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58节

  不是多此一举吗?

  陈景恪继续说道:“如果大明继续走以前的老路,目的也只是在这一隅之地称王称霸,愚民政策确实很好用。”

  “若我们想走出去,想与世界列国争雄,就必须要完成身份认同的构建。”

  “否则大明还有什么值得百姓留恋的呢?”

  “如果他们掌握有一技之长,还有机会成为他国君主的座上宾。”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何还要回到大明?”

  “到时候大明的人才就会为列国所用,来和大明争锋。”

  朱雄英眉头一挑,眼神马上就不一样了。

  这也是他和朱元璋朱标不一样的地方,从小接受陈景恪的教导,他的目标更加远大。

  尤其是帝国计划的提出,让他的理想有了切实的目标。

  只要是对帝国计划有利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陈景恪顿了一下,见他听进去了,心中一喜继续说道:

  “帝国计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必须要打好基础。”

  “陛下当政期间,以解决边患为主。”

  “待到太子登基,就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为主。”

  “身份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好从眼下就开始做。”

  “待到二十年后,大明海晏河清,府库里的财物堆积如山。”

  “天下人皆以华夏子孙为荣,以大明子民为傲。”

  “到那时差不多也该你当政了,正好大展拳脚。”

  朱雄英被说的热血沸腾,不过毕竟不是小孩子了,还保持着清醒。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这样吧,回头我找皇爷爷好好说说此事。”

  “至少先让百姓知道大明是如何对他们好的,让他们对大明产生归属感。”

  “这一点,我相信皇爷爷也不会反对的。”

  陈景恪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反正咱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万事不着急。”

  朱雄英点点头,佩服的道:“以前我只知道你很聪明,什么事情都难不住你。”

  “但你在这个时候提议休养生息,还是让我刮目相看。”

  “不瞒你说,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大明该如何走。”

  “我想的是,一鼓作气将北元彻底打垮。”

  “然后开启西域和日本两条战线,争取早日拿下两地……”

  “直到皇爷爷告诉我,你提议大明休养生息五年,我才反应过来百姓已经不堪重负了。”

  说到这里,他苦笑道:“以前我一直觉得汉武帝穷兵黩武,国家已经破败不堪,难道他就看不到吗?”

  “相比起来唐太宗就清醒多了,平均五年发动一次大战,既不影响百姓安居乐业,也不耽误他成为天可汗。”

  “后来因为政策失误导致蜀地叛乱,他也能及时认识错误更改政令。”

  “……两个君主一对比,差别太明显了。”

  “所以我一直好奇,为何汉武帝就不能和唐太宗一样呢?”

  “当时我以为,两人之间的差异是性格造成的。”

  “经此一事我才知道,并不全是性格原因,还有当局者迷。”

  “我们看古人的事迹,自然能品头论足说的头头是道,总以为事情并不难啊。”

  “真正轮到自己了,就会陷入自己的认知里无法自拔。”

  “我想汉武帝就是如此,他总觉得国家还能坚持,再苦一苦百姓也没什么。”

  “殊不知,民间已是哀鸿遍野。”

  “我之前也陷入了和汉武帝一样的思维,只看到了外患,看到了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却忽略了国家和百姓面临的困境。”

  “就连皇爷爷自己也说,若非你提醒,他都准备明年再派大军北伐草原。”

  “满朝文武只有你是最清醒的,看到了花团锦簇之下的危机。”

  这一番话说的陈景恪无比欣慰。

  此刻他彻底相信,就算没有自己,朱雄英也能建立一个比以往更好的世界。

  “哈哈……你能有这一番认识,已经不弱于历朝历代任何明君雄主了。”

  朱雄英摇摇头,谦虚却自信的道:“现在我自然不敢与前贤相比,但未来我必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景恪,你会一直帮我的,对吧。”

  陈景恪郑重的道:“只要我还能动,只要你还需要,我必定站在你身边。”

