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35节

  否则朱元璋也不会犹豫不决。

  但还没等他考虑清楚,朱标就病故了,迁都之事就此作罢。

  后来朱允以及他身边的大臣的操作,证明了迁都北方的正确性。

  最终在朱棣手上达成。

  朱元璋看着半天不说话的陈景恪,心中不禁一动。

  陈景恪的思路向来和别人不同,他是不是能给自己,提供一些不一样的参考意见呢?

  想到这里,就出声问道:“景恪对迁都可有什么想法?”

  陈景恪连忙摇头道:“陛下,迁都乃国之大事,岂是我能置喙的。”

  朱元璋说道:“有几个选择各有优劣,咱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你的想法与常人不同,咱想听听你的建议。”

  “你不用担心,咱也不是非听你的,只是想听听你有没有别的看法。”

  陈景恪这才说道:“既如此,臣就妄言几句。”

  “我将不同区域划分为四种功能,其一资源区域,其二经济区域,其三军事局域,其四政治中心。”

  “资源区域就是提供某些资源,比如粮食生产、金银铁矿……”

  “经济区域,交通便利的地区,其实都比较适合发展经济。”

  “总体来说,南方是天然的经济区域。”

  “军事区域,就是承担军事任务的地方。”

  “目前的北平、太原等地,都是这种类型。”

  “政治中心,往大了说就是国家的京畿所在。”

  “往小了说,布政使衙门所在,也是区域政治中心。”

  朱元璋高兴的道:“景恪的总结非常精辟,确实可以如此划分。”

  马皇后也不禁点头,这个划分确实很有道理。

  朱雄英就没有想那么多了,此时他就只有一双耳朵,专心的倾听。

  “景恪继续说,后面呢。”

  陈景恪就继续说道:“对于小国来说,因为国土狭小,很可能一个区域同时承载着四种功能。”

  “但对于大明这样国土辽阔的大国来说,这四种区域的功能划分就比较明显了……”

  “军事区域和经济区域受限于环境、资源区域受限于物藏,此三者人力很难强行干涉。”

  “唯有政治中心,是人力所能决定的。”

  军事区域和经济区域,倒不是没办法干涉,而是强行干涉费力不讨好。

  顺应自然环境,才是最省时省力的。

  朱元璋想了想,也点头表示认同。

  陈景恪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

  “对于大明来说,政治中心绝对不能和经济中心放在一起。”

  “经济中心的话语权本来就重,若再将政治中心放在这里。”

  “其他地方就将彻底丧失话语权。”

  “对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来说,其危害太致命了。”

  朱元璋极为赞同的道:“说的好,这也是咱一直想迁都北方的原因之一。”

  “南方已经够强势了,在将京畿放在这里,那北方怎么办。”

  “咱最中意三个地方,长安、洛阳和北平,你觉得哪里最合适?”

  陈景恪没有直接说哪里,而是道:

  “京畿之地,首先要有天险可守,易守难攻。”

  朱元璋回忆三地的地形,给出了判断:

  “三地皆有天险,长安最为坚固,其次洛阳,北平最次。”

  陈景恪继续道:“作为大一统的王朝,交通要便利。”

  “否则不利于漕粮运输,也不利于通行各地。”

  朱元璋说道:“长安交通最为不便,北平稍好,洛阳地处中原腹心之地,四通八达最为便利。”

  陈景恪再说道:“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否则重新修建一座都城,代价太大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若论经济,自是洛阳最强,长安其次,北平最次。”

  “这也是咱不想将都城放在北平的原因。”

  “虽然元朝将大都放在此地,然元人不善经营城池,此地并未发展起来。”

  “仅有的宫殿,也毁于战火。”

  “若将京畿放在此地,相当于重头兴建一座都城,代价太大了。”

  陈景恪内心也很认同朱元璋的看法。

  北平在地势上确实可以当京畿。

  但现在是洪武十六年,不是三百年后,更不是六百年后。

  未经明清两朝经营,此时这里还是半蛮荒之地。

  将都城放在这里,前期投入实在太大了。

  朱棣将京畿放在这里,一来是因为这里是他的老巢,二来也没别的选择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长安是秦王朱的地盘,山东有齐王朱,河南有周王朱,太原有晋王朱。

  虽然当时朱和朱都已经死了,可作为塞王他们的实力还在。

  朱棣敢将首都放在别人家里?

  那不是找刺激吗?

  北平就成了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那里是他的老巢,既可以达成政治中心北移的目的。

  又可以彻底摆脱朱元璋和朱允的阴影。

  还具有极强的战略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但朱元璋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他想将首都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

  哪个儿子敢反对试试?

  他只需要综合考量,哪个地方更合适。

  而眼下的北平,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他本来就有这方面的顾虑,现在又听到陈景恪的分析,就彻底放弃了北平。

  现在就剩长安和洛阳。

  陈景恪说了三个要素,经济、交通、防守。

  洛阳在经济和交通上占据绝对优势,但长安在安全上占据绝对优势。

  再加上朱元璋先入为主的想法,还是比较认同长安的。

  不过他依然没有就此做出决定,一切等朱标实地考察归来再说。

  就在他准备结束话题的时候,陈景恪再次开口:

  “还有第四个因素,发展潜力。”

  朱元璋顿了一下,说道:“发展潜力?”

  陈景恪点头道:“对,政治中心发展迅速,很快就会成为大明第一大重镇。”

  “如果发展潜力不足,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就会制约京畿的发展。”

  朱元璋苦思片刻依然不得要领,就说道:

  “你给咱具体讲讲,这发展潜力都指的哪些方面?”

  陈景恪想了一下,说道:“简单来说,土地承载能力就是其中一项。”

  “京畿所在地,能承载多少人口。”

  “就以唐朝长安城为例,人口最高时超过百万。”

  “唐朝人口巅峰约为六千余万,大明立国就有六千万人,百年后人口将破亿。”

  “可以预见的是,大明的京城人口也将是以百万计的。”

  “所以陛下就要考虑,新的都城能不能承载百年后的百万人口。”

  “如果不能,就是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大大的难题。”

  朱元璋恍然大悟,忍不住说道:“长安在唐朝时期就曾容纳百万人口,现在定然也没问题的。”

  陈景恪却暗自摇头。

  还没等他开口,马皇后却先说道:“恐怕不行。”

  朱元璋愣了一下,不解的道:“为何?”

  马皇后说道:“你数一下,唐朝皇帝带领群臣外出就食之事,发生过多少次。”

  就食说白了就是出去讨饭。

  每次遇到灾年,皇帝都会带领文武百官出关中,去外地要饭。

  八百里关中平原,已经养不活那么多人了。

  每年从天下各地,往长安输送数百万石粮草,才勉强够养活那么多人。

  关键是关中交通不便,所有的漕运压力,几乎都压在了广通渠上。

  敌人要是能打到潼关,只要封住出关的口子,不让一粒粮食流入关中。

  用不了多久,关中就要人吃人了。

  朱元璋默然不语。

  他是读过史书的,尤其是认识陈景恪之后,更是酷爱读史书。

  自然也知道唐朝面临的尴尬局面。

  可这是十三朝古都,孕育了秦汉隋唐辉煌帝国的气运之地。

  他实在不愿意放弃。

首节上一节135/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