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290节

  水溶果真是个狠人哪!

  队伍在白莲教降兵面前停下,为首白莲教头目双手高高举起佩刀,大声道:“罪民向侯爷请降!”

  罪民?

  李虎笑着看了看他,说道:“你能主动请降,并维持舒城的秩序,保护舒城的百姓,这足以说明你是个有良知的人,你和你这帮弟兄就留在军中吃份皇粮吧。”说着对陈强使了一个眼色。

  陈强会意,立刻率领本部人马去收编这些白莲教徒。

  众白莲教头目相互对视了一眼,一齐喊道:“谢侯爷活命之恩!”

  李虎策马向城门走去,两旁的百姓齐刷刷跪成一片。

  见李虎来了,老者不由得激动万分,连忙迎了上去。

  李虎勒住了缰绳,翻身下马。

  老者激动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舒城万千百姓翘首以盼,终于把王师盼来了!”说着便要跪下去。

  我去!唬得李虎慌忙上前搀住了他:“你老折煞我了!”

  老者双腿屈着,抬头望着风尘仆仆的李虎,眼睛一湿:“侯爷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就让我给您磕个头吧!”

  “不敢当,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虎两手有力地搀着他,“你老这么大年纪这要是传到了京城,那帮子清流一准说我收买人心!”

  老者急了:“他们敢!他们要是敢污蔑侯爷我们,我们就去京城告御状!”

  李虎转了话题:“这是你老的孙子?”

  老者:“老朽祖坟上还没有冒那股青烟呢。他们的父兄都战死在了舒城城墙上,是英烈之后!”

  不等李虎说话,老者接着说道:“侯爷放心,我们舒城百姓会将他们抚养长大,并帮助他们成家立业!”

  说着,他捧起那个酒坛子,“万分惭愧!东西都被白莲教逆匪抢光了,只能以茶代酒敬将军了!”说完,倒了满满三大碗茶!

  李虎可不敢喝这茶,拒绝又不好。

  他眼睛转了一转,直接端起了第一碗茶,正色道:“这第一碗,上敬为国捐躯的英灵,告慰他们在天之灵!”说着将那碗茶洒在了地上。

  “第二碗,下敬受尽涂炭的生灵,愿他们来世不再遭受苦难!”

  “第三碗,中敬.敬未来!”

  众人都愣住了,敬未来是什么鬼?!

  王大牛眨了眨眼睛,这是肚子里没墨水了!

  李虎大手一挥:“进城!”

  老话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淙淙大雨中,只见一支大军正在泥泞的山道上艰难地行进。

  杨启隆一马当先,领着几个白莲教头目走在前面。

  紧跟着的大白马上坐着面容黯淡的水溶。

  杨启隆脸色也不太好,大军还未进入山区,就有白莲教徒陆续逃散,雨越下越大,潜逃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这超出了他的意料。

  一阵马蹄声传来,一名身上沾着血迹的白莲教徒疯抽着马向这边追来,一边高喊:“教主!”

  水溶勒住了缰绳。

  一行人都跟着停了下来。

  那白莲教徒飞身下马,向水溶禀道:“教主,后营几个头目造反了,他们杀了教主派去的监军,带着麾下人马逃了!”

  水溶那满是雨水的脸更难看了。

  杨启隆走了过来,叹声说道:“天要落雨,娘要嫁人,由他们去吧。”

  水溶刚想说什么,又一名白莲教徒从山道前方奔来了,大声禀道:“教主,弟兄们在前面山坳里发现了一个山村,好几十户人家”

  杨启隆急问:“你们没有进村子吧?”

  那白莲教徒支吾着答道:“弟兄们饥寒交迫,直接杀了进去,这会子应该已经杀光了。”

  杨启隆气得脸一歪:“出发前我怎么说的!”

  那白莲教徒露出了怯意,把目光望向水溶。

  “杀了就杀了吧。”

  水溶毫不在意的挥了下手,“庐州府之前好多人躲进了山里,不缺人的。”顿了顿,“抢一个也是抢,索性就放开了抢,既能搜罗物资,还能提升军心士气。”说着,把目光望向那几个白莲教头目。

  几个白莲教头目相互对视了一眼,一齐答道:“是。”答着策马奔向各自人马。

  很快,雨幕中传来了欢呼声。

  杨启隆叹了口气,这样一来,山里面就呆不下去了,只能去湖北了,抢一波,然后去河南,与白鸿志一起对付李虎。

  王子腾知道襄阳方向有一线生机,布下陷井的白鸿志又怎么会猜不到呢。

  白鸿志不仅布下了陷阱,还亲自来了。当然了,官军的战力还是很强的,所以他在通往襄阳的方向给王子腾留了一个缺口,有了个这缺口,王子腾部就不会有死战到底的决心,他在这条逃亡路上层层设伏,力争让王子腾只带着皇帝的儿子和蒙古骑兵逃到襄阳。

  他可舍不得要王子腾的命,这样的对手留着以后说不准会有大作用!

  一阵风吹来,落叶纷纷飘下。

  白鸿志回过神来,昂首望着远方的天际,哼唱了起来:“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它个干干净净!”

第388章 忠顺王:王子腾好人哪!

