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弘昼拿起笔写了起来。
写完后,弘昼又拿起那张墨笺吹了吹,然后喊道:“来呀!”
一名亲卫应声走了进来。
弘昼把那张手谕递了过去:“拿本王的手谕,跟他到伊克昭盟去,叫他们立刻撤回来!”
亲卫大声应道:“!”领着那将领退了出去。
这时一个亲卫走了进来,将毡毯上的茶沫和茶碗收拾了。
弘昼:“升帐。”
那亲卫:“!”答着退了出去。
门外传呼声响起:
“王爷升帐喽!”
“王爷升帐喽!”
接着响起了炸雷般三声炮响,紧接着沉沉的鼓声敲了起来。
弘昼立刻操起了笔,摊开空白的折子疾书起来。
他要给皇帝上请罪折子。
鼓声越来越响。
接着是整齐划一的刷刷的跑步声,只见一队顶盔贯甲的八旗将领跑了进来,在大帐左侧肃然站定。
稍顷,几位蒙古王爷领着手下的贵族们匆匆赶来了,在大帐右侧站定。
弘昼没有抬头,依然挥笔疾书。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进来,众人注目望去。
一名正白旗甲兵疯抽着马向这边驰来,驰到大帐外飞身下马,接着奔了进来,向弘昼跪到:“禀王爷,这是从榆林收集来的情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信套双手奉上。
亲卫接过那个牛皮信套,转呈到矮案上。
弘昼写完了才搁下笔,撕开封口展看,眼中露出了茫然的神色,接着往下看去。
看罢,弘昼一拧眉毛,问道:“你们有谁听说过汉人有个叫‘李虎’的将领吗?”
八旗将领们对视了一下,齐声答道:“没听说过。”
察哈尔郡王和几位蒙古王爷对视了一眼,答道:“汉人有名有姓的将领咱们都收集过资料,没听说过这号人,想来是个不出名的小人物。”
“小人物?”
弘昼气乐了,一个小人物能击败万余名正白旗甲兵?麾下还是东平西凑的地方军队,这不就是在说他们女真人都是废物吗!!!
弘昼把信一攥,对察哈尔郡王说道:“接下来由你们察哈尔部打头阵。”
察哈尔郡王脸色难看了,却不得不答道:“!”
“李虎,记住这个名字。我早晚要亲手宰了他!”眼睛通红的弘昼这时格外吓人。
众人都是一惊,齐声答道:“!”
弘昼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从明日起,主动出击,逼迫汉人与咱们决战,将汉人一鼓荡平!”
众人齐声答道:“!”
弘昼将手一摆:“你们都回去准备吧。”
众人躬身行礼,然后心情各异地退了出去。
弘昼慢慢坐了下来,他之所以没有将榆林发生的事说出来,不仅是担心影响士气。若是说出来,蒙古人肯定不愿意,要么他们去支援伊克昭盟,要么派人去替代正白旗。
这都是他不愿意的,对面可是有着汉人十数万精锐。
至于伊克昭盟,他不认为李虎敢领着一群东平西凑的草台班子进入草原,还都是步军。
弘昼不知道的是,李虎已经进入了河套。
第109章 你咋不上呢
虽然已是五月,河套地区的夏天来的却有些晚,早晚的风还是有些微凉。
血色残阳西斜,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大草原上。
一场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一队队士卒正在打扫战场,他们熟练的翻检着尸体,然后补上一刀,将地上还有一些气息的蒙古人彻底终结。
一面“李”字大旗迎风招展。
大旗下,李虎端坐在马上,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
谢鲸、榆林总兵、榆林副将等环骑在他的周围。
不远处,二皇子坐在马上,默默地望着被诸将簇拥着的李虎,眼中闪过十分明显的嫉妒。
身旁的王大牛看在眼里,摇了摇头。
这时,马蹄声夹着许多人的哭喊声隐隐传来。
二皇子循声望去。
远远地,一队榆林骑兵驱赶着一群蒙古牧民跌跌撞撞走来。
二皇子眼中波光一闪,双腿一夹,策着马向李虎驰去。
王大牛招呼众亲兵夹马跟去。
榆林总兵正与李虎说着什么,这时看见二皇子过来,便停住了话,扭过头去。
榆林副将也看见了,也不看他。
谢鲸则毫不掩饰那份厌恶,他的手捏得叭叭直响。
李虎暗笑了笑,咳了一声,轻声说道:“你跟一个罪人置什么气!”
谢鲸哼了一声,不再看二皇子。
李虎策马上前,只双手一抱说道:“二殿下。”
二皇子连忙揖手回礼:“李将军,我现在是奉旨在军中效力赎罪的......”
