案,引发内阁震动外,就是国师了。”

  “不久前,民间大量流传出对国师不好的言论,说是……”说到这里,吕芳语气微微一顿,看了眼闭目不言的嘉靖,又道:

  “妖道祸国,妖女魅惑君王。”

  “还说国师借用渡劫之名,谬言天劫降罚,因此西厂才会突然抓捕京师官员,其中多有忠良遭冤入狱,就是严党为打击异己所为。”

  “据锦衣卫奏报,各地均有这些言论,大多都来源于民间江湖,不过很快就被当地的官府压下,倒也没有什么风浪。”

  (注:此处江湖,并不是指武侠小说里的江湖,而是指社会边缘群体的栖身之所。

  在历史文献中,江湖也常常指远离朝廷中心、城市繁华之外的地方。

  是流浪者、隐士、侠客、艺人、商贩等各类社会边缘人物的活动场所。

  这些人物往往生活在官方控制力较弱的地带,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态。)

  “那丫头知道了?”嘉靖随口问道。

  “国师身边有严府送来的道童。收到宫外的消息,情绪倒是低落了几天,”吕芳说着,声音中带着些许笑意,道:“不过在奴婢将主子闭关前说的话告诉她后,国师似乎有所悟。”

  “心情倒也恢复了不少。”

  “呵,”嘉靖想到了清风那清澈单纯的眸子,不禁轻笑着睁开眼,“看来咱这位清风玄灵守真慧悟真人,造化也不低?”

  “国师能得主子仙家之言点化,自是造化不低。”吕芳立刻一记马屁送上。

  “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里有句话说的好,”嘉靖从浴桶中坐起身,接过吕芳递来的干净道袍后穿好,语气幽幽,“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

  “他们这是在攻讦朕的国师?”

  “妖道祸国?妖女魅惑君王?什么样的君王才能让妖道祸国?才能被美色魅惑?”

  “昏君!”嘉靖说着,回身看了眼吕芳,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向大殿。

  “他们是在变相的告诉朕,想要变法,想要动他们的利益,那就是昏君!”

  “主子息怒,”吕芳挥手示意小太监赶紧把浴桶收拾干净,然后快步跟上,道:“世俗凡人,岂能理解主子仙途霸业?”

  “还望主子莫要为此烦忧。”

  “不说这这些了,”嘉靖摆手说着,来到火炉边上,指了指上面的砂锅,道:“去换个新的来,朕说过要赏你,有好东西!”

  听到嘉靖说有好东西赏自己,吕芳顿时一喜,上次主子给他跟陆炳吃的‘仙丹’可是让他身子骨硬朗的跟小伙子一样。

  这次主子又说有赏,那必然也是仙家之物了。

  怀着激动和期盼的心,吕芳也不磨蹭,当即取下砂锅,然后从边上柜子里,取出一个新的砂锅,仔细用水清洗了两遍才呈到嘉靖跟前。

  “放桌上。”嘉靖说话间一抬手,然后就在吕芳惊异的注视下,只见掌心凭空出现大半个拳头大小的包裹。

  一股淡淡的清香散出,涌入吕芳口鼻。

  仅仅是这丝淡淡的香味,就让他有种浑身舒爽之感,冬日里的寒冷,身体的疲倦一扫而空!

  吕芳贪婪的吞吸着这股香味,生怕走漏,浪费一丝一毫,死死盯着嘉靖手上的小包裹。

  “主子,这是何等仙物?!”

  “此物名为灵米,乃是修仙之人的食物,”嘉靖说着解开小包裹,递到吕芳跟前,“看看与平日里使用的水稻有何不同……”

  嘉靖正说着呢,就见吕芳两眼呆滞,张大着嘴,盯着他手上的一两灵米,顿时笑骂着踢了这老货一脚,“啧,没出息的东西!”