  老话说,三伏不热,三九不冷;三伏热得透,三九冰雪厚。

  永昌六年的三伏天没有像以往那样酷暑难耐,今年冬天就不会太冷,会是一个暖冬,预示着农作物会因为病虫害而减产以及来年的倒春寒。

  已是农历十月下旬,京城依旧持续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天朗气清,气温适宜,御花园里的部份桂花树也再次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甜香。

  永昌帝的心情异常的好,背着手在御花园的小径上走着。

  戴权微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跟在他的身后。

  永昌帝走着走着,突然停住了脚步问道:“王子腾有多久没来战报了?”

  戴权回道:“回皇上,今儿个是第十三天。”

  永昌帝皱了皱眉:“快半个月了!”

  戴权:“是。”

  永昌帝又踱开了脚步,一边走一边说道:“福康安估计很难撑过这个冬天”

  戴权明白皇帝的意思,接二连三的损失让乾小四恼羞成怒,从盛京周边抽调了数万八旗精锐,并汉军旗、蒙古八旗和朝鲜仆从兵十数万,用老将阿贵为帅,统兵平叛。

  永昌帝:“.水溶已不足为虑,只要封锁住山口,把他困死即可。”

  戴权暗暗一惊,这是打算让对女真人开战?

  永昌帝:“今年是暖冬,运河结冰期会推延,这样朝廷从南洋购买的稻米就可以顺利进京了有了这些稻米,朝廷就可以对女真人开战了!不过还要等王子腾的战报希望王子腾能争口气,尽快剿灭河南的白莲教主力,结束这场叛乱!”

  就在这时,午门当值大太监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戴权迎了过去。

  午门当值大太监递上一份急递:“安徽来的。”

  永昌帝也走了过来,笑着说道:“一定是李虎又打了胜仗。”说着接过那份急递,撕开封口展看,看不数行,便笑了起来:“这才叫打仗!李虎已经清剿了庐州府境内的白莲教余孽,正在调集人马,准备清剿大山里的白莲教余孽。”

  戴权吃了一惊:“这么快?!”

  永昌帝笑了:“庐州府的民心在朝廷这边,有着老百姓提供的情报,那些白莲教余孽就是过街的老鼠,无处躲藏。甚至好些老百姓拿起锄头棍棒帮助官军围剿.李虎替朕和太子.”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怔,接着望向戴权,问道:“太子怎么样了?”

  “吃了李院正开的药,好多了。”

  戴权无声地叹了口气,太子每年至秋冬换季之时,咳疾必加重,还咳血。全指望上半年将养身子,慢慢熬着。

  永昌帝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向御花园外走去。

  戴权心里一咯噔,急忙跟了上去。

  永昌帝一边走,一边向戴权问道:“皇孙现在哪里?”

  戴权:“跟着几位师傅念书呢。”

  永昌帝停住了脚步:“告诉太子,从明儿起,皇孙跟着朕住在养心殿,朕亲自调教他。”

  “是。”戴权强压下心里的激动。

  这时,养心殿当值太监神态惊惶的出现在御花园外。

  永昌帝一惊。

  当值太监拿着一份上面粘了鸡毛的急递奔了过来:“洛阳来的八百里加急!”

  永昌帝一把接过急递,撕开封口展看,他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脸也变得纸一样的苍白!

  戴权被他的神态惊呆了,摒住了呼吸。

  过了不知多久,永昌帝缓过神来,脸色却由白转青,眼中也不断地闪着寒光,接着从牙缝里迸出了几个字:“王子腾这个废物!”

  戴权一凛,王子腾打了败仗?

  “哼”了一声,永昌帝:“走,去上书房!”

  坤宁宫

  一支檀香浮着袅袅青烟。

  皇后坐在榻上,手里数着念珠,一边轻轻点头。

  管事太监在边上小声说着什么,脸上堆满了笑容。

  那串念珠停住了,皇后说话了:“贤妃的陵寝修好了,皇上常说贤妃生前最喜欢在御花园里赏花.你去花木局,用心挑选一些人送去贤妃的陵寝,告诉他们,伺候好了那里的花草,皇上会重重地赏赐他们。”

  管事太监会意:“是。”答着躬身退了下去。

  管事太监才走了出去,一个小太监又急匆匆地进来了,轻声禀道:“娘娘,都打听清楚了王子腾中了白莲教逆匪的埋伏,吃了败仗”

  皇后下意识握紧手中的念珠:“二皇子呢?”

  小太监:“回娘娘,贾政是从溃兵口中得知的消息,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皇后默了一下,又问道:“还打听到了什么?”

  小太监:“皇上正与镇国公等人商议从何处调兵支援呢。”

  皇后点了点头。

  小太监突然想起了:“忠顺王爷回来了”

  乾清宫

  当值太监走出宫门,一眼就看到了风尘未扫坐在抬舆上等候的忠顺王。

  大顺承明制,亲王或老病大臣有特旨可以赏皇城乘双人抬舆。所谓的双人抬舆,其实就是一把特制的椅子,靠背和两侧用整块木板封实,只前方空着让人便于乘坐,两根竹竿从椅子两侧穿过,由两个太监或手或肩抬扛而行。

首节上一节290/4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