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之前俘虏的那数万白羊国将士,在波斯人的劝说下很快就变成了治安军。
帮助秦国稳定地方局势。
在这块土地上,不只是大食人没有国家概念,大多数族群都没有。
他们只有最基本的信仰,然后跟随部族首领生活而已。
换谁当首领,对他们来说问题都不大,只要能保证自身财产安全就可以了。
秦国强大,反而更能保护他们。
当然了,朱可不会轻易就将后背交给一群陌生人。
找大食人过来帮忙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和波斯人互相牵制。
这也是他最初的计划。
而事情也确实如他设想的那般,大食人和波斯人果然相看两厌。
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也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利益。
在大食人看来,波斯人忽然投诚,那就是在争宠啊。
你们这群小贱人,呸,不要脸。
在波斯人看来,大食人是过来掠夺钱财的。
朱将部分城池交给大食人看管,他们自然会伸手搜刮一番。
波斯人肯定不乐意,你们抢的都是原属于我们的钱财。
两边为此事没少互喷。
不过双方还算比较克制,并没有因为矛盾就耽误了朱的大事。
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秦国军事方面所向披靡,民政方面也迅速由乱转治。
只用了两个月,就拿下了白羊国大部分领土。
下一步目标,白羊国都大不里士。
白羊王奥斯曼自知不是朱对手,在秦国大军到达之前,带领本部人马弃城而去。
他没有去东面投奔帖木儿,而是一路北上,目标亚美尼亚北部以及高加索山脉地区。
那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能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
去投奔帖木儿,只有被兼并一个结局。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因为他的主动放弃,朱轻而易举的拿下大不里士,这也意味着白羊国正式成为过去式。
朱并未停歇,再接再厉将白羊国剩下的土地全都拿了下来。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黄历4088年,也是建章三年。
朱正式建立秦国,领土包括极乐岛、巴士林岛和原白羊国领土。
李芳被任命为国相,徐膺绪为大将军,柳芸娘为绣衣卫统领,其余人各有封赏。
柳芸娘就是杏红,因立下大功,自觉可以抬头做人,终于恢复了本来姓名。
所谓绣衣卫,就是锦衣卫换个名字而已,在秦国可谓是位高权重。
不过朱并没有设立国都,只是将大不里士设置为临时行在。
这么做也是为了安抚波斯人,我没有长期占据这里的意思。
将来会遵照约定,将此地交给你们建国。
并且他还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那里,给波斯人划了一块土地,给予他们自治权。
果不其然,原本还有些忐忑的波斯人,顿时就安定了下来。
然后就召集在各国定居的波斯人,回来共建家园。
眼见真的复国有望,很多波斯人都聚集而来。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波斯人都愿意来这里。
前面说过,这里的人少有国家族群概念,更多的是遵从利益和信仰。
部分波斯人也同样如此,并不是很在乎什么波斯不波斯的。
他们家族在那里生活了几十数百年,早已经融入当地,怎么可能割舍的掉。
然后就是信仰方面。
伊教内部派系是非常复杂的,逊派和什派只是最大的两支而已。
在两大派内部,还被细分出了许多小派别。
阿扎萨受到陈景恪的影响,深知想保持族群独立性,必须要在信仰上与其他族群区分开来。
所以,在波斯自治区建成后,他就将宰德派做为本地波斯人的主流信仰。
宰德派是什叶派的分支,但教义温和,更偏向于逊派。
是什叶派内部一个极小的分支,信徒非常少,很适合他们的需求。
但他这么做的后果,也将很多波斯人拒之门外。
有时候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信仰都不同,怎么可能在一块儿生活?
相比于波斯人的纠结,大食人就很舒服了。
在白羊国建立后,他们就准备带着搜刮的财物,返回自己的领地。
然后朱就邀请了一部分留下,作为中层官吏,帮忙治理白羊国。
没办法,秦国人太少了,必须借助外力。
波斯人依然是他借助的主力,但必然不能全依靠波斯人。
引入竞争机制才是最合适的。
大食人就很高兴啊,朱爸爸果然还是最信任我啊。
就高高兴兴的留下了一批人帮忙。
而此举,也进一步加深了大食人和波斯人的矛盾。
为以后两国不和,埋下了伏笔。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朱很快就对原白羊国领土,施行了有效统治。
秦国正式登上安西历史舞台。
当然,朱也没忘记给大明写信,请求支援。
别的都可以不要,一定要想办法多弄一些人过来。
这里实在太缺人了。
同时,他还将安西的局势详细的写下来,并做出大胆预测。
在接下来几年时间,帖木儿都将无力他顾。
是大明消灭察合台汗国,兼并西域的最佳时机。
建议老三尽快对察合台汗国动手。
错过这个时间,就要面对来自帖木儿的压力了。
虽然正面击败了帖木儿,但朱丝毫没有轻视对方。
能当这么多年的安西霸主,帖木儿是有真本领的。
这一战他之所以输,一大半都是因为轻敌。
相信经过这一次之后,他会提高对大明的重视。
虽然大明不怕他,但没必要给自己创造困难不是吗。
至于休养生息的国策……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国家也已经恢复了一定元气。
况且打西域那些小渣渣,也费不了多大的功夫。
大明完全可以轻松支持这场战争。
等朱彻底占据西域,他的秦国统治应该也稳固了。
到时候兄弟俩东西夹击,帖木儿有再大的本事也只有挨宰的份儿。
如果老四能顺利拿下印度,三兄弟一起出手就更好了。
然后他还给陈景恪写了一封信,探讨如何治理这里。
并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询问是否可行。
在治国方针这方面,他也非常信任陈景恪。
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足有一寸多厚,命人带着送往大明。
怕路上出了意外,他还分开寄了两份,确保万无一失。
忙完这些,他就开始着手治理国家。
虽然在大食人和波斯人的帮助下,他对这块土地实现了基本的治理。
然而细节上问题非常多。
首先,这是一个多部族组成的国家。
生活有波斯人、土克曼人、蒙古人、突厥人、库尔德人……
族群多,管理就麻烦。
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相互之间各种矛盾纠纷不断。
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新生的秦国也走不了多远。
面对这个问题,朱的处理方法非常直接霸道,驱逐。
他下了一道政令,一个月后秦国将施行属于自己的律法。
到时候不论是什么人,也不论之前是什么身份,都要遵守这套律法。
如果不想被约束,就在一个月内迁离秦国。
一个月后秦国将进行身份普查,并授予平民身份。
从此之后,生是秦国人死是秦国鬼。
再擅自迁徙,处死。
同样的,普查结束后,外人再想加入秦国获得身份,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非秦国人,在秦国会被区别对待。
不是优待,而是限制权利。
不过最后一条被所有人忽略了,拥有秦国身份有什么好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