  “嘿嘿!”回过神的吕芳抬起袖子擦了擦口口水,谄笑道:“奴婢也是头一次看这等仙家之物,一时入了迷,还请主子恕罪……”

  “这灵米,似乎是稻米?”吕芳舔了舔嘴唇,目光紧紧锁定嘉靖手中的灵米,细致入微地观察着,不断的吸着灵米散发的香气。

  不同于寻常稻谷的朴素,从表面看,这灵米每一粒儿看起来都要比普通稻米更为精致。

  色泽温润如玉,泛着淡淡的白润光泽。粒粒饱满,形状匀称,仿佛是天地间精华的凝聚,经过阳光与雨露的精心滋养而成一般。

  尤其是窗外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淡淡的银白色光泽,表面似乎还流转着微妙的纹路。

  “种植方式与普通稻米一样,但土壤却不是凡土,而是灵脉滋养的灵土。”嘉靖说着,心中颇为感慨,这东西也属于修仙资源的一种。

  一升灵米售价是十两灵源。

  “吕芳,如今的米价几何?”想及此处,嘉靖突然又问道。

  “回主子,大明如今普遍米价是,一石六到七钱不等,”吕芳说着,略一思索,又道:

  “部分灾区,物价上涨,米价略有上调,一石米在二两至五两银子之间不等。”

  吕芳是司礼监掌印,负责内阁批红的,这些物价什么的,他自然是清楚的。

  “飒!”嘉靖随手将手里的一包灵米撒进了砂锅里,心中暗道:“两个世界物价计算不同,但大致的度量衡差不多。”

  “一石大约相当于十斗,而一斗则约等于十升,灵米一升就卖十两灵源……”

  “这要是在大明,当真是天价了。”

  想着,嘉靖一抬手,又拿出一张符,灵气注入,然后在吕芳的注视下,只见符陡然化作一道清澈的水流,没入砂锅中。

  “这是灵泉,”嘉靖说着,转身走向精舍,“把锅子放在炉上照着煮粥的火候就成。”

  “是!”吕芳闻言,小心翼翼的盖上盖子,然后双手捧着砂锅放在火炉上开始煮粥。

  不一会,玉熙宫内香气四溢。

  香气从宫内逸散而出,让门外守候的太监食指大动,狂吞起了口水。

  一个半月,抛开一个月的闭关,半个月时间嘉靖在宗门里吃的就是灵米饭。

  现在回来了,自然再看不上宫里的俗物。

  “……”

第44章 裕王并不软弱?!清流:呜呜呜,仁慈的父,请再爱我一次!

  约莫一刻多钟后。

  “主子,灵粥好了!”

  吕芳吞了口口水,小心翼翼的取下砂锅,冲精舍里打坐的嘉靖道。

  “嗯,”嘉靖缓缓睁开眼,嘴角露出笑容,轻甩道袍,招手道:“盛一碗来。”

  “是。”吕芳开始小心的盛粥,生怕洒出半点出来,毕竟这些都是‘仙人’才能享用的灵粥,浪费半点都价值连城,“主子。”

  “不错,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司礼监掌印大监,还有一手煮粥的好本事。”接过递到跟前的灵粥,嘉靖打趣了吕芳一声。

  “主子取笑奴婢了。”吕芳脸上露出笑容,静静候在一旁,伺候嘉靖喝粥。

  “别愣着了,自己拿碗盛,”嘉靖喝了一勺灵粥,抬了抬手示意吕芳也一起吃,“朕说了这是给你的赏赐,剩下的都是你的。”

  “奴,奴婢谢主子!”听到嘉靖说身下的灵粥都是自己的后,吕芳鼻头顿时一酸,说完赶紧转过身快速抹了一把眼,去盛粥。

  见此,嘉靖笑了笑并未放心上。

  灵米不同于灵源,煮熟后凡人也可以管饱吃,不但不会因为狂暴的灵气重创身体,反而有滋养,延年益寿的好处。

  吕芳是自己的绝对心腹,嘉靖自然不会吝啬。

  “陆炳还没回来吗?”喝了一口粥,嘉靖看向下方,坐在小凳子上喝粥的吕芳。

  现如今,自己身边就两个绝对的心腹,也是知道自己得仙缘的人,嘉靖自然不会忘了陆炳。

  “原本是要回来的,”吕芳吞下嘴里的灵粥,顿了顿道:“出了海瑞这档子事,奴婢不放心东南那边,担心出乱子就让他晚几天。”

