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明白,皇帝还是想保二皇子。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了当值大太监的声音:“启奏陛下,司礼监值房转递来的密报。”
戴权快步走了过去,拉开一线,接过那封密信,走到永昌帝面前,呈上。
永昌帝接过那封密信,拆开封口展看,看不数行,脸色便阴沉下来。
戴权惊疑地望着永昌帝。
“节外生枝!”
永昌帝将那封密信递给戴权,“老三怎么样?”
戴权立时愣了,望着永昌帝。
永昌帝:“看,看了再说。”
戴权连忙飞快地一路扫看过去,看得心惊,皇城外竟起了谣言,还是如此要命的谣言,一连两名主帅战死河套,什么朝廷有奸细,军中有叛徒,鞑子更是成了老百姓口中的“妖怪”。甚至有了谣言,说是二皇子出卖了李虎......
这件事朝廷必须立刻澄清,否则不说皇室的脸面将扫得干干净净,军民士气也会受影响。
最关键是李虎没死啊!
可一旦澄清此事,就不能处置榆林总兵和那些榆林士卒,不处置他们,就得处置二皇子。
“天意如此啊!”
永昌帝叹了一口气,“他们都是立过战功的,因此朕赦免他们的死罪。死罪虽免,活罪难饶!各打五十廷杖!”
戴权:“是。”
永昌帝顿了顿:“派人将那个孽障押回京,关进宗人府,圈禁、圈禁三年!”
戴权默了一下,这才答道:“是。”
话音刚落,殿门外又传来了当值大太监的声音:“启奏陛下,司礼监那边传来消息,说忠顺王爷府上的人和李府的人打起来了。”
永昌帝愣了一下:“哪个李府?”
当值大太监:“李虎将军。”
永昌帝一拧眉毛:“怎么回事?”
外面静了片刻,这才传来当值大太监的声音:“回陛下,说是忠顺王爷府上的人去给李将军府上送、送挽联......”
永昌帝这才有些吃惊了,倘若这件事传到了前线便是绝大的麻烦,“啪”的一声,永昌帝一掌拍在御案上,近乎吼道:“让忠顺王滚进宫来!”
第115章 落不定的尘埃
中门大开。
戴权亲捧着一道圣旨走了进去,几名小太监抬着两只箱笼跟了进去。
紧接着,惊天动地的鞭炮声从大门内传了出来。
倪二领头,举着一挂用竹竿挑起的鞭炮,噼噼啪啪从大门中走了出来。
一群小厮都挑着燃放的鞭炮,热闹地放了出来。
远远的,围观的人群中一个中年人对一个青年急忙说道:“我在这儿看着,你赶快去禀报孙少爷!”
那青年点了一下头,从人群中钻了出去。
......................
“嗵!嗵!嗵!”
一团团火花冲上天空。
工部左右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和所有官员,在工部尚书的率领下,冠带袍服整齐在衙门外恭迎三皇子。
贾政也来了,这时也站在恭迎的队伍里。
一顶杏黄大轿直抵恭迎人群前停下。
三皇子从轿中钻了出来。
工部尚书连忙招呼众官员迎上前去,拱手行礼:“工部所有官员恭迎三殿下!”
三皇子笑着不断点头:“不要多礼,不要多礼。”
众人乱纷纷地起身。
三皇子微微抬起头,似是漫不经心地打量着衙门上那块红底上镏着“工部”金子的匾额。
虽然工部在六部中的实际权力和地位最小最低,但这却是一个好的开端,也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只要工部能在他的兼管下,以最快的速度在河套地区完成筑城,一定会得到皇帝的认可和封赏。
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握紧了双手。
工部尚书弯腰将手一伸:“三殿下,请!”
三皇子回过神来:“嗯。”
在工部尚书和众官员的陪同下,三皇子走进了工部。
......................
