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礼仪上的小事情,涉及到别的事情,恐怕会跟严重。”
“难怪历朝历代,但凡是‘仁君’当政,财富兼并就会加剧。”
陈景恪惊讶的道:“这么点小变化,竟然就能让有这么大的感悟?”
“知道什么叫天才吗。”朱雄英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得意的道:
“这就是。”
陈景恪:“……”
行,知道你脸皮厚了。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都有意避开了分封楚王的事情。
这个事儿朱雄英还真不好说什么。
支持?
有可能被曲解成容不下藩王。
咋,将藩王封到海外,你就这么开心?
别人误会都好说,朱元璋误会就难受了。
反对?
别开玩笑了,他怎么可能反对。
有一说一,将藩王弄出去,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说。
反正海外分封诸王已成定局,他没必要落那个口舌。
等楚国建好,此事为所有人所接受并成为定例,他就可以谈了。
不过他们不谈,有人却想找他们谈。
俩人刚到乾清宫,就被朱元璋给叫了过去。
“你们俩看了一上午的戏,说说有什么感想?”
朱雄英多机灵啊,直接就将方才那一番,百官会得寸进尺的感触说了一下。
“所以,作为君主要保持威严,如此方能震慑百官。”
朱元璋大为高兴:“哈哈……乖孙果然聪明,像咱……以后你一定能当个好皇帝。”
然后他又问陈景恪道:“你有啥想法……别给咱整那些虚的,咱问的是楚国之事。”
陈景恪心道,你也知道你宝贝孙子故意岔开话题啊。
“陛下你是知道我的,在外域为亲王封国的策略,就是我提出来的。”
“楚王对蛮夷之事,有着丰富的经验,将他封过去再合适不过。”
“现在咱们该考虑的是,如何将楚国建好。”
朱元璋点点头,陈景恪确实从不隐藏自己的想法。
他就是反对在大明内部分封诸藩。
所以,问他的意见等于没问。
不过他的本意也不是这个,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国家,大明也没经验。
他希望陈景恪帮他出出主意。
陈景恪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但这事儿他也没经验啊。
想了想,就只能从别的地方着手:
“我建议,多派一些官吏过去。”
“其一,将楚国之前的风土人情,全部都记录下来,作为资料进行保存。”
“以后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人文社科的重要依据。”
“其二,将建立楚国的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以后再建立别的封国,就有例可循了。”
“其三,这也是磨砺官吏的过程,等楚国建成,这些官吏也锻炼出来了,可以直接授官。”
“其四……”
虽然他没有说具体的策略,却也在大方向上提了不少建议。
有些朱元璋能理解,比如记录建国全过程积累经验,磨砺官员等等。
但将土人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他有点无法理解。
这玩意儿有什么好记录的?
还作为以后研究人文社科的重要资料。
区区蛮夷,有什么好研究的。
我华夏几千年文明史,还不够你研究的?
但正因为无法理解,他反而认为这一条更加重要。
这也是经验了,陈景恪的建议,越是他无法理解的,在以后往往会起到重要作用。
以至于他都产生了一个想法。
陈景恪提的建议不是没用,而是他看的太远我们无法理解。
只要没有害处,照做就可以了。
不就是记录土人的风土人情吗,那就记呗。
就是派遣几个官吏的事情,不值什么的。
下午,照例给徐妙锦上了一节课,一天的班就混完了。
下班之后回到家中,屁股还没坐稳,就有人送来拜帖。
本来他很少私下见客的,但看到拜帖以及拜访人的姓名,就产生了兴趣。
“岑信通、许柴佬,他们两个来拜访我做什么?”
“拿的还是杜同礼的名帖,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
时间线往回拉。
大明使节团攻打吕宋的时候,岑信通和许柴佬可没闲着。
他们利用事先组建好的情报渠道,为大军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为了防止各部落联合起来反抗,他们还利用对各部落的了解,释放种种消息。
什么你们部落被攻打,是因为某某部落出卖。
什么某某部落和你们有仇,为了报仇他们已经向大明投诚,准备一起来打你们。
如果只是口头谣言,或许还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关键是,他们确实抓了很多土人青壮编入先锋营。
说是先锋,其实就是炮灰。
连兵甲都不给,就让他们拿着木棍石头,去攻打别的土人部落。
被攻打的部落,可分不清他们是自愿还是被迫。
再加上流言四起,想不怀疑都难。
于是原本就很松散的联盟,彻底分崩离析,再也无法组织起大规模反抗。
明军往往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轻易打败数十倍于己的土人军队。
可以说,使节团能如此顺利拿下吕宋,两人功不可没。
所以,在战后两人一同被派往应天报捷。
船上。
看着渐渐远去的吕宋岛,望着广阔无际的海面,许柴佬只觉海阔天空。
岑信通慢慢的走过来,道:“许老弟看起来很开心啊。”
许柴佬笑道:“岑兄难道不是吗。”
岑信通双手撑住护栏:“那不一样,我来此本就是为了建功立业,现在得偿所愿自然开心。”
“本就属于这里,离开就没有一点惆怅不舍?”
许柴佬说道:“以后或许会有,但现在我只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岑信通赞道:“好男儿志在四方,许老弟你将来必有一番大成就的。”
许柴佬谦虚的道:“还需岑兄指引啊。”
岑信通没有接这个话,而是问道:“听说你和家里人闹翻了。”
许柴佬脸色变得有些无奈,更多的是气愤。
谋划一个国家,自然需要保密,所以一开始他谁都没有告诉。
等明军控制住吕宋,他才回家将此事告知。
本以为会成为家人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事情和他想的完全相反。
他得到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质疑责备。
就连他的父亲都对他的行为痛心疾首。
为什么要帮大明灭亡吕宋?
当他听到这个质问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我身为明人帮大明怎么了?
就算我不是明人,咱们被吕宋欺负的还少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为什么不能帮?
等他搞明白这些人的想法,彻底沉默了。
在这里天高皇帝远,我们想做啥就做啥。
不用缴纳赋税,不用被朝廷打压……多么的自由自在。
给吕宋交点保护费又咋了?
吕宋人最多就是口头威胁几句,不会拿我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