李虎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二殿下严重了。您是天潢贵胄,虽说是在军中效力赎罪,规矩还是要讲的。”说着扫视了一眼谢鲸等人,接着说道:“皇上的旨意说的明白,回京之前,您只是戴罪之身。”
备受关注的缮国公兵败一事终于盖棺定论了,虽然太上皇扛下了一切,但缮国公对大军全军覆没还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长子只袭了伯爵爵位。
榆林总兵降两级,仍在总兵职位上。
至于二皇子这个真正的罪魁祸首,在李虎麾下效力赎罪,等战事结束,押解回京圈禁宗人府,圣旨上没说圈禁多久。
皇帝的小心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让二皇子立下军功赎罪,然后象征性的圈禁一年半载。
李虎可不是烂好人,不说太子,他与二皇子之间可还有着仇恨呢,没弄死他已经是十分克制了,哪里还会让他立下军功赎罪。
再说了,皇帝一没在圣旨里明说,二没给他传口谕,他一个武夫,哪里懂得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皇帝不明说,他就当作不知道。
另外,李虎从传旨太监那里了解了大同那边的战况,打得非常惨烈。
望着那些蒙古牧民,二皇子咳了一声,问道:“李将军打算如何处置这些鞑子牧民?”
李虎淡淡一笑:“杀了。”
二皇子见他说得如此狠毒,心里一咯噔。
谢鲸和榆林总兵等面面相觑,一齐望着李虎。
“开个玩笑而已,大家不要当真。”
李虎一指草原,接着说道:“杀了他们,朝廷的马谁来养,谁来放牛牧羊......他们金贵着呢。”
众人相视一笑。
李虎突然想起前世网红带货经典语录“把价格给我打下来”,笑着说道:“或许,明年京城牛羊肉的价格会便宜不少。”
众人又笑了。
二皇子又说话了:“咱们现在正与鞑子开战,这么多鞑子牧民,还有好些是青壮,留在身边或后方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李将军三思啊。”
李虎笑着看了看他,问道:“二殿下必是有见教于我?”
二皇子:“不敢。榆林一战,不仅仅榆林城损毁严重,沿途戍堡也纷纷毁于战火,这需要征调大量民夫......陕北的百姓已经够苦了,不应该再让他们吃这个苦。”
李虎望着他:“请二殿下赐教。”
二皇子:“这些鞑子牧民白养着也是浪费粮食,何不让他们去修筑榆林城和戍堡?”
李虎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知道跟在自己身边捞不到任何军功,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皇帝是他老子,肯定会给他叙功。
再者说,后方多舒服,他就是土皇帝。
在场的没有傻子,都知道二皇子打的什么算盘,不过他们不好说什么,都把目光望向李虎。
李虎却把目光望着谢鲸:“还记得那晚我说过的话吗?”
谢鲸先是一怔,接着答道:“让陕北再无战火,让榆林变前沿为内陆。”
榆林总兵精神一振:“大帅要在河套筑城?”
李虎:“是皇上要在河套筑城。若想长期控制关外草原,必须筑城,迁徙百姓屯田,现在不是前明时期了,玉米、土豆等都能在关外种植。这样就可以在河套大规模驻军,对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拥有绝对的武力镇压。再通过礼仪文字改造,两三代人就可以将这里的蒙古人完全汉化。”
众人都眼中闪出光来。
李虎接着说道:“我们只负责开疆拓土,筑城是朝廷的事。工部的官员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二皇子似乎在想着什么,两眼一阵乱眨。
突然,草原的另一头传来惊天动地的马蹄声,一群飞动的黑点渐驰渐近,卷起了数里长的黄龙,滚滚赫赫,声势惊人!
李虎一笑:“我们的勇士回来了。”
没有骑兵,李虎确实不敢进入草原,但榆林不一样,榆林精骑是遭到了重创,可榆林不缺弓马娴熟的青壮,而这些人又经历过一场血战,算上活下来的老卒,愣是让李虎凑出五千骑兵来。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一个个又都与鞑子有血海深仇,打起仗来凶猛的很,凭借着铠甲武器的优势,首战即取得大捷。
进入伊克昭盟一个多月了,这是李虎与蒙古人第二次交手,一场酣畅淋漓的屠杀。
没办法,伊克昭盟王庭主力早就没了,后来东平西凑的人马又大半折在了榆林城下,剩下的几乎都是牧民了。
与蒙古人第一次交手之后,李虎就得知了正白旗撤走的消息,这半个月一直在寻找伊克昭盟几位王爷率领的最后残部,准备将他们一鼓荡平!
这时一名哨骑驰马而来,奔至李虎面前勒住了缰绳,跳下马,大声禀道:“禀大帅,抓到一队蒙古探子,经拷问,伊克昭盟残部就在西北向一百余里外的湖泊休整。”
李虎抬头望了望天,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不算什么,可他麾下几乎都是步军,没个两天赶不到,至于让这五千骑兵夜袭,算了,他冒不起这个险,知道了方位,迟早能追到对方。
还是缺少骑兵啊!
李虎心中一叹,忽然瞟见了那些牧民中的青壮,他眼睛一亮,前明三千营最初不就是以塞外降丁三千骑兵组成的嘛。
想到这里,李虎对谢鲸说道:“将有家人的青壮都挑选出来。”又望向榆林总兵,“传令下去,大军就地安营扎寨。哨骑放出去三十里,注意敌军夜袭。”
就在李虎这边安营扎寨之时,伊克昭盟几位王爷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大帐内的光线已经暗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