有间酒楼后院
白鸿志和老年管事分坐在主宾席上,二人都喝得有些酒意了。
白鸿志高兴,正为老年管事续酒。
门外传来护卫的声音:“孙少爷,在李家门口盯梢的人回来了。”
白鸿志眼一亮,将酒壶一搁:“进来吧。”
门咔呀一声开了,那青年走了进来。
白鸿志:“李家挂丧幡了?”说着又将一大杯酒一口喝干。
那青年支吾着:“没、没挂丧幡......”
白鸿志停住了拿起的酒壶,问道:“怎么了?”
那青年:“宫里是有人去李家宣旨。可,可李家门前挂起了大红灯笼,燃起了鞭炮......不像是死了人......”
白鸿志和老年管事都怔住了。
那青年接着说道:“听说忠顺王府的人被李家的人给打了。”
白鸿志放下了酒壶,又问道:“怎么回事?”
那青年:“问了,没人知道缘由。”
一语未了,护卫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对白鸿志说道:“孙少爷,李虎没死!”
白鸿志脑子轰的一声:“什么......你说什么?”
护卫:“去内城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他们说,李虎没死,是谣言。还说,皇帝下旨晋封李虎为一等侯(流爵)......”
白鸿志脑子里“嗡”的一声,血立刻涌上了脸。
老年管事急了:“孙少爷......”
“老天爷瞎了眼......”白鸿志的牙咬得咯咯有声,猛地站起身,接着一把掀翻了酒桌。
护卫是习武的人,手脚敏捷,便本能地一闪,躲开了。
老年管事一身袍子上立刻全是酒水,全是油渍!
这时几个小厮奔了进来,见状无不大惊。
“出去!”右眼通红的白鸿志这时格外吓人。
“是。”小厮们退了出去。
那护卫答着话,却站在那里踌躇着,并没有举步的意思。
老年管事:“还有什么事吗?”
那护卫瞄了一眼白鸿志,低声答道:“忠顺王被罚免去一年的俸禄,还挨了三十廷杖,说是也与李虎有关。”
老年管事望了一眼白鸿志,说道:“下去吧。”
护卫:“是。”答着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哇”的一声,一口血从白鸿志嘴中吐了出来,拼命地扶着椅子的扶手不让自己倒下。
“孙少爷!”
老年管事惊了,一把抱住白鸿志,大声喊道:“来人!”
小厮们又都跑了进来,七手八脚,将白鸿志搀住。
白鸿志嘴角还在留着鲜血:“报仇......报仇......”
老年管事流下了眼泪,紧握着白鸿志的手:“......报仇。咱们养好伤就报仇......”
小厮们将白鸿志抬了起来,走了出去。
......................
一阵阵欢声笑语从林黛玉房里传出,这边也在摆酒宴。
客厅里琳琅满目,摆满了各家送来的贺礼。
林黛玉陪着贾母、迎春、探春、惜春和史湘云在小饭厅那张乌木大圆桌旁坐着说话。
婆子丫鬟鱼贯而入,顷刻间上齐了酒菜。
林黛玉对一个婆子:“到前边去,叫他们从地窖再取两块冰来。”
婆子:“是,姑娘。”答着便走了出去。
史湘云提起水晶瓶,拔开了上面的水晶瓶塞,向贾母面前的夜光杯倒酒。
史湘云一边慢慢倒酒,一边念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倒完了酒她又轻声吟了起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为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然后望向林黛玉。
林黛玉笑着点了点她:“马屁精!”
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史湘云也笑了起来,又给姊妹们一一斟了酒。
说着话,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王嬷嬷进来禀道:“粤海将军邬家送来贺仪。”说着将礼单递给林黛玉。
林黛玉心中正疑惑着:“粤海将军邬家,没听二哥哥提起过啊?”
贾母说话了:“这个粤海将军邬家是贾家世交,是真正的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几代人镇守南疆海域。送的什么东西?”
林黛玉展看:“一架屏风。”
贾母:“抬进来看看。”
王嬷嬷:“是。”答着,目光却望向林黛玉。
林黛玉想了想:“抬进来吧。”
王嬷嬷这才走了出去。