  朱雄英大笑道:“哈哈……好,这话我记住了。”

  陈景恪点点头,转移话题道:“咱俩这番话,用不了一会儿就会出现在陛下的案头,估计他老人家又想骂人了。”

  朱雄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放心,他老人家骂你的时候,我会帮你说情的。”

第271章 进退有据

  朱元璋确实很快就知道了那一番谈话,却并没有生气,而是找到朱雄英谈了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知道事后朱元璋下旨:

  着太孙摄礼部、国子监、鸿胪寺事务……三衙官吏悉听调遣,不得有误。

  这个任命相当突然,太孙才十五岁,且还未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时候就摄政务实在有点早了。

  但随即大家就很平常的接受了这个认命。

  朱雄英虽然很少露面,但之前南方除虫害、安抚蛮夷部落、上书摊丁入亩等政绩,实在太过于突出了。

  属于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了百官认可的。

  且他还天然拥有军方和勋贵的支持,摄政务就显得很正常了。

  当然,在百官看来,此举更多是让太孙观政,并不会做出什么改变。

  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陛下和太子在为太孙铺路。

  要知道,国子监掌管天下学政,礼部掌管科举,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

  太孙统摄两衙门,可以更好的聚拢人才,为将来打基础。

  如果放在别的朝代,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想。

  那些皇帝防太子和防贼一样,怎么可能会让继承人掌管后备官吏选拔。

  但大明朝不一样,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和太子那真的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皇帝生怕太子能力不够威望不足,天天给他加担子。

  太孙的情况也类似,早早就开始崭露头角。

  现在为太孙铺路虽然早了点,可也完全符合皇帝和太子的行事风格。

  然后,就有很多官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好好表现。

  此时入了太孙的眼,那就是潜邸旧臣,将来必获重用啊。

  蓝玉等坚定的太孙党,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纷纷放话出去,谁敢阳奉阴违糊弄太孙,他们就和谁没完。

  陈景恪却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当他看到这条任命,就知道朱元璋妥协了。

  都不用想就知道,定然是因为朱雄英。

  在这种事情上,谁说话都不好使,只有朱雄英才能让朱元璋去冒险。

  此时他无比庆幸,还好自己一开始就抓住了朱雄英。

  这些年又悉心教导,让他成了材,现在总算是有了成果。

  

  朱雄英上任后并没有直接就大动干戈,而先花时间全面了解了三衙的运作模式。

  这让一众文臣更是喜上心头。

  这是太孙谦恭礼贤下士的表现啊,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君主。

  之后朱雄英并未插手礼部和国子监的事务,而是先对鸿胪寺下了手。

  他带人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宗藩规则。

  说是宗藩规则,实际上就是外交准则。

  在这里他将外国划分为两类五种。

  第一类是藩属国,第一种是亲王藩属国,第二种是异姓藩属国。

  第二类是没有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和势力。

  一种是盟友,二种中立国,三种敌对国。

  每一类国家的使节,在大明享受的待遇都是不同的。

  但不管是哪一类使节,都不再拥有任何特权。

  虽然朝廷律法上没有规定要优待番邦使节,但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

  番邦使节就是拥有种种特权,很多蛮夷部落也是如此。

  朱雄英将这些潜规则统统废除,将一切都摆到了台面上。

  对此武将集团自然是支持的,我们在军事上打败了对手,结果人家的使节还要受优待,凭什么?

  文官集团也同样是支持的。

  很多人以为文官对内强硬,对外软弱卑躬屈膝。

  事实上这是误解,儒家是最反对这种政策的。

  不少大儒都曾公开抨击过这种情况。

  遇到中原王朝强势,皇帝又比较务实的时期,外国使节就几乎没什么特权。

  如果皇帝比较好大喜功,那就没办法了。

  比如杨广,为了炫耀隋朝强盛,竟然要在迎接外国使节的道路两旁挂满丝绸。

首节上一节358/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