  “看来文孚是没口福了,”嘉靖点了点头,笑着打趣道:“回头他定是要怪你吃独食。”

  “这可不能怪奴婢,奴婢也是沾了主子仙福齐天之光,文孚能为主子办事,已是沾光了,旁人想为主子办事,还办不上呢。”

  “你这老滑头,回头文孚砍你,朕可不帮。”嘉靖笑骂一声。

  “他是锦衣卫,奴婢也曾是王府贴身侍从,倒也不怕了他。”吕芳给自己竖着大拇指。

  玉熙宫内,主仆间其乐融融。

  “冬日暖阳正好,陪朕一道去玄殿看看,看朕的国师在忙什么。”用过膳,嘉靖走出精舍,伸了个懒腰,当先朝着门外而去。

  对于主子闭关出来,并未第一时间理政这点,吕芳也不感到奇怪。

  主子行事向来莫测,他只管伺候着就是,再说了,主子闭眼便可视听天下。

  定海县就算再乱,又能乱到哪里去?

  主子既然不放心上,那就说明心中早已有打算,岂容得他从旁置喙?

  一路坐着皇帝御用的驾辇,由六名虎背熊腰的太监抬着向东而行。

  从横跨太液池的玉河桥上而过,路过承光殿从广场一路穿行,东出乾明门,远远的便看到了不远处的玄圃宫,一路上不少太监都跪迎。

  “想来,宫外已经得到消息了,”嘉靖靠坐在舒适的榻子上,笑看向吕芳,“想来,宫外头有些人这几天定是不怎么好受。”

  “主子说的是,”随行在旁的吕芳立刻笑着道:“小阁老最近可是一心为公,堪称我大明的扛鼎之人,对东南之事盯得很是紧。”

  “短短半个月,内阁已经派了三四波人了,小小的定海县,可谓是我大明朝的漩涡中心了,只怕是有人又要搅主子的清净了。”

  “为人君父,自当为臣民而劳苦筋骨,费力心神,”嘉靖微微一笑,道:“若是苦一苦朕,福能让臣子和百姓享了,何妨呢?”

  “主子仁德圣明,心怀天下,希望他们能体会这份君父的苦心。”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玄殿之外。

  嘉靖所料不错,这段时间以来,确实有人不好受,嗯,可以说是相当难受!

  而这难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清流一伙。

  此刻在收到皇帝出关后的消息后,清流众人,可以说热泪盈眶,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听到父亲归来,找到靠山一般。

  裕王府,大殿中。

  “啪!”裕王一拍桌子,站起身,看着徐阶、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道:“在座的都是自己人,索性今天就把话挑明了!”

  见裕王发怒,徐阶也不能再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了,微微欠了欠身。

  “四弟对我们已经是穷追猛打了,这盘棋,不管本王,还是你们,都输不起。”

  “你们可明白了!”

  说着,裕王盯着徐阶,意思不言而喻了,我知道你在东南那边的所有事。但我不在乎,有景王在追着我,我不会让你们有失。

  一直以来,裕王对清流背后的士绅大族从来不挑明了说话,这是第一次把话说的这么明。

  实在是他也被逼急了。

  一旦东南的事,让那个海瑞再继续查下去,有严党助阵,清流迟早会被查个底掉。

  到了那时,局势就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的攻守易型,因为严党已经在之前的塌天大祸之中,交钱保命,逃出升天了。

  如果清流被查掉,那么朝堂将再无清流的余地。

  而自己,也将彻底失去一大助力!

  父皇年龄大了,说句不敬的,恐怕无多时日了。

首节上一